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学的发展历史

早在19年底,E.Goldstein就在低压放电实验中观察到了带正电的粒子,随后W.Wein发现带正电的粒子束在磁场中发生了偏转。这些观察为质谱的诞生提供了准备。

第一台质谱仪是英国科学家FrancisWilliamAston于1919年制成的。阿斯顿发现了许多同位素,研究了53种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287种自然存在的核素中的212,首次证明了原子质量亏损。为此,他获得了1922诺贝尔化学奖。

到了20世纪20年代,质谱逐渐成为一种分析方法,被化学家所采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质谱已广泛用于有机物质的分析。1966,M.S.B,Munson和F.H.Field

说到化学电离(CI),质谱第一次可以检测热不稳定的生物分子。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的“软电离”技术如快原子轰击(FAB)、电喷雾电离(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MALDI)的出现,质谱可以用于分析高极性、挥发性和热不稳定的样品,生物质谱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科学的热点之一。生物质谱凭借其快速、灵敏和准确的优势,以及蛋白质序列分析和翻译后修饰分析的优势,无可争议地成为蛋白质基因组学中分析和鉴定多肽和蛋白质的最重要手段。质谱可以在一次分析中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分离技术与质谱的结合是分离科学的突破。例如,使用质谱作为气相色谱(GC)的检测器已经成为标准化的GC技术并被广泛使用。由于GC-MS不能分离不稳定和不挥发的物质,液相色谱(LC)和质谱联用技术被开发出来。LC-MS可以同时检测糖肽的位置并提供结构信息。在1987中,首次报道了毛细管电泳(CE)和质谱联用技术。CE-MS可以在一次分析中同时获得迁移时间、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因此是LC-MS的补充..

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的通用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质谱技术的发展对基础科学研究、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和民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