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前有过城墙吗?
几年后,平定了倭寇,官绅们在城墙的四个高台上建了四座庙:关帝殿建在大境,真武大帝成了真武台,观音阁建在胜境,冯丹塔建在军中。后人将这四处统称为“殿、台、楼、亭”。到了清代,这座“庙、台、楼、亭”经过反复改建和装饰,成为上海的一处风景名胜,一年四季都吸引着游客。其中两处还入选了“沪上八景”:《凤凰台俯瞰》(冯丹塔)和《风景烟云》(大京关帝殿)。
到了清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北方和南方城市。上海曾经有个“南城区”,现在被黄浦区吞并了,但是地名还在。在上海,明清两代的遗迹只能在石楠老城区找到。石楠的位置实际上不在上海的南部。以19世纪60年代命名。1843开埠后,英租界和法租界位于当时上海的北部,其地称为“北城”。十六铺以华南为界的地方叫“石楠”。
随着城市的南北走向,城墙阻碍了日常交流的需要。最早的拆墙运动是在清朝同治年间提出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30多位当地绅士向上海路提议拆除城墙。但上海路不敢做决定,导致全国大辩论,形成三派:拆墙派、不拆墙派、中立派。反拆迁派提出了五点理由。最终反对派占了上风,城墙屹立不倒。但为了改变拥堵状况,城墙上新开设了陈宫门(小北门)、尚文门(小西门)、富友门(小东门)。
到了民国时期,又提到了拆墙的问题。当时,上海军事总督办公室的民政主任李平书是拆墙派。他写下批示:“一方面,为了商业,需要拆除城墙,以方便交通;即基于上海风气与人民健康两论,应尽速拆除。”1912 1月,拆墙开工;要到1914的冬天才能做。361年城墙的拆除,标志着上海迈上了新的台阶。从此,上海老城区的华人社区与租界连成一片,近代上海的新格局就此定型。
在现在的上海市区,有一条连接中华路和人民路的柏油路,是把原来的上海城墙和护城河填平后形成的。拆城时把城墙的砖石填进护城河,最后在护城河上修了两条路,分别命名为“中华路”和“民国路”,意为“中华民国”。上海解放后,“民国路”改为“人民路”,意为“中国人民* * *和国家”。在这一带,上海俗称“老城区盒子”,也是上海的“南方城市”。著名的城隍庙和豫园就坐落在老城区的盒子里。
在拆城的过程中,保留了一小段,就是古城墙的大井阁段。这里曾经是一个箭台。明末万历年间大井的箭台废弃后,建了一座庙,贴在城墙上,供奉着关帝的塑像。这是最早的大井亭。清朝嘉靖年间,改建为三层亭子,并加了惜春台。据说冬天雪后登上楼台,远眺吴淞江(苏州河)南岸,银装素裹,映衬着美丽的蓝天,蔚为壮观,因此得了“高江吉雪”的美誉,列为明清“沪城八景”之一。如今,在30米长的古城墙残迹上,有两座带檐带脊的亭子,分别是大经阁和惜春台,高约20米。关帝雕像供奉在大井阁,亭前墙上的赞美关帝的石碑还是当年的真迹。在熙春台中,设置了“上海老城亭历史展”。
当然,今天登上大井阁,你就再也看不到苏州河了。不过竹林里还是有淡淡的儒雅气息。斑驳的城砖依然蕴含着历史的厚重,关帝殿回荡着抗日将士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古城墙,是后人寻找上海历史的珍贵地方。
八卦某人的错误
●地理位置:大井阁位于老城区西北角的人民路,靠近淮海东路的尽头。
●停车:自驾去的话,可以停在大井阁附近的青莲路,从人民路转弯即可。
●大井阁:门票5元,大门位于大井路上。如今,在30米长的古城墙残迹上,有两座带檐带脊的亭子,分别是大经阁和惜春台,高约20米。大井阁供奉着雄伟的关帝雕像,亭前墙上的赞美关帝的石碑还是当年的真迹。这一段城墙原来是一个凸形的箭台。当年用于射箭的惜春台,以及爬上射箭台的21花岗岩石阶,都是明代的遗迹,部分砖上还刻有“上海城砖”的铭文。可以依次参观门楼、关帝殿、惜春台。从外面看,大井阁占地面积非常大,但是真正参观的时候,你能参观的容量非常小,主要的游客好像都是外地游客。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墙,总觉得很新,好像是新修的。
●真实城墙:位于人民路849号工地,人民路、淮海东路附近。这段城墙大约有3米高,20米长。由于年代久远,略偏南,但城砖基本完好。史料表明,这座古城墙建于明代。目前,城墙保留部分已由施工方搭建活动板房进行保护。目前城墙预留部分高出地面20多米,设置了“地圈梁”保护墙基,地下地基保存完好。因为这面墙在工地里,不对外开放。为了不影响工地的正常工作,请爱墙或者没必要打扰“这一段墙”。
●周边:大经阁旁边是白云寺。又称海上白云观,不仅是上海的名寺,也是一座闻名中外的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