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初中美术教案范本
第一条“魅力扎染”
课程分析:本课程是我区美术工作室尝试开发的校本课程。尝试在我区韩文学校育才分校初中进行实施和研究,希望通过工作室在我区的影响力,最终辐射我区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艺术活动的开展,提高艺术学科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学习艺术学科的兴趣。课程内容以湖南版教材七年级《欢乐吉祥民间艺术》为蓝本,是课程的延伸。课程主要以民间艺术中扎染的制作方法为主,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不同的扎染方法,简要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了解扎染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尝试手工制作来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从而体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深厚魅力。
学生分析:
本课程选择七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示范,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用手指灵活地做出扎染的一些技法和流程。在思维方面,他们刚刚进入初中,很多情况下还保留着小学孩子思维的活跃性,从而可以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新和想法。可以认定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扎染的。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简单了解扎染艺术,知道扎染的制作方法,尝试完成一件扎染作品。
2.流程和方法:可以尝试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也可以通过创新尝试一些新的搭法。通过逐渐了解绑染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形成不同渐变效果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扎染工艺的了解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成功的自信。同时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艺术,体会到了艺术为生活服务的终身实用性。
教学重点:
能够制作一件扎染作品,了解扎染艺术。
教学难点:
尝试一些新的有创意的方法,完成作品效果不错。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1,扎染作品
2.扎染、冷染、木夹、橡皮筋、线、针、一次性手套、盆、手帕、背包、围巾、布。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应用
一.情况
引入
布置:玻璃框扎染布,枕头,
一个背包,一个挂着的扎带包,一条扎染手帕,
1.放音乐。学生进入教室。请看一看,摸一摸。
2.上课
打开一份小礼物
打开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小问题:,
你是怎么打开的?打开后有什么感觉?
扎染是将织物部分打结染色,使其无法染色的染色方法。
今天,欢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来到我们的扎染工作室,加入我们的民间艺术-魅力扎染
音乐+扎染作品背景
二、扎染的最初感受
1,一起享受生活中的扎染。
图片和对象
2.扎染的美在哪里?
老师:扎染的美就像刚才同学们的开场过程。每次打开都有不同的惊喜。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变化和痕迹之美。学生们想知道如此美丽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的。请看一看。
第三,学习如何做扎染。
1,老师播放视频
2.扎染工具
3.扎染有哪些步骤?
老师总结:扎染步骤:折、扎、染、陈列。
小型讲座
第四,折法体现变化之美
1,讨论折叠的方法。
同学演示
老师总结:横条的装订方法
圆形放射状图案的装订方法
2.让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欣赏不同的作品。
图为扎染规则。
动词 (verb的缩写)自主学习
1,完成学习任务单
讨论学习
总结研究任务列表
六、不同的扎染方法
老师:除了我们常见的装订方法,还有夹染法和缝合法。
画
七、复习美术色彩知识
色调,亮度,纯度,
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同色、相近色、互补色。
八、实际生产
请试着扎染手帕。
我这里有一个背包和两条围巾。有学生想挑战实物吗?
九、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
1.扎染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500年的历史。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扎染是白族。扎染这种古老的染色方法,要经过印花、扎花、染色、烘干的过程。用针和笔缝花是必要的。染色可以是冷染色或热染色。每次染色都需要拿出来晾干再染色。一件作品大概需要染十几次。
如今,这种古老的染色系统的大师越来越少了。这种文化需要传承下去。
画
X.作业陈述和评论
1,用图钉压住我们前面KT板上的工作。
2.请告诉我:你对你的工作不满意吗?你有更好的主意吗?
3.老师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喜欢的效果。
XI。摘要
1,老师: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扎染作品,感受到了扎染艺术的魅力,我们学了这一课,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的社团,更好的传承民间扎染艺术。
2.下课了
第二章“唐代墓室壁画”
一、设计思路
为了教好这门课,我对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画是墓室壁画中的杰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唐代墓葬壁画进入中学美术课堂,对培养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唐代壁画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个人品味和审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学习情境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敦煌莫高窟,对壁画艺术有了系统的了解,掌握了壁画的制作方法,为学生学习唐代墓葬壁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墓葬壁画,所以我在课件中展示了很多作品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唐代的墓葬壁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探索墓葬壁画的兴趣。在这节课中,我运用对比分析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比分析唐代墓室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让学生对唐代壁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3.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途径、情感与评价、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代墓葬壁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艺术特点;学会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比较唐代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
方法和途径:欣赏唐代墓室壁画,了解唐代墓室壁画的历史和意义;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唐代墓室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不同艺术特点,可以用线描的形式临摹一些壁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评价:认识唐代墓葬壁画的艺术美,分析壁画的不同形态,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使用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用语,多鼓励、多引导。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唐代墓葬壁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价唐代墓葬壁画的美。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唐代墓葬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
二、教学准备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写一篇评论。查阅唐墓壁画相关文献。本文对唐代墓室壁画的题材、构图、人物造型和色彩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比较唐代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并详细列举壁画,将所需图片配以简要文字材料制作成幻灯片,在上课前循环播放。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详细讲解。
教学方法:欣赏、比较分析、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第三,教学过程
引入所学知识,引出主题(2-3分钟)
1.课前会循环播放敦煌莫高窟、唐代墓室壁画的经典代表作品。
2.问题:同学们,我们在哪里学过壁画?
3.复习敦煌莫高窟壁画,引导学生谈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作品?画出唐代的墓室壁画。
教学欣赏感知与合作探究(8-10分钟)
1,墓壁画是什么?(课件演示)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绘在墓室的墙壁、顶部和坑道两侧。墓室壁画的内容大多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以及神灵、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太阳、月亮、星辰和图案。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和纪念逝者或者希望逝者在阴间能过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画
(1),唐墓壁画简介
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特而珍贵的藏品。20多座唐墓壁画近600幅,达到1,000平方米。其中18件5件(组)被国家指定为国宝,82件69件(组)被指定为一级品。唐代墓葬中的壁画以独特的建筑、古朴生动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描绘了当时的礼制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点、娱乐方式和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特别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影像资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共97幅,包括太子墓客图、马球图、猎行图、一德太子墓、礼仪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等。以及18件辅助文物,其中一部分是展览上的壁画墓出土的,另一部分则与画面内容有关。为了方便观众将唐墓壁画与唐代传世画作进行对比,特别挑选了唐代传世名画的复制品作为辅助展品。
(2)欣赏永泰公主墓壁画。
永泰公主墓,李习安-惠(684-701)的第七个女儿,死时为永泰公主。它的墓是87.5米长的高宗乾陵,由墓道、洞、天井、前后地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出土随葬品1300米。壁画的主题有龙、白虎、建筑、礼仪、戟、宫女等。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是陕西省乾县李显惠公主墓前室东墙南侧出土的一幅画,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176厘米,宽196.5厘米。李贤慧,唐中宗的第七个女儿,一开始被授予永泰公主的称号。这幅画很壮观,保存得很好。里面的人物是九个婀娜多姿的宫女,头发高髻,肩披披肩,长裙拖地,个个丰腴曼妙。拿着方盒子,酒杯,除尘,如意,团扇,蜡烛等。,他们慢慢地走着,或低声细语,或回头张望,或全神贯注,表情被描述得详细而生动。反映了唐代喜欢美丽丰满、奢华妩媚的女性的时尚,真实展现了唐代皇室奢靡生活的瞬间。整体构图既注重每个人物的特点,又兼顾画面的和谐统一,色彩丰富,线条流畅。人物的服装服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精美的画面极具艺术性。画家注重人物前、侧、后、转折的微妙变化,使宫女容貌单调的排列相互对应,形成完美的整体,是唐墓壁画中的精品,达到了艺术效果和历史价值的高度统一。
(3)总结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和色彩特征。
充满气势的构图,简洁生动的造型,流动飞扬的线条,丰富热烈的色彩。
3.自学和探索张淮王子墓和伊德王子墓的壁画。
(1),小组合作思考和讨论张淮王子墓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和色彩特征。
(2)分组思考和讨论张淮王子墓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和色彩特征。
(3)小组派代表作总结发言。
练习小组合作探究(15-18分钟)
小组合作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唐墓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并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8-10分钟)
教师总结(4分钟)
相似之处:
1,社会背景相同。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当时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壁画的流行。
2.同样的材料和绘画思维模式。用毛笔蘸墨勾勒出墙上的人物、山水、花鸟,再赋予其理想的色彩,其用色方法、绘画技巧、构图方法、文化习惯,无不透露出中国人的审美和人生哲学,与西方审美不同。
3.都是精神寄托。就两者的成因而言,都是来自精神寄托。唐代的壁画是为皇亲国戚和贵族后代服务的,表达的是希望死后或转世投胎后能享有财富、权利和地位。莫高窟的壁画是穷人、商人、官员的心理愿望。他们祝愿祖先在另一个天堂幸福,信任自己在外平安经商,摆脱尘世的痛苦。来世可以投胎成为有钱有势的人,过得比今生更好。
差异:
1,主题的选择不一样。唐代墓葬中的壁画是流行的贵族和皇族重葬所产生的绘画,一般表现其奢华的生活和历史事件。主要有礼仪旅行、外交、狩猎、宫女、音乐和舞蹈等。,希望死后能享受今生的幸福。取材和关注自己的生活,作品的特点是生活化、现实化。敦煌莫高窟壁画以人民思想为题材,题材多选自佛教故事、佛教教义、佛教历史画、西方净土等。改画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内容,食客逐渐进入画面,绘画题材逐渐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
2.构图处理方法不同。二者均有长方形构图和长卷构图,三重构图和立体藻井构图在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独树一帜。
3.艺术语言有自己的追求。唐代墓室壁画构图简单,形象生动,故事简练,追求自然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真情实感;用笔用色既虚又实,具有中国画的写意属性;色彩细致清淡,却又不失应有的厚重感。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故事内容丰富,构图饱满,气氛活跃,人物丰满,表现了佛教的慷慨和佛教的博大,具有宇宙人生的意义;场面宏大,画面复杂,装饰性强,色彩丰富多彩,表现了佛国盛世的形象。其用笔用色属于传统工笔重彩画。
演示和评估(3-5分钟)
1.小组代表发言,自我评价本组讨论结果,分享经验。
2.鼓励学生学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讨论。
3.分组评估讨论结果,并谈论如何在未来的课堂讨论中改进。
总结(2-4分钟)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老师会对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总结,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后作业
1.周末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评论,业余时间和同学交流一下感受。
3.试着用线描的方法画出壁画中的人物。
从上面的3个中选择2个。
第三章“墙上的小装饰”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学生了解小型墙面装饰的各种形式,并学习使用各种材料设计和制作墙面装饰。
过程和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学习如何制作小型墙面装饰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注意提高环境的艺术性,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
焦点
掌握小型墙面装饰的制作方法;
困难
结合所学的景物和山水画,设计出富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小墙面装饰。
第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示范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第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纸、谷物、稻草、纽扣等。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程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日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装修好的室内空间图,并提问:
同学们,这两幅图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进行直观的对比和回答。老师总结:装修在居住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墙面装修在家庭装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老师很自然的引出话题——“墙上的小装饰”。
(二)直觉感知
老师分发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小型装饰墙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触摸。
老师:这些小墙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生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纸、谷物、稻草、羊毛、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扭曲夸张而成的小壁饰,并提问:
从这些装饰中,你能看出生活中的什么样的东西?是如何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大形状和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