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红薯繁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其实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是红玉对荣飞说的,“富贵从来都是主子的富贵,不是奴才的富贵。”
据说这个所谓的盛世可以追溯到明末的小冰期,当时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歉收,甚至“10个人中有67个被流放,十亩地只种了一两亩”。但到了康熙时期,由于战争平息,加上明朝徐光启从新大陆引进的高产作物红薯的广泛种植,农作物的收成有了保证,清朝的经济呈现出恢复发展的趋势。
首先,耕地多了。康熙二十四年,全国有六亿亩耕地,到乾隆皇帝去世,这个数字已经达到十亿亩。耕地的增加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特别是在南方,比如广东,有些地方生产早稻和晚稻,红薯三收增加,叫做一年三熟。更靠北的江西种植早稻和荞麦,一年收获两次。这种复种制的盛行导致每年增加60多亿公斤的粮食。如果和产量相比,大清国这一时期的粮食产量据说比明朝万历年间翻了一倍多。就连当时访问中国,对大清王朝颇有怨言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也被说此时中国的粮食收获率比英国高。
而这里的关键词是红薯!
这种植物最早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万历年间进入中国。据说福建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看到这种块根作物“生熟皆可食用,产量高,耐瘠薄”,于是马上引进到多山少田的福建。因为这种植物来自其他地方,中国人称之为“红薯”。后来在十七世纪初,江南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庄稼歉收,饥民流离失所。徐光启当时在上海,所以他把红薯从福建引进到上海,然后流传到整个长江流域。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红薯已经传到大半个中国,但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倡导得非常卖力,甚至皇帝本人都亲自下令直隶省“广劝种植”。因此,甘薯已成为中国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那么,到底是人口膨胀导致了红薯的广泛种植,还是红薯的种植导致了人口膨胀呢?其实康熙皇帝自己也承认,虽然大清国自诩太平盛世,但百姓其实连饭都吃不饱。人民的粮食不够,民生不如从前。这个描述出现在朝臣的奏章上,甚至出现在圣旨上,可见是真的。
吃不饱怎么办皇帝指示:种红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方对所谓康干盛世的看法大相径庭。首先,当时只有乾隆皇帝吹嘘“国家如日中天”。但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的普遍认识都是扯淡,也就是扯出来的盛世,而不是真正被大众认可的盛世。承认者只是帝国文人和年轻人。
原因是紧随乾隆之后的嘉庆年间,爆发了川、楚、陕农民起义,东南沿海地区爆发了蔡谦起义,最严重的是北方的田丽起义。起义军甚至冲入皇宫,“造成了汉唐宋史无前例的事情”。这种事情显然不是盛世应该发生的事情。
而且,在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时代,还得靠红薯充饥。就算电视剧再好,小说再好,口号再清晰,你终究也是个地瓜王朝。要知道,同期的英国已经接近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连你认为最落魄的产业工人都开始吃早餐了。因为工人们早上吃得不够,他们半天也干不了这份苦活。所以在那个时候,英国所有的人都开始吃早餐,主要是烤面包和茶。1782年,有一个普鲁士人对英国的吐司赞不绝口:“你拿着一片又一片的吐司,用叉子叉着,用火烤,直到奶油融化。真的很好吃。”
而在1782,也就是大清乾隆四十七年,也就是所谓的地瓜盛世,广大的中国人民都在赞美皇帝的智慧能够吃到烤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