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里的故事500字,李时珍
在编撰《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让李时珍头疼的是,由于药物的名称混杂,往往混淆了药物的形状和生长。过去的草书虽经反复解释,但有些作者是从书上抄来的,而不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所以越解释越糊涂,矛盾倍增,让人无法认同。比如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说是草,像麻黄,但颜色是蓝色的,开白花。宋朝的马谡认为像大清,指责陶弘景根本不知道。另一个例子是一种治疗狗脊椎的药物。有人说像杂草,有人说像杂草,有人说像花。意见很不一致。李时珍在父亲的启发下,认识到“读万卷书”是必要的,但更需要“走万里路”。于是,他不仅“收白”而且“访四方”进行深入调查。[4]
五步蛇,即周琦产的五步蛇,具有治疗风痹、惊风、癣症的作用。李时珍研究了很久,但起初只是从蛇头那里观察到的。知情者提醒他,这是在江南兴国府(今阳新县)的山里抓的,并不是真的蝮蛇。为了找到真正的蝮蛇,他请教了捕蛇者。他被告知蝮蛇的尖牙是剧毒的。如果一个人被咬伤,他应该立即截肢,否则他会中毒而死。在治疗上对各种疾病都有特效,所以很有价值。国家官员强迫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抓他们,以便向皇帝进贡。周琦这么大,其实只有城北的龙凤山有真正的蝮蛇。李时珍刨根问底,想亲眼观察一下蝮蛇,就让捕蛇者带他去龙凤山。
龙凤山有一个Suānní洞,四周是嶙峋的岩石,灌木和石南缠绕着灌木丛。蝮蛇喜欢吃石南的叶子。在捕蛇者的帮助下,他终于亲眼见到了蝮蛇,看到了捕蛇和制蛇的全过程。《本草纲目》写蝮蛇时,言简意赅。李时珍对药物的认识,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考察,而是“一件一件,颇有真材实料”,“把各种产品罗列出来,反复看”,对实物进行对比检查。这就澄清了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药物。[4]
锦鲤,穿山甲,是常用中药。陶弘景说,它可以两栖,白天爬上岩石,张开它的鳞片装死,把蚂蚁引诱到甲胄里,然后合上鳞片,潜入水中,再张开甲胄让蚂蚁浮出来吞食。为了知道陶弘景的说法是否正确,李时珍亲自上山观察。在樵夫和猎人的帮助下,他抓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肚子上割下大约一升蚂蚁,证明陶弘景是对的。但他从观察中发现,穿山甲吃蚂蚁时,是挠窝舔窝,而不是把蚂蚁引诱到甲胄里,吞到水里。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的正确一面,纠正了他的错误。[4]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本草纲目》初稿完成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享年61。后来在10年修改了三次,一共40年。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卒年70岁。万历二十五年(1596),李时珍死后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出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