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的历史演变

位于磁州的峰峰的祖先早在7500年前就开始烧陶器了。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带砂的褐陶和红陶,被中国社科院命名为“磁山文化”。由此,确定了该地区作为古代陶器发源地的历史地位。

晋南北朝时期,彭城、邻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临漳西郊的胜景。成型技术也趋于成熟,烧制出青瓷和化妆用白瓷,完成了从陶器到瓷器的飞跃。

在以往的考古调查中,邻水窑窑址曾发现100多件青瓷碗。这些器物有一大半开始在嘴上涂上白色的妆土,涂上蓝黄色的透明釉,上妆部分呈黄白色。这是磁州窑釉陶向化妆白瓷过渡的初始阶段。

1975年,邻水发现一处唐代古窑址和几件化妆用白瓷。说明此时磁州窑的化妆白瓷烧制已进入成熟阶段,窑型也由托烧向笼(匣钵)碗烧转变。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进入繁荣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在造型和装饰上都注重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瓷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即白妆技法)。统一的造型和独特的装饰技法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和外观,体现了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

其产品多为日常生活必需的盘、碗、罐、瓶、罐、盒等器皿。线条流畅自由,表现出民间艺术共有的豪放质朴的风格,宋代磁州窑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将陶瓷物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时代。

在磁州窑的众多品种中,白底黑花(锈花)、雕花、窑黑釉最为著名。其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单色釉的局限,采用了数十种五彩斑斓的装饰技法。

磁州窑的工匠们吸收了水墨书画艺术的传统技法,创造了水墨画风格的白底黑画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先河。许多艺术家对其一气呵成的娴熟绘画技巧惊叹不已。

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次制瓷高潮,不仅继承了宋金的传统品种,而且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大型器皿的生产。这些产品往往很重,形状又大又圆。装饰图案主要有云龙、冯云、云烟和鱼藻图案。

1973期间,彭城大路沟出土一件石碾槽,“大元至元三年……”,出土多件元代典型鱼藻壶。其形制和装饰风格与北京出土的元代鱼藻壶极为相似。长期以来,在彭城旧城改造中发现并大规模出土了数万件元代瓷器和瓦片。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置“官坛厂”,即存放官坛的仓库,以防沿滏阳河用船运往北京。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成为北方的瓷都。

清代前期,彭城磁州窑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窑数更多,窑型更大,品种更多,产量增加,日用瓷器覆盖了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富源黎族居民善陶罐,船、车络绎不绝,销于其他县”。民间有个说法,南有景德镇,北有彭城。清末,由于“洋瓷”的输入,磁州窑产量下降,品种锐减,传统艺术风格逐渐式微。彭城镇当时只有130瓷窑,制瓷工人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