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三大历史谜团:武圣神话背后的历史困惑
关羽的历史形象充满了神秘和争议,主要是因为史书中关于关羽的记载太少。以陈寿的《三国志》为例。关羽没有独立传记,与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著。全文只有一千字左右,远不如诸葛亮传详细,甚至不如法正等“言情配角”详细。不对等的人物功名和史料必然会引出很多谜团,首当其冲的就是关羽的来历。
陈寿《三国志》只用一句话提到了关羽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关羽字长,字不朽,河东解人。”不顾一切地跑去卓君。“这里我们得到两个确切的消息:第一,关羽原来的题词是长寿,后来改成了云长。其次,关羽是河东郡谢贤(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同时也留下了三个历史谜团:第一,关羽没有提及他为什么对卓君绝望,这为以后的艺术创作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元代《三国志》一书中,关羽恶如仇人,见县官贪财行贿,对百姓残忍,一怒之下将其杀死。元杂剧《刘陶解衣》中,说关羽的家乡有一个叫臧义贵的州官,想起来造反,忠于汉家的关羽拔剑杀了他。这样一来,关羽绝望的原因就从杀民增加到了效忠国家。然而,在罗贯中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故事又发生了变化。只是通过关羽之口,才隐约说出“关某杀了他,逃亡江湖五六年”。
第二个历史谜团是关羽的来历,这也是一个无史可查的悬案。关羽文化在后世形成后,无数文人不厌其烦地考证关羽家世,最后居然“考证”出了一个脉络。首先关羽的祖宗很牛,是夏朝忠臣关龙凤,关羽的爷爷关审,向他提问。关羽的父亲关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说别的,就看这“问”(出自《中庸》、《学而时习之》)和“任重道远”(出自《论语》“士要自强,任重道远”),都是浓浓的儒家色彩。人们想尽办法把关羽打造成书香门第,也是太辛苦了,但是明清两代有明显的儒家痕迹,和它完全不一样。
第三个历史谜团是关羽的年龄。《三国志》只记载了关羽的卒年,没有记载出生年份。但是伟大的战士怎么可能在未知的年份诞生呢?在崇拜情结和好奇心的双重影响下,元明清时期对关羽生年进行考证的学者很多。其中,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学者罗松在他的笔记《我在画廊的故事》中有所记载。他说,康熙十七年(1678),在关羽故里解州宝塔庙附近发现关羽祖先的墓砖,关羽的祖父从中打听,父亲关道元说。此外,据说墓砖记载三年(160)为关羽所生,关羽与胡结婚,生下关平。按照这种说法,关羽比刘备大一岁。目前,山西运城市长平村关帝庙内有一块“前将军关庄穆侯祖墓碑碑文”,此人生于桓三年(160)六月二十四日。此碑竖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大概与罗松笔记中所谓的墓砖有关。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真正见过这块墓砖是什么样子。是真是假,甚至是否存在,都没有定论。
除了这块神秘的墓砖,还有明崇祯二年(1629)立于石盘沟关羽墓的《祭田》碑文,以及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编纂的《关帝志》,都把关羽的出生日期定为三年(160)。早在元初,巴郡隐士胡琦在《王官传》中将关羽的生年定为颜夕二年(159),比刘备大两岁。但这些关于关羽生年、家世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材料多来自民间传说,没有真实的幸存文物为证;其次,虽然有大量的学者参与其中,但这些讨论基本都集中在关羽文化繁荣之后的元明清时期,离关羽的生活非常遥远。
抛开几千年后的各种说法,关于关羽早年的经历,只有一点是可信的——他确实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家乡,逃离了江湖。这从侧面透露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门阀政治盛行、士绅政治笼罩的东汉时期,关羽的出身毫无优势可言,这种背景色彩会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