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飞机大战中使用了非法物品。

一战大规模的钢铁大战,将大国间的国力较量推向了极致。在德国煞费苦心重整军备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同时,“全面战争”的思想逐渐成型。德国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于1935年出版的《全面战争》一书,总结了起源于一战的战争经济理论,强调战争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造国家。要动员包括精神和经济在内的一切人民力量参战,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消灭敌军和平民。同时,鉴于德国的国情,需要扩大战争资源的自给性,提前储备战略原材料,确保海外来源。这些思想无疑是后来纳粹战争实践的重要参考。

希特勒不是一战后德国军国主义暗流涌动的正统接班人,而是在经济危机中诞生的。在1920年慕尼黑“啤酒馆暴动”时作为纳粹党纲领提出的“二十五点纲领”中,这个小家伙以民族复仇和迎合中小资产阶级为核心的社会改革要求,猛烈抨击资本主义、托拉斯、大工业家和大地主,主张“取缔不劳而获,取缔和没收一切战争非法所得,分享大工业利润,将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随后,纳粹党不断以订购商品、解决就业、禁止土地投机等政策主张拉拢中小企业、手工业者、中小农场主和下层民众。希特勒的理论是,“国家社会主义是为了维护私有财产。个人为社会牺牲的是民族主义;社会为个人服务,这就是社会主义。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国家社会主义。”

希特勒无意与英法争夺海外殖民地,而是确立了“中欧-欧洲大陆-全球”的扩张秩序。所以,首先让他生气的是欧洲的现状。在《我的奋斗》中,他提出:“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必须努力消除中国人口和中国面积的不平衡,并把后者不仅作为食物的来源,而且作为强权政治的基础。”“领土政策在喀麦隆无法实现,今天几乎完全只能在欧洲实现。要在欧洲获得领土,只能以牺牲俄罗斯为代价。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刀剑获得德国犁的土地和德国人民的日常面包。”“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东方的土地,它是为有能力占领它的人而存在的。”

1933年2月3日,刚刚上任五天的希特勒在对高级将领的讲话中说:“德国唯一的生存可能就是移民,但是德国人民的生存空间太小了...因此,首要任务是建立和依靠国防力量。”

重整军备的前提是经济转向战争的轨道。1933年7月,纳粹下令所有工业组织成立辛迪加,控制国内市场和价格。同日成立的德国经济协会要求所有私营企业加入工业、商业、能源、银行、保险和手工业六大集团之一,并将全国划分为18个经济省份。1934年,纳粹规定经济部有权建立、解散或合并所有工业组织,并向企业派出* * *在经济部门实行“领袖原则”。

在军事扩张过程中,德国中央财政只能负担2/3的军费。为此纳粹没收了“民族敌人”的财产(仅剥夺犹太人的资本就获得了60亿至80亿马克),还动用了一切金融手段:控制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政府有权在紧急情况下处置所有公共资本储存中心的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等大规模公共资本;削减福利开支;发行国库券、特种汇票和印花税票。

在德国政府1933年9月至1939年9月的收入中,国内税收和关税占818亿德国马克,冶金研究所信贷105亿德国马克,税单31亿德国马克,加上短期信贷69亿德国马克和长期信贷65438+。在1939年9月至1945年5月的战争期间,德国军费总额达到6220亿马克,占同期国家预算的92%。税收总额为1827亿马克,国家预算赤字平均每年为34%。1945年春,国债总额达到3793亿马克。虽然政府负债累累,但仍能以战争末期货币体系濒临崩溃为代价,通过征用获得所有物资。但是,纳粹并没有依靠高税率,因为它能给公众一种稳定的错觉。1941年度,1百万马克的所得税税率为13.7%。

德国的另一个收入来源是“大炮代替黄油”的政策。“熟练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人修高速公路”,军事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繁荣解决了德国严重的失业问题,社会整体购买力提高,成为第三帝国标榜的成就之一。当然,纳粹的首要目标不是改善生活,食品生产由国家控制。德国人之所以愿意接受纳粹倡导的农民式的简朴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大萧条时期的对比,以及对纳粹勾勒的强大帝国美好未来的期待。

从1932到1938,德国生铁产量从390万吨增加到1860万吨,钢产量从560万吨增加到2320万吨。1934年初,德国国防工作委员会批准了动员24万工厂供应战争订单的计划。从1933到1936,德国新建了300多个兵工厂,包括55个飞机厂,40个汽车和坦克厂,70个化工厂,15造船厂和80个火炮厂。到1939入侵波兰前夕,德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和苏联。

吸取一战时粮食严重不足造成大后方不稳定的教训,德国到1938年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储备从上一年的308万吨猛增至9130万吨,足够全国吃两年多。石油储量也从130万吨增加到47万吨,马铃薯储量高达1546万吨。

但是,扩军备战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反而是1939德国出口下滑,财政恶化。外汇和黄金储备只有5亿马克,而国债却高达600亿马克。希特勒在10月5日1937+065438说:“对德国来说,经济上的窘迫也成了一种动力。通过武器生产刺激世界经济绝不能成为长期经济安排的基础...对我们来说,唯一值得梦想的补救办法可能就是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战争不仅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必然。

940年7月31,1,德军开始准备入侵苏联时,估计需要120个师。8月2日,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和军备局制定一份180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1941年2月,德国军火产量半年内增长近60%,其中弹药增长100%,坦克增长25%。国家和被占领地区生产了365438+80万吨钢、480万吨石油和4.39亿吨煤,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同年,德国获得81.2万吨燃料,基本满足军队需求。加上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的880万吨石油储备,可以维持7个月的战争。

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已经控制了2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自己国土的3倍,人口2.7亿。它的欧洲盟国也有8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7800万人口。在人力方面,虽然苏联有31.5万20-39岁的男性,而德国同龄男性只有1.5万,但德国可以利用仆从国的军队和外国劳工、战俘所替代的产业劳动力。

苏联的战争准备

苏联的准备可以追溯到1926年工业化。作为一战混乱革命中唯一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和平建设带有浓厚的备战色彩。

始于1928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苏联全面工业化。1931年,世界机械设备出口总额的1/3被苏联购买,并在次年高达50%,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在这一年上升到70.7%。从1933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了4500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战前13年,苏联累计国防开支为170100亿卢布,仅略低于工业投资总额185亿卢布。

苏联的工业布局也充分考虑了战略纵深。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乌克兰、高加索、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新的工业基地,第二个五年计划在东部投资了一半的重工业,第三个五年计划侧重于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

1927年,斯大林在讲话中断言:“新帝国主义战争是目前的基本问题,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苏联将面临“一场漫长而残酷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交战各方的所有经济和政治基础都将受到考验”。在1933中,他还说:敌人“可以利用我们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弱点,随时攻击我们”。战前一个月,斯大林在红军指挥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德国将是敌人。”

苏军的战备,尤其是计划中的机械化装备,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已经到了脱离实际的地步。苏军人数从1933年的85.5万人增加到1939年初的1943人后,到1941年6月增加到500多万人,陆军计划从98个师增加到303个师。1941年3月,苏联总参谋部拟定了工业转为战时生产的计划,但装备生产严重滞后。改编要求坦克部队扩充到61坦克师和31摩托化步兵师。每个师要分别装备375和275辆坦克,共计31.4万余辆。战前只获得7000多辆,其中只有26%是新型坦克。整编要求一年内建成25个航空兵师和106个航空兵团,其中一半装备新飞机。但到了1941年夏天,苏联航空工业的生产能力比德国高出50%左右,总产量尤其是新机型的产量远远跟不上需要。直到德军入侵,只有19团完成了整编。年初5个空降兵严重缺乏技术武器,新型防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成。结果,战争爆发一个月后,苏军的原计划被迫大幅缩减。航空兵师由4-6个团缩减为2个团,每个团的飞机数量由61架缩减为22-32架。步兵编制减少25%,火炮减少52%,汽车减少64%,正在探索的机械化部队全部取消。

1940年3月,勉强获胜的苏芬战争暴露了苏军在大清洗后的虚弱和混乱。“反革命”后提拔的大批军官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导致很多部队的训练水平下降。德军作战部队中最年轻的士兵是1940年秋入伍的,1941年春被派往预备役兵团。苏联士兵一入伍就被充实到了前线。战前边境军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士兵第一年服役,当年有一半参军。

用一位英国历史学家的话来说,战争前夕的苏联军队是一部强大的机器,只是还没有集结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急于动手,斯大林在1941极力避免参战的原因。

苏德战争后双方的实力

"踢开旧门板,整个房子就会倒塌."

——希特勒对侵略苏联战争的预测

正是因为全面战争需要动员全民的力量,深知德国国力的鲁登道夫特别强调了全面战争中速战速决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毫无顾忌地投身于‘最后一兵一卒’。忽略许多已知和可能的威胁,听从战争的安排。”

希特勒也知道苏联的实力。战前两个月,德国空军代表团参观了几家苏联航空轴承、合金和发动机工厂。在给戈林的报告中,他们承认苏联的飞机制造业是欧洲最大和最先进的。

从下定决心入侵苏联到1941的春天,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高估了自己的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赌的是速战速决,认为入侵苏联的战争只用了五个月,完全换装动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只是继续实行“四年计划”和“广军备”(即军工散布很广,但规模不是很大)

希特勒更大的赌注是“如果他赢了,可能会迫使英国媾和”,同时“消灭俄国后,日本在远东的势力会大大增加”,全世界都会因为苏联的解体而“屏住呼吸”。

1941 6月22日战争爆发,苏联各方面损失惨重。当年9月,丧失土地654.38+0.5万平方公里,约7500万人沦陷于敌后。一年内苏军损失804万人,其中死亡250万人,被俘434万人,伤残654.38+20万人。战后半年,工业总产值降至战前的48%,黑/有色金属板材、轴承等关键武器材料生产一度停止。到1942,煤炭、生铁、钢铁产量分别由166万吨、15万吨、18万吨下降到7500万吨、500万吨、480万吨。

然而,苏联的后方动员机制很快开始运作。战争爆发两小时后,最高苏维埃发布“战争状态”命令,规定了公民劳动义务、征用交通工具、定量供应生活用品等措施。26日发布了关于“战时工人工时制度”的命令。6月30日,苏联成立国防委员会,作为战时最高权力机构。7月,国防工业综合人民委员会改组为航空、造船、军械和弹药四个专门人民委员会,并从中型机器制造人民委员会中分离出一个专门的坦克制造人民委员会。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通用机器制造人民委员会转变为火箭装备人民委员会,负责火箭和迫击炮的生产。

工业东移是苏联战时动员的一项重要措施。6月24日成立的撤离委员会从6月29日开始安排11航空工厂搬迁计划,6月下半月从西部搬迁2593家工业企业的设备和大量物资。1942年5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地区企业基本转移完毕,第二阶段,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区企业撤离。在整个东移过程中,铁路运送了654.38+0.5万车皮的工业设备和654.38+0万多名职工,其中日俄战争后建成并在工业化中完善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已经迁入的企业,平均不到两个月就开始在新址运营,有的甚至中途或露天开始办公。

在1941的第三季度国民经济动员计划中,苏联迅速增加了煤炭、石油和金属的生产,调整了军事工业的原材料、电力和设备的分布。到1941下半年,坦克产量比上半年增加1.8倍,飞机增加60%,火炮增加3倍,8月份通过。1941 ~ 1945年,仅乌拉尔地区就生产了44万门火炮,13.6万架飞机,65438+1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实力的兴衰

“我们过去估计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发现有360个番号...如果我们消灭十几个师,俄国人就会投入十几个。时间...对他们有好处。他们靠近自己的资源,而我们却在一步步远离自己的资源。”

——1941年8月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的日记。

苏德战争爆发半年后,德军被挡在莫斯科城下,伤亡近75万,坦克损失2750辆。到3月底,1942,伤亡人数已增至100余万,占东线总兵力的1/3,其中至少有15000名军官,人数众多。1941八月部署40万“后备军”,前线仍需13.2万人。1942年春之前,德军毫不犹豫地在西线部署工人、后方人员和兵力,以补充东线40多个师的兵力,但到当年7月,兵力仍只有284.7万人。夏季攻势开始时,只有8个师做好了进攻的充分准备,主力只有一半兵力。到了年底,虽然德国附庸国的军队人数增加到72.5个师,使总兵力达到266个师620万人,但仍低于苏军的659.38+0万人。而且,苏军从来没有两线作战的压力。1942+065438+10月的390个师中只有47个部署在远东,而德国的264个师中有71个不得不驻扎在西欧、南欧和北非。

由于连年消耗、急功近利的军火政策,组织管理不善,加上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制约,德国的战争经济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弹药产量大幅减少,火炮和反坦克武器不足,步兵火力被削弱,空军缺乏用于战略轰炸的远程武器,海军装备差距更大。

苏联的压力也很大。首先,食品供应极其困难,其次,劳动力短缺。为此,最高苏维埃实行配给制,通过了《关于战时动员有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参加生产建设的法令》,成立了劳动登记分配委员会。到1942年夏天,苏联完成了全国经济战的转场,1200家工厂东移,850家新工厂投产。东部地区工业产值比重从1940年的28.4%上升到70%,仅东部地区的军工产量就达到战前全国水平,主要军工产品产量超过德国。1944年,苏联飞机年产量达到40300架,坦克28983辆,火炮122500门,都是德国的数倍。

第三帝国的黄昏

1942年初,希特勒不得不承认闪电战未能击败苏联。与此同时,德国被占领的面积开始缩小,可利用的战略资源达到极限,“以战养战”后继乏力,重工业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短缺严重,不得不动员国民经济,“战争经济”真正开始。

1942年2月,施佩尔被任命为军备和军需部长(1943年9月改组为军备和战时生产部),开始了德国工业的大改组。在集中权力的同时,施佩尔还鼓励私营企业的自治、委托代理和合资。这些措施克服了德国军队管理中的各种斗争和随意性,规范了大规模生产制度。克虏伯的大型兵工厂和西里西亚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型家庭工厂都可以合作,这对于在盟军轰炸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产量具有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德国加紧掠夺。1942年从诸侯国获得20.08亿马克,1943年从西欧被占领国运输42.3亿马克。

应该说,这一时期德国军火工业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并在1944保持增长。7月份武器产量达到顶峰,比1939年的产量大5.3倍。这一年,飞机厂从1943的80家增加到550家。上半年飞机产量增长19.4%,全年飞机产量39870架,其中战斗机30511架,分别是1941架的3.4倍和6.6倍。

但是,这个结果也是战争经济的畸形发展。1943年,德国产品的4/5是军用物资,农牧业生产持续下滑。在1943短暂达到顶峰后,工业生产开始下滑,钢铁、煤炭、电力等重要基础产业停滞不前。到1944上半年,除电力、钢铁、铝外,

1944年4月,苏联打破战前边界,6月,盟军在西欧登陆,两线受敌的德国进一步陷入困境,战争很快进入德国。两国战争经济实力迅速倾斜。1944年,苏联、美国、英国的军火产量与德国的军火产量之比为9∶2。以空军为例。1943下半年,德国生产11395作战飞机,维修5144。上半年分别为15299和5491,但由于战场的损失,实际飞机数量比65968+0有所减少。盟军不断升级的战略轰炸,依次把潜艇厂、飞机厂、滚珠轴承厂、炼油厂、合成橡胶厂、汽车厂作为六个最重要的目标。施佩尔后来承认:“数十万名士兵被用来抢救空袭造成的损失。”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夜晚之后,戈培尔写道:“太可笑了。仅仅十架嘈杂的轰炸机就足以把15万到18万德国人赶下床。”战前德国日均食物配给量约为3000卡,1.942和1.944年分别减少到2500卡和2200卡。到1945年3月,柏林战役前夕,德军钢铁月均产量仅为1944的15%,煤炭为16%,坦克月均产量也从705辆下降到333辆。至此,德国再也谈不上战时经济问题了。

苏德战争的启示

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军没有任何特别出彩的战略、战术和冒险行动。决定性的因素是他们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像北极熊那么大,以及他们超强的意志和耐心。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德军俘虏了360万苏军。令他们非常惊讶的是,他们认为苏联的后备力量并不多。莫斯科城下疲惫不堪的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波波克说:“谁在这个时候投入最后一个营,谁就赢了!”没想到,苏军统帅部调动了9个集团军的预备队。战后不久,希特勒也被苏军的实力深深震撼了。他曾对古德里安说:“如果我早知道你的书(指坦克,前进!”)列出的苏军坦克数量是真的,或许这场战争不会发动!“在纽伦堡审判期间,纳粹外交部长冯·里宾特洛甫将“红军出人意料的力量”列为德国失败的三大因素之一。

德国不仅受不了作战力量的平等消耗,也受不了不平等消耗。苏军在东线不止一次损失30多万人,但还是调动了更多的兵力。德军无力在莫斯科全线出击,斯大林格勒战役陷入被动。如果说对苏联动员潜力的估计受限于苏联军事建设的绝对保密,那么希特勒和德国将领认为苏联的人民很快就会崩溃,只能说是种族主义的傲慢和对苏联国情的不了解。

在谈到工业化的成本时,斯大林曾说:“如果德国是一个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苏联的工业化当然可以从轻工业开始。”以经济管理中严格的契卡工作法著称的捷尔任斯基也有一句名言:“作为工人和农民的俄罗斯能是什么样子?只能是金属。”于是,苏德战争的沉重教训和伟大胜利成了标本,“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性”成了真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军事生产力布局”成了红色圣经。

苏联和德国在武器装备上体现的两种不同的技术哲学,对战时生产也有重要影响。苏联的设计师们一直坚持一个最简单的真理——武器必须简单可靠,易于大规模生产、训练和维护,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武器生产必须注重单位投入产生的最高总作战效率,而不是单纯追求性能,这就是苏军坦克和飞机数量优势的原因。当然,德国在装甲厚度和火炮威力的数量上也有投入。为了与T-34中型坦克和KB-1重型坦克竞争,发展了越来越多的豹、虎、虎王等重型坦克。但国力不如苏联的现实,以质取胜的思想始终贯穿德国军备发展的始终。甚至还出现了188吨的“鼠”超重型坦克等“先进”设计。纳粹种族主义赶走了一大批科学家,但德国在二战末期生产或即将问世的新式武器仍让后人瞠目结舌。喷气式飞机、制导炸弹、防空导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的雏形都起源于德国,还有大量匪夷所思的方案,都与那个疯狂的党首有关。虽然这些武器一般不用于对抗苏联,但相比之下,苏联在战争中基本没有追求相对新颖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