云冈石窟的信息或构成
1961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 12 1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云冈石窟
外文名:云冈石窟
地理位置:东经113?北纬20 ',40?04'。
景区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150元
著名景点:悬空寺
分享
历史的发展
建筑历史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发掘始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持续了60多年,直到明帝郑光孝宗五年(524年)。此后,东魏、北齐、隋、唐初,平城改为云中县恒安镇。
到了唐代,据曹炎在晋帝通七年(1147)所写的《关于重建武进西京五洲山大石库寺的碑文》记载,“贞观十五年(641)重修”;唐·《古凉传》(古今第三景)记载,当时有一位严禅师“修恒安小文石窟旧像...并最终在咸亨四年(673年)做了一个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修建由于种种因素并不是主要工程。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朝皇室对五洲山石窟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历时十年。石窟前建有乐瞳、灵岩、鲸拜、振国、护国、天宫、崇福、桐梓、华岩、斗律十大寺,修复佛像1000余尊。辽宝二年(1122),金兵攻陷大同,“庙被烧被抢,灵岩楼全被扫”(《大金西京重修华岩寺碑》)。晋帝第三年至第六年(1143-1146),方丈慧法师重修“灵岩阁”(今第三窟外阁楼)。“山门天气自然就过去了。”(金色纪念碑)。
到了元代,五洲山石窟的寺院依然存在。
到了明朝,大同的云冈又被废弃了。云冈的名称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叛军经过大同。国防部进驻张天霖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再次被捣毁化为灰烬。
清代,顺治八年(1651)重修云冈寺。现存的5号和6号洞穴的木檐和庙宇就是在这个时候重建的。1696年,康熙皇帝冬天回游云冈寺,题写“庄严法”。云冈石窟在清朝乾隆年间也进行了修缮。
近代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及其前的木结构(5、6、7号窟)保存完好。1952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并向公众开放。
开发期
根据石窟的形制、雕刻内容和风格的发展,云冈石窟的佛教艺术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石窟:今第16 ~ 20窟,又称谭瑶第5窟。据《舒威史劳志》(卷114)“太平之初,良师去世。昙曜用萨摩亚体系取而代之。当初,昙曜奉命在变法后的第二年从中山赴京。他在路上被发现,在御马前穿着黑曜石外套。当时人们认为马认识好人,皇帝就送给他老师的礼物。昙曜白蒂,在首都赛武县,凿山石壁,开五个洞穴,雕刻佛像各一个,高70英尺,第二次60英尺,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本文所述的五大洞窟,即当时的著名僧人昙曜,选择了钟灵禹州山,开凿了雄伟的谭瑶洞,揭开了云冈石窟发掘的序幕。第16~20窟是谭瑶的五大窟,是皇帝的象征。平面呈马蹄形,穹顶,外壁雕有千佛。主要雕像是三世佛,身材高大,圆脸,高鼻深目,直肩,表现出强烈,蓬勃和简单的雕塑风格。其雕刻技艺继承和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和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和陀陀罗艺术的精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的鼎盛时期,主要有1和2窟、5和6窟、7和8窟、9窟和10窟、11窟、12窟、13窟和未完成窟。这一时期(471-494)是北魏迁都洛之前的孝道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繁荣的时期。云冈石窟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以国力为保障,雕刻出了更加繁荣精美的云冈石窟造像。孝文帝迁都前,皇室经营的大型石窟已全部建成,历时40余年。中期,窑洞平面多为方形或长方形,部分窑洞雕有中心塔,或有前后房。墙面布局分上下两层,左右两段。洞穴最多有平棋沉箱。造像题材的多样性,凸显了释迦牟尼和弥勒的地位,释迦牟尼和多宝两尊佛受欢迎并排而坐,产生了护法、妓女、供养者的等级,佛自身的行、缘起、因缘和维摩诘的故事。佛像外形圆润适中,特别是褒带形式的佛像颇受欢迎,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以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为主。中期石窟也是一个积极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中国化的进程。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恢弘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中国石窟艺术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完成,是云冈石窟中期。其内容繁杂、雕刻艺术精湛的特点与早期石窟有很大不同,雕刻风格工整华丽,从窟形到雕刻内容和风格都带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石窟晚期:北魏迁都洛阳(494年)后,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发掘虽已停止,但雕窟造像之风却在中下层流传开来。亲戚、中下层官员和彝族人民充分利用平城的老技艺,在云冈挖掘了大量中小型洞穴。这种小洞穴和壁龛的雕刻一直持续到孝明郑光五年(524),平城仍然是北方的首都。此时洞穴较少,中小型洞穴自东向西布满悬崖峭壁。主要分布在20号洞以西,包括4号洞、14号洞、15号洞和11号洞,中小型洞约200个。大多数洞穴以单洞的形式出现,不再分组。造像题材多为上面释迦牟尼或弥勒佛,下面释迦牟尼。佛菩萨的身材瘦弱,脖子长,肩膀窄。这种造像是北魏后期“汉化”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清新淡雅的“秀骨清象”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的北魏窟中也有所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