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英雄的原因是什么?

1,大气。

曹操是真的,是真的。包括他的奸诈、狡诈、残忍和暴虐,都表现出从容、雍容、真诚和冷静。这真的是一种“氛围”。“只有英雄才能真实,名人风流才是真。”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是英雄,是大英雄。

曹操的气质是一种“大气”,是一种豁达大度而不顾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的气度,是一种笑傲江湖的豪迈之气。

曹操真的很大气。读他的诗和散文,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他的豪迈气势。哪怕是得心应手、嬉笑怒骂、独断专行的短章,也不因其大气而低俗。尤其是他的《看海》气势磅礴:“碣石在东看海。大海如此广阔无垠,岛屿高高耸立在海面上。树木和百草枯草,非常茂盛,秋风吹得树木发出悲伤的声音,大海正在涌动巨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似乎来自浩瀚的海洋。日月之旅,若出其不意;星汉辉煌,若出其不意。”这样的诗真的太大了,写不出来。钟嵘说:“曹公老而直,有句伤心话。”这种悲凉,正如刘勰所说,不仅仅是“好物散于世,风衰而俗怨,志深而笔长,故干慷慨而气足”,还与曹操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有关。毕竟曹操是乱世英雄,他比任何人都看到生命的毁灭。他的情感,多少是带点终极关怀的。

也许,正是这种对宇宙人生的透彻理解,才让曹操自始至终带着微笑面对艰难曲折。如果你读《三国志》?武帝纪,我们会发现“笑”、“笑”、“毛笑”这些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当然,曹操的笑容是各种各样的。有笑,有笑,有自嘲的苦笑,有调侃,有嘲笑,有冷笑,甚至有充满杀意的冷笑。然而,曹操总是在笑。曹操也哭了。他的战友死了,他的朋友死了,他的亲人死了,他们也哭了。但如果做错了事,打了败仗,被别人羞辱,曹操是绝对不会哭的。他一定在笑。因为曹操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气势磅礴,是性情中人,是真正的英雄。

2.漂亮的

曹操很可爱。在生活中,曹操经常穿着薄薄的丝绸衣服,腰间挂着一个皮荷包,用来装毛巾等零碎东西,有时还会戴一顶丝绸帽来迎接客人。与人交谈时,我毫无顾忌。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到幸福,他笑得弯下腰,一头扎进杯盘里,把汤和水弄得帽子上都是。这些细节是一本对曹操不太友好的《曹藏传》告诉我们的。其本意是给曹操贴上“易失而不强大”(轻擒)的标签。然而我从中读到的,是曹操的率真、幽默、洒脱。

曹操真的很搞笑。他喜欢开玩笑,经常拿严肃的事情开玩笑。根据反映?《毛杰传》,建安十七年机构改革时,有人要求合并曹东,意在排挤铁面无私的曹东给毛杰一巴掌。曹操的回答很幽默。他说日出在东方,月亮在东方。事,事,人总是先说东方,后说西方。为什么要合并东曹?结果,被裁掉的是曹。这样既改革了组织,又保护了毛杰。

战场上的曹操也很可爱。根据反映?《武帝纪》裴松之引舒威。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时,约韩遂上战场。当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出现时,他们都伸长脖子去看他。曹操大声说:你要见曹操吗?我告诉你,跟你一样,你也是人,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但是你多了一点智慧!这才是真实,可爱,洒脱。

作为朋友,曹操更可爱。曹操喜欢开玩笑,也喜欢会开玩笑的朋友。邱是欣赏曹操的第一人,与曹操被视为“忘年交”。根据反映?据《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在文章中讲了一个关于祭祀乔玄的笑话,说乔老当年曾与他立下“从容之约”:我死了以后,路过我的坟前,但你不祭一桶酒一只鸡,赶三步就别怪我了。这比那些繁文缛节的悼词可爱多了,感情也真实多了。

3.说实话

曹操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说真话。本来在政治斗争中难免要讲一些假话,在官场上混,起码要讲官场套话,更不要说曹操是“汉奸”了。但是,只要有可能,他就说真话,或者说得像真话一样,不搞繁文缛节。他的《让郡公知道真相》(又名《蜀》),本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告,可以称之为“政治纲领”,但写得扎扎实实、平实,完全没有打官腔。

曹操真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说真话。这不仅是因为真相本身就具有雄辩的力量,更是因为一旦你说出真相,西洋镜就会被揭穿,骗子们就会束手无策,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当然,曹操说这话不完全是出于斗争的策略,也是因为他爱说真话,说实话。就算这些真相的背后有一套假的,真相的背后也有一颗假的心,还有隐藏的东西,自然是隐藏的,不会露出马脚。即使你说了一个谎,或者说了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在真相背后隐藏了一个谎言,你也能坦然、流利、自信地说出来。可以说曹操这个家伙,就算是说谎的时候,也是一个华丽的谎言。

4.宽容。

曹操是个会报复的人,但也是个大度的人。他放过了许多他的敌人和背叛他的人。

钟伟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张淼造反的时候,很多人叛变,跟着张淼,但是曹操非常自信的说:只有钟伟不会背叛我。谁知钟伟也带着张淼跑了,曹操气得咬牙切齿:好个钟伟!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了你!但是当钟伟被俘虏时,曹操叹了口气说:“钟伟是个人才!”!任命他为河内太守。毕湛的母亲、哥哥、妻子和孩子都被张淼扣押的时候,曹操对他说:你母亲大人在张淼那里,你还是去找他吧!毕湛跪下磕头,说自己没有异心,感动得曹操落泪。谁知毕湛一转身,连招呼都不打,就背叛了曹操,投奔了张淼。后来毕湛被俘,大家都以为他这次死定了。谁知曹操说:孝顺的人能不忠君吗?这正是我正在到处寻找的人!不仅没有治好毕湛的罪,还把他送到孔子的故乡曲阜做了一个鲁国相。这两件事,三国梁武帝的史书文本中都有记载,应该也是可信的。

即使是对背叛他的朋友,曹操也很看重当年的情谊。陈宫和曹操关系非同一般,曹操被任命为兖州牧,是陈宫的功劳。后来陈宫一心想帮吕布打曹操。被捕后,他拒绝投降。曹操叫他的话,说,公台,死了也没关系。你的老母亲能做什么?陈宫叹了口气说:听说孝不害人亲,母亲是死是活由你决定。曹操又问:你老婆孩子呢?陈宫又道:“听说天下仁政不尽后,妻儿生死由公。”。说完,头也不回,趾高气扬,接受惩罚。曹操含泪为他送行。陈宫死后,曹操赡养母亲,帮助女儿嫁人,对他们一家比对做朋友的时候好。《三国志》中没有陈宫的传记,《吕布传》中有记载。裴松之对《典略》的注释和引用更为详细。

5.主人公的无奈是深情的

曹操是一个深陷情网的人。曹操南征北战。他一生都是军人,没有太多时间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很珍惜对家人的感情。据《三国志后妃传》记载,裴松之引《魏略》,曹操临死前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这辈子做的事没什么好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除了在我入土为安的时候,如果子秀找我要妈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子修就是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昂的生母刘氏早逝,由无子之妻抚养,视如己出。后来曹昂被杀,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经常哭着骂曹操:你杀了我儿子都不管。曹操恼了,就把她送回娘家,于是在她死前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其实曹操是有努力的。他亲自去丁太太家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他没动,没理她。曹操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吗?丁夫人没理他。曹操走到门外,转头问,你跟我回去吗?丁夫人仍然不理他。曹操没办法,只好和她分手。以曹操的坏脾气和凶狠的性格,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此外,曹操还要求丁夫人再嫁,不让她去守寡,但拒绝了,她的父母也不敢。

6.改革家

曹操和诸葛亮一样,既是新秩序的建立者,也是旧制度的改革者。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说,曹操在北,诸葛亮在蜀,都是“除了东汉的一些恶政”。

在我看来,曹操最积极的一点就是他要建立新秩序。就阶级关系而言,这种新秩序属于平民;思想上属于法家。所以,它和曹操一样,也需要打折扣。因为历史证明,最适合帝国的统治阶级是平民地主;最适合帝国的意识形态不是法家。隋唐以后,政治路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学”,也不是曹操的“庶民法家”,而是“庶民儒学”。但这是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69年的试错之后才得以实现的,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贵族政权也有历史必然性。曹操既超前又错误。他怎么可能不败?

7.古今少有的神童

千百年来,曹操可能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人物之一,至今仍有人为他辩白,可谓是家喻户晓,诽谤天下。但是,没有人质疑曹操的才华。

曹操是古往今来少有的伟大军事家。曹操的军事谋略堪比韩信和田雷,所以有“论兵者与孙吴无关,用兵者与韩信和曹公无关”(看哪里去了?何北伦博士),而他自创的《孙子兵法》,撰写的《孟德新书》和注解的《孙子兵法》,可谓文武双全,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另外,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他全能的军事才能,强烈的政治野心,直白抒情而瑰丽的诗文等等。除了毛泽东,从未有人能与之匹敌。

即使是不喜欢曹操的文人,也不得不承认“曹公兵机敏捷,几乎难以与敌抗衡,故能起兵,中之,当英雄”(余士南语。参见《唐雯诗艺》(卷十三);就连他的政敌诸葛亮、刘备也不得不说,“曹操的智谋为他人所独有,用兵如孙、吴”,还有“先帝称曹操为能力者”(见《出师表》);伟大领袖毛泽东甚至坦言:“我的心和曹操连在一起”,“雄壮、豪爽、悲壮,真正的男子汉,豪爽”...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酒的关系》一文中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虽然我不是曹操的当事人,但无论如何我总是很佩服他的。”

8.多才多艺的人才

《三国志》评价曹操是“一个非凡的人,一个绝世的领袖”;后人称赞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双全、文艺双全的人,曹操的才华是多种多样的。《三国志》记载“登高必赋,作新诗,皆管弦。都是天赋法则,手射鸟,弓鸟兽...而建宫修仪,无不尽心尽力。”曹操除了是文学大师,还是书法家,在音乐方面也很有造诣。

历史上看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都称赞他的书“遍地金花,精美绝伦;靖宇闪闪,姚若兮兮。”“笔墨豪放豪迈。“大美人。汉末有五位书法家,分别是崔原、崔实、张芝、张敞和曹操。南朝书法评论家梁守坚将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类,每类又分为九类;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为中国最好的。唐代书法家、评论家张根据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将其分为三类:出类拔萃者为神,用工精妙者为妙,离俗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著《书端》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的书法作品虽然不能算作优秀和上品,但也算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了。按理说,他也是书法家。

张华《博物志》说:“恒谭、蔡邕擅乐,...无论是毛还是列能。”这说明曹操的音乐天赋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曹操爱乐:“崇尚卓越总在身边,往往是日到黄昏”。他喜欢哪种音乐?据说他不喜欢沉闷多变的高雅音乐,而喜欢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特色的流行音乐:即一人领唱,三人合唱,或一人吹管,一人弹弦,一人打拍子,同时领唱...“魏武帝是最好的”;这种清新、愉悦、多变的音乐激发了曹操的创作欲望。因此,“曹操创作了大量的流行音乐歌词,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流行音乐歌词的文人诗人”。以曹操的音乐天赋和歌词的质与量,我们无愧于称他为杰出的音乐人!

曹操一生著述颇丰:明代胡应麟在《杂诗》中说:“自汉以来,文章丰富,无魏斗士。定为三十卷,一集十卷,新集十卷,古今藏书丰富丰富。”据相关考证,“后人流传的曹操著作多达19种。”“曹操的创作数量优于一代人,从而充分发挥了震撼和影响一代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