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农业和水利建设的国家。早在5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就有“尽力沟河”、“碍九河,育九河”等农田水利的内容,夏商时期的矿田里就有沟渠,用于排灌设施。西周时期,黄河中游关中地区有许多小型灌溉工程,如“百花记载“泥塘北流,濡湿稻田”。意思是用渭河支流的泥水灌溉稻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开垦了大量的土地,排灌也相应发展起来。如魏国西门豹在叶君(今河北临漳)修建12条运河,灌溉农田,改良盐碱地;安徽寿县修建蓄水灌溉工程邵陂;而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的时期,也是第一个排灌工程大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西汉初期,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郑国渠(建于公元前246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修建的灌溉工程。当时号称灌溉四万顷土地,使关中地区成为中国最早的基础经济区,所以“秦富强,卒为诸侯。”汉武帝时,引渭开渠,既输水又灌溉,后来又修建了北洛河龙首渠、水镜河白渠和渭河灌溉郭城渠。汉代除了渭河、汾河流域的灌溉工程外,为了巩固边防和屯垦戍边,还在西北边疆的河西走廊和黄河河套地区修建了一些大型的渠道引水工程。
隋唐北宋
中国灌排工程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隋唐至北宋。唐朝初年,长安为其首都,关中灌排工程得到大力发展。安史之乱后,大量人口南迁,江浙一带农田水利迅速发展。沿河两岸修筑了大量堤防,通过排水种植水稻,塘堰灌溉较为普遍。同时,提水工具也得到改进和推广,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到唐朝后期,太湖地区的税收已经超过黄河流域,成为一个新的基础经济区。到了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例已经从西汉时期的不到20%上升到40%以上。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颁布了《田亩利益条约》(又称《农田水利限制法》),这是中央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部农田水利法。同时还在全国各行各业设立了掌管农田水利的宫史,进一步发展了农田水利建设。南宋偏安江南后,进一步促进了江南水利的发展。不仅江浙地区的水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东南沿海和珠江三角洲的水利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
明清两代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灌排工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大增,从元朝的5000多万到明朝的9000万,到清朝康熙时期的10多亿,到清朝末期的4亿。全国人口在500多年里增长了7倍多。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和亩产量必须相应扩大和提高,因此也促进了水利的大发展。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水利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仅洞庭湖区,明代就有200条围垦的堤防,清代有400条。所谓“湖阔天下满”,可见两湖已成为全国又一基本经济区。与此同时,南方的珠江流域,北方的京津地区,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都在灌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清中叶东北松辽平原禁止移民后,排灌工程也发展起来。
19世纪晚期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一时期,水利虽然在一些地区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是衰落的。19世纪后期,由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一批水利学者从国外回来创办水利学校,传播先进科学技术。1914、中国第一所水利学院——何海工程学院在宁成立。1917之后,长江、黄河等流域纷纷成立水利机构,进行流域水利开发的规划和工程设计。从65438年到0930年,在李仪祉先生的主持下,利用现代技术修建了陕西境内的泾惠渠,后来的卫辉渠、罗惠渠等灌区也相继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