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体和个人在县城修建了大量房屋,更新了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1984以来,在县城整体规划的指导下,他们进入了建房高峰期,用地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随着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连江对外联系增至5个,步入“高铁时代”,成为福州规划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5.8平方公里扩大到2065,438+0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县城园区面积从2000年的5000平方米扩大到2065,438+00年的65,438+020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努力建设具有活力、生态型、滨江景观特色的宜居城市。坚持“自东向南沿江开发”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全市县域服务中心功能。中心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框架有效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人民广场、蒋斌公园、玉泉山公园、“五个中心”、廉江火车站、站前广场投入使用,马祖路、文笔东路、晋安路等新区路网基本建成。改善和完善市政设施,如园林景观、自来水管网、亮化绿化工程等。,以路网的不断延伸打开城市框架,提高公众的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品质。

“十二五”期间,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对接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县城中心城市规划,科学整合凤城、鳌江、江南资源,有序推进向浦口、戴东扩展,完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项发展规划,提高城市产业水平、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区管理,推动沿江地区由东向南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城市主干路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扎实推进冯丹东西路四期、文笔路、北江滨东西路、南澳江路、赵辉路、南江滨路、鳌江路等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廉江的风土人情淳朴而独特。传承文明的节日习俗、浓郁的地域生活习俗、源远流长的生产习俗、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汇聚人文细节的交往习俗,* * *同构成为廉江风俗人情的基本内容。

主题

这个县的主食以大米和红薯为主,小麦和豆类混杂。沿海地区以红薯为主,混以大米、小麦、豆类,早餐大多是稀饭,午餐和晚餐是干米饭。农忙季节,三餐都是干饭,中午和下午前加一顿。在捕鱼季节,沿海渔民喜欢吃糯米或大米和红薯粥,并在家里喝葡萄酒。副食主要包括:各种蔬菜、豆制品、肉、蛋、海鲜。调料有花生油、茶油、植物油、猪油、酱、鱼露(虾油)、糖、醋、酒、盐等。新中国成立前,普通居民满足于一日三餐,只有在节假日或喜庆的场合才会杀鸡鸭做几个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主食以大米为主,配以面粉和复制品。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肉、蛋、水产品、乳制品逐渐增多,食物量逐渐减少。富裕家庭开始注重三餐的营养搭配。

当地小吃

连江县有丰富多彩的小吃。主要有鱼丸、扁肉(馄饨)、肉燕、肉面、拌面、牛杂、卤味、油饼、麻蛋(麻球)、蚝油饼、锅贴、炸芋头、春卷、煎包等上百种。连江鱼丸和面条一直享誉海内外。鱼丸,以鲜鱼切碎后混入土豆粉为壳,瘦肉为馅,做成乒乓球大小的球,有弹性,香脆可口,畅销福州及各县。80年代后成为上海的抢手货,席卷外滩。鱼面,由鲜鱼切碎和土豆粉搅拌而成,软脆,常用于宴会。上世纪80年代后,药膳小吃开始流行,将枸杞、当归、桂圆等中草药加入畜肉或鱼肉中炖煮。

业余爱好

连江县的人们一直喜欢喝茶,当地的绿茶尤其受欢迎,清明茶和清明前采摘的钱明茶。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喝可乐、果汁等饮料。80年代以后,咖啡成为客人的头等饮料,矿泉水成为时尚,但茶仍是主要饮料,尤其是中老年人。

县城的人喜欢喝家酿的酒,以橙米黄酒为主,沿海夏天多喝红薯煮的白酒。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啤酒消费量逐年增加,饮酒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衣服的款式

清朝和清朝以前,汉族男装多为双排扣衣服和绞裆裤。女装上半部分偏,下半部分扭裤;只有殷代富绅和教师才穿长袍马褂。衣服裤子多为手工编织的棉布和苎麻布,色调单一,以蓝色和黑色为主;少数人用丝、绢、缎等缝纫。畲族服饰独具特色,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只有裙摆和袖口被修剪;女子身着凤裙,前襟、衣袖上有五色花朵,腰间系有流苏的红蓝绸带,腹部围有方形绣花裙;穿着短裤,腿上裹着红布。

民国时期,城镇流行中山装、学生装、女式旗袍。面料有卡其布、斜纹、府绸、香纱、阴丹士林、厂布、呢子、哔叽;有几个人开始用毛线织衣服和裤子。

1949到60年代初,除传统款式外,新增加了列宁服、工作服、捷克衫、棉衣。“文革”期间,草绿色、黄色、灰色的军便服、军大衣在青年男女中很流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服装的材料、颜色、款式和名牌。男女服装千变万化,色彩鲜艳多样,有西装、运动服、皮衣、雪衣、大衣、蝙蝠、牛仔裤、毛衣、兔毛毛衣、夹克、呢子大衣、新款旗袍等。裤子有喇叭裤、直筒裤、西裤、健身裤。裙子款式有;百褶裙、三角裙、背带裙、背心裙、牛仔裙、超短裙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连衣裙很流行。各种服装材料有:腈纶、羊毛、人造丝、人造革和真丝、皮革等。

鞋子款式

清末,男子穿圆形布鞋,农村普遍穿木屐,夏夜行走声清脆。妇女穿圆形绣兽,老妇穿小脚尖头绣花鞋,农民通常穿草鞋。民国初年,女子缠足被废除,女青年不再穿绣花鞋。男人开始流行系带运动鞋和雨靴,少数有钱人穿皮鞋。新中国成立后,鞋类款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发生变化,包括运动鞋、雨鞋、解放鞋、弹力鞋、皮鞋、塑料凉鞋、各种仿皮鞋等。旅游鞋和登山鞋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但皮鞋和塑料凉鞋是最常见的。农民们在地里干活时开始穿长靴。

发型

清代汉族男子剃额头,后脑勺留长辫子,扎头,戴碗帽。未婚女子梅绮梳单个长辫子;已婚妇女戴着发髻。清朝末年,中国的革命派先剪了辫子,到了民国时期,一般都是男人剪辫子。男士发型多为“藏青色”,戴软呢帽。发型有齐腰长的双辫和牛角辫。畲族妇女的发型很独特:未婚的辫子,已婚的凤冠(螺旋盘龙髻),头发束着羊毛(老的用蓝线,年轻的用红线)。新中国成立之初,汉族青壮年男子头发剪成“一片式”和“三七开式”。流行戴解放帽或工程帽,老年人留平头发型。戴上兜帽、猴帽和棉帽。老女人都戴着黑色天鹅绒帽子,把帽子挽成一个圆髻。孩子们戴着兜帽。上世纪80年代,男性分头,平头,中青年女性多为齐耳短发,部分烫发。少数青年男女注意梳理港式、广式发型。

宝石

新中国成立前,妇女佩戴银簪、银镐、银花银耳排、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有钱的女人戴金戒指、金戒指和珍珠、玛瑙手镯、翡翠等首饰。畲族妇女喜欢插银针,未婚妇女戴耳环,已婚妇女挂耳环。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汉族妇女戴首饰已经不时兴了。80后。女性再戴首饰是常有的事,也有男性戴首饰。

旅行者

清代以前,连江县的水路运输以木帆船和舢舨为主。民国时闽江、鳌江有摩托艇。徒步登陆。少数人坐在轿子或椅子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短途仍靠步行,长途多靠自行车、汽车、摩托艇、轮船。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很受欢迎,城市和农村的男男女女骑自行车上下班,去田里干活,去送化肥和小吃。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越来越受欢迎。后期人力三轮车充斥县城,载人送货,直达门口。很远的地方坐车去福州或者马尾,再坐车、火车、轮船、飞机去各个地方,非常方便。廉江的祖先从外地迁到廉江这片钟灵的沃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它们选择鳌江流域和丹阳、廖燕、戴东、头堡等地的河流两岸的肥沃土地,群居生活。那时,人类已经进入母系氏族或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磨石器,制作石镞,制作弓箭,烧制粗糙的陶器器皿。

从县内文化遗址普查中,已发现380多件石刀、斧、矛(古人研磨石屑制成的农具)、石镞(即古人研磨石屑制成的箭的前部)、石圈、陶器和带有方格纹、席纹、几何纹、筐纹的化石标本,这些都是经过福建文物。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鳌江、丹阳、廖燕、潘渡、戴东、头堡等6个镇的30个沿河村落的荒山秃岭中。其中戴东镇云居山文化遗址面积最大,分布范围约654.38+万平方米,是连江先民最大的聚落。

古窑址

窑址是制作陶瓷器皿的生产场所。廉江早在南朝至宋代就开始发展陶瓷生产,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时期享誉海内外,是福建省四大窑系之一。连江出产的陶瓷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也收藏着龙江浦口龙窑出产的精美青瓷、白瓷、黑釉。

该县以江南乡的齐奎和古古窑、官坂的李唐窑、长隆镇的真汝窑、头堡镇的官渡窑和浦口镇的浦口窑而闻名。规模比较大的是齐奎村南山窑遗址,分布在五个山头,面积4000多平方米,陶瓷遗址堆积层厚度达3米。从窑址收集的瓷器包括碗、碟、灯、瓶、罐和其他家用器皿,以及戒指、匣钵和垫子等窑具。陶瓷装饰图案有印花图案、凹弦图案、竹纹、花卉等。釉有青色和绿色两种,经鉴定为南宋至元代的窑址。

浦口窑的位置在隆尧(隆尧:长3050米的砖窑灶。窑头有炉口,窑尾有烟囱。坯体叠放在窑内,形似长蛇,古称龙窑。)为主,* * *有36个窑子,号称36个龙窑,哪一个都有名。它们分布在浦口镇公路两侧和现在中学所在地的十几个山头上,覆盖范围超过1平方公里。是连江古瓷器生产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样的窑址。生产的陶瓷包括黑釉、灰、青花和彩瓷。工艺和风格独特,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器皿制作形式多样化。除碗、杯、盘、灯外,还生产工艺要求高的长颈瓶、圆唇瓶、鼓形瓶等数十种花瓶产品,每个窑都有自己的格子。经鉴定为南宋至明代古窑址。浦口窑址和齐奎窑址都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澳两国专家在定海湾联合进行水下考古,出土了数千件陶瓷。澳大利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浦口隆尧。经分析考证,多为浦口隆尧所产。

古代沉船遗址

闽江口至黄岐湾海域,古称甘棠港,是国内外船舶的主要航道。但由于古代没有航标,海域暗礁密布,船只夜间经常触礁沉没。

据文物管理部门调查,在黄岐镇长沙村西南1200m海域、程潇镇格沙村东南3500m、定海村250m海域,共发现古沉船遗址11处。沉船遗址先后发掘出陶碗、壶、碗、杯、罐、砚、铁炮、铜矛等水下文物3000余件,经鉴定为宋元明清时期的沉船遗址。

1990年3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员Clayder Clark、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考古部主任Jimmy Green、技术人员Robert Richard,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余、研究员和国家文物局文物处考古人员一起,与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连江县文化局合作,带领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班11名学员,进驻该县程潇镇定海村,在周边300米海域进行了3个月的水下考古,在该海域查明了9处古代沉船遗址,从海底发掘出陶瓷器皿等文物2000余件和多件沉船,并拍摄了沉船和水下文物的分布位置,绘制了沉船和文物分布图。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撰写了一篇连江县定海水下考古的学术论文,于当年6月发表在《世界考古》杂志上。

1975年,鳌江大皇宫出土一只独木舟,现藏福建省博物馆。廉江文物丰富。从50年代到60年代,收集和挖掘了一些文物。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有组织地收集和挖掘。到2005年,连江博物馆已收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国家二、三级文物2000余件,居福州五区八县之首。

文物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金器、玉器、木雕、石雕、文具、货币、布帛、砖瓦、家谱和拓片。文物大多是从民间、寺庙、古墓、建筑工地、水下沉船遗址收集或发掘的。

1993 3月,凤城镇玉山发掘宋代古墓1座,出土铁牛、砚台、石俑等文物97件。65438年6月至0997年6月,县文物部门配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冯对浦口宋代古陶瓷窑址进行了考察鉴定,共收集古陶瓷标本100余件。1981五月,人们在凤城北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连江铸造的两门铁炮。同年8月,在东湖镇东塘村发掘出一坛重达150kg的古钱币,为珍贵文物。定海小学1987少先队捐赠800余件宋代至清代陶瓷文物,学校设立文物展室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县文化馆与福州市文管会合作,在程潇镇大城口村发掘了三座金代古墓,收集出土文物21件,其中陶瓷鸡头壶是一件难得的文物。

1990年,定海村收“郭姓傅”(即明太祖赐一个朱姓,故以“郭姓傅”为符号,如“郭姓傅”、“郭姓船”、“郭姓胡”。)1件铜矛被鉴定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水师船上使用的小枪。它珍藏在连江县博物馆,其复制品在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展出。古塔古桥是廉江的标志性建筑。

古塔:古塔主要有唐代的天奴嘉瑞光塔、元代云居寺的普光塔、明代的带灯斗门塔等。

古桥:连江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众多,3公里以上溪流多达73条。据县志记载,廉江有149座古桥,这些古桥随历史变迁,或毁于水火,或毁于战乱,或被现代公路桥所取代。幸存的46座古桥中,宋代8座,元代2座,明代6座,清代19座,失传年代12座。比较著名的有县城的通济桥、廖燕的朱功桥和官坂的塘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