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觉非的一生

王觉非(1923-2010)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人。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是现代欧洲史和现代英国史。代表著作有《欧洲史》、《英国近代史》(主编)、《世界史(近代史)(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5)、《欧洲五百年史》(主编)、《克伦威尔传》。

王觉非教授出生于1923河南省临县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因为父亲在郑州一家报社工作,7岁随母亲来到郑州,进入郑州县第一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河南沦陷,王先生随母亲、姐姐流亡湖南、广西、安徽,后在安徽屯溪入中学。高中毕业后,他毅然穿越日军封锁,前往大后方求学。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辛,他终于到达了战时首都重庆。1944年9月,王老师考入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业有所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先生随中央大学迁往南京。1948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

大学期间,王先生的思想日臻完善。他参加了中央大学历次学生运动,包括著名的五·二零反饥反内战运动,并加入了历史学会、李学会等地下党派领导的外围组织,后来成为中央大学为数不多的地下党员。解放前夕,中央大学七个学院的青年教师组织了“中央大学七个学院助教协会”。王先生当选为协会理事,并担任协会发行的半月刊《助理协会》主编。

解放后,中央大学改为南京大学,王先生继续在历史系任教,并在该系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行政和教务领导。1957反右整风运动期间,应学生之邀,做了一个主要内容为《政治民主是学术繁荣的前提》的报告。结果被指责右倾,长期被批判。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王先生和许多其他著名学者一样,多次被送到农村和工厂进行"再教育"和"劳动改造"。

粉碎“四人帮”后,王觉非先生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他热情地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已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5438年至0982年,王先生应邀访问英国,与多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进行学术交流,加深了中英两国历史学家的联系。王先生致力于扩大中英学术交流,并当选为英国历史学会名誉会员,成为该学会10多名会员中唯一的亚裔学者。此后不久,王先生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理事会选为通讯会员。这是该研究所能够授予外国学者的最高荣誉。此外,王先生曾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现任南京大学欧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世界历史研究会会长。

1987年5月,在英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赞助下,王先生在南京主持召开了英国政治经济现代化学术会议。来自英、美、德、法等八个国家的数十位世界知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外学者欢聚一堂,相互交流,气氛热烈,融为一体。这次会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1989开头,北美英国研究会会长施瓦茨教授从华盛顿大学写信,邀请王老师做忏悔大荣誉会员。1989年底,王先生应邀再次访英,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此后,他被邀请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丹麦等国的一些大学访问和讲学,并出席了1990年秋天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17国际历史学家大会。

王先生经常说,他的基本历史观可以概括为:一方面,历史的真实性是客观的、绝对的,历史一旦成为历史,就永远不会改变。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是相对的,无止境的。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对历史真理的认识会不断深化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