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五四时期幼儿教育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陈鹤琴先生于1919年离开美国回国,先后在南师大和东南大学任教授,开始了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科学实验和研究。第二年,他的长子陈一鸣出生了。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实验,并逐日记录了他的身心发展情况。连续808天,他对孩子的身体、动作、模仿、暗示性、游戏、好奇、恐惧、知识、言语、审美、思想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心理和教育的论文。其中《家庭教育》论述了101家庭教育的原则以及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堪称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家庭教育经典。陶行知先生发表书评《愿与天下父母同读》,称作者“用科学的头脑和母亲的心做了这本书,是近年来中国出版的最有价值的书。”1923在东南大学教育学部的支持下,成立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尝试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科学的幼稚教育。次年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今日幼稚教育之弊》,指出当时中国普通幼儿园有四大弊端:一是与环境接触太少,游戏室时间太长;二是作业太简单;第三,群体行动太多;第四,没有具体的目标。[1]1925鼓楼幼儿园扩建,邀请东南大学卢志伟等10人成立董事会募集资金。该园成为东南大学教育系的实验幼儿园,张宗麟被派去协助研究工作。至此,中国第一个婴幼儿教育实验中心诞生。陈老师主持了天真学生应该具备的课程、故事、阅读方法、设备、习惯、技能,并与共同撰写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实验一年总结》一文,发表在《新教育评论》上。当年夏天,东南大学天真教师工作坊编著的《天真教育》讲座,围绕“为什么要办幼儿园”和“天真教育的目标、原则、课程”,对办一所中国式的、科学的幼儿园进行了全面的探讨。1927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婴幼儿教育研究刊物,同时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根据自行办园的理论和实验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幼儿发展特点的15办园命题,包括适应国情、家夜、教育内容、幼儿园课程、教师素质、师幼关系等。这个15信条为当时中国幼稚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就像陈老师说的“我们提倡的15信条当然不是完美的,但从中国幼稚教育的现状来看,它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治愈方法!”[2]那一年,《幼儿教育新趋势》在《幼儿教育》上发表。根据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幼儿教育的七大新趋势:注重自由活动、注重户外活动、设置课程、制定标准、研究幼儿学生心理、幼儿园与一年级联系、培养幼儿园运动。[3]这些新动向对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和意义。
在1928期间,陈老师负责起草制定国家幼儿园课程标准。5月与张宗麟合著《幼儿园教育丛书》,出版《幼儿园的阅读方法》、《幼儿园的故事》、《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设备》。同时,他反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分离教学法,提倡“整体教学法”,主张让孩子学会所有的东西。次年8月,陈先生主编的《幼儿园课程暂行标准》经《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审议通过,由教育部颁布,在全国试行。课程标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幼儿教育的总目标,第二部分是课程范围,包括音乐、故事与童谣、游戏、社会与自然、作息与膳食,第三部分是教育方法,提出了17教育方法与要点。这一标准成为当时指导中国幼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使中国幼稚教育不再盲目模仿他人,对推动中国幼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时期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产生,既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原因,也不能忽视陈先生的个人因素。从内因看,陈老师1914清华毕业,赴美留学。他获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陈老师说:“清华大学是美国返还的G-sum资助的,我也是用G-sum在美国留学的。什么是G-sum?不是中国人的时代!我怎么能不感激人民油膏培养了我?为什么不考虑偿还呢?”[4]在他去美国之前,他原本想学医。在横渡太平洋的邮船上,他改变了主意。他以为要拯救多病的中国,必须从教书育人入手,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他决定献身于祖国儿童的教育事业。他的志向得到了同船赴美的陶行知先生的赏识。后来,他们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另一个主要内因是陈老师对孩子的无限热爱。就像陈老师说的“我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我。”他呼吁全社会“爱孩子”、“尊重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正是陈老师对孩子纯粹的爱,决定了他致力于儿童教育的人生志向。
对外,陈老师在美国期间,在柯、、桑代克、罗格等著名教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美国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并深深受益于柯的启发式教学法。回国后,在五四新文化教育运动中,他以自己的经历批判了过时的封建宗法教育对儿童的羁绊和危害。针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被外国教会垄断,完全西化的现状,他大声疾呼:“幼稚教育照搬西方,不适合中国民族,不适合中国国情,不适合中国儿童。”[5]此外,回国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对早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持续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这些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坚定了他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中国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化的现代幼儿教育道路的决心。
第二,广泛开展教学实验和研究,编写各种儿童教材和读物的时期(1928-1939)
在陈先生和他的前辈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幼儿教育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而此时,向教会讨回受教育权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陈先生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和对儿童的热爱,受聘于上海租界工商所华文教育处。
很长。为中国更多的孩子办学校。在11主管教育部门期间,六所小学全部附属幼儿园,大力倡导小学和幼儿园的各种教学实验和教研活动,仍然关注着天真教育的发展,编写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的各种儿童教材和课外读物:在1931的《儿童教育》上发表了《中国四年天真教育》,1935在新闻中发表了儿童年的宏伟愿望,要求全民族、全社会关心和教育儿童,努力维护和保障儿童权益。卢沟桥事变发生的1937年7月,中国儿童教育学会在北平召开第七届年会。陈先生出席主席团讨论学前教育,坚持带领南方同志绕道回上海,直到会议结束,可见他对学前教育的关心和重视。那一年,《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发表在《广播教育月刊》上。1938与钟合编出版《南京鼓楼幼儿园儿童生活照》。
陈鹤琴先生认为,为了发展儿童教育,必须动员和组织更多的人来合作。他说:“真相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和讨论才会水落石出;科学进步要靠合作。”“实地调研的人越多越好。”[6]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大力创办儿童教育学术团体和刊物。20世纪20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于1929成立了中国儿童教育学会。到30年代,他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儿童教育学术团体,还主编了《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等刊物,广泛交流经验,扩大宣传,有效地促进了。
三、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形成和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建立时期(1939-194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经济贫穷落后,人民一贫如洗,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科学技术极其不发达,教育也处于陈旧腐败、照搬外国、停滞不前的局面。学前教育尤为突出。对此,陶行知先生尖锐地透露,当时中国的幼儿园患有三种病,分别是洋病、花钱病、有钱病。陈鹤琴先生还严肃地指出,“今天抄日本,明天抄美国,从一个地方抄到另一个地方,得不到什么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把旧中国陈旧腐败的教育概括为“教死书,教死人,教死人”。针对当时的教育现状,陈老师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改变,他决心把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成“进步的、活泼的、充满活力的教育”。
陈鹤琴先生年轻时受到了欧美新教育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了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这场进步教育运动抨击了当时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束缚的儿童活动,强调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倡“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提倡“实验”精神。陈先生非常欣赏这种观点。他借鉴了杜威教育思想中正确合理的部分,正如陈先生自己所说:“杜威博士这位最著名的教育家所倡导的美国进步教育,对我国生活教育运动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7]但是,陈老师的借鉴并不是盲目的。他在本国进行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指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孩子不是美国的孩子,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环境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不统一;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的使用中未必都是好的。”“总之,幼儿园的设施要始终适应自己国家的国情。至于那些世界通用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采用,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违背国情。”[8]此外,陈老师在欧洲11国家的教育考察,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在中国进行生活教育的实验。7月,陈鹤琴先生开始了为期7个月的欧洲教育考察。他参观了许多新的实验学校,与各国教育专家探讨教育问题,使他对各国的教育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源头——欧洲新教育,看到了现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异同。特别是各国都注重“做”,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这给了陈老师很大的启发,也为他在中国实践生活教育指明了方向。
陈鹤琴先生在生活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他特别欣赏和推崇陶行知的“教与学合一”的思想。陈先生借鉴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一体化”思想,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求进”的教育思想。但是,陈鹤琴和陶行知的思想都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超越,是在对国内教育进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国情。
从内部来说,陈老师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深有体会。即使清朝被推翻,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教学方法仍然僵化,学校活动的中心仍然是教师,教科书的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陈老师说:“他们被机械地、被动地喂以有限的所谓知识食物,但实际上他们很难消化——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只要他们读和写,他们从不要求自己思考和做。活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种下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9]
1940,陈老师去重庆参加全国教育会议。途经桂林时,为中山学校题词:“教活书,教活书,教活书;[10]4月,他拒绝继续留在重庆担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表示“要做事,不要当官”,回到江西,本着“荒山乐园”的精神,邀请一批有志之士创办“抱西省立实验幼儿师范学校”,并以“活教育”实验实现。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先生就迫切地感到,要实现幼儿教育的中国化和科学化,幼儿教师的培养不能受外国教会的控制,而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培养。早在1928,他就提出了“各省师范学校所需儿童部案”,建议“在环境适应的地方设立儿童师范学校,或在各省师范学校设立儿童部,培养专门人才,供给好教师。“[11]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成立,迈出了这第一步。那一年,确定并贯彻了活教育的理念:“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即目的论;自然与社会是活教材”,即课程论;“边做边学,边做边学,边做边进步”就是方法论[12]
由陈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月刊创刊。该出版物的目的是建立教育理论,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提供具体的教材,讨论实用方法,并发表文章《活着的教育和死亡的教育》。然后他发表了17生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应该允许孩子想什么就想什么;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事,你应该教他们如何学习。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自然和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竞赛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的暗示比消极的命令更好;替代教学方法;关注环境,利用环境;小组学习,* * *同研;教学游戏化;教学的故事化;老师教老师;孩子教孩子;精准观察[13]1942《如何实施活教育》发表在《活教育》月刊上,总结了两年来实施活教育的经验。
很长。为中国更多的孩子办学校。在11主管教育部门期间,六所小学全部附属幼儿园,大力倡导小学和幼儿园的各种教学实验和教研活动,仍然关注着天真教育的发展,编写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的各种儿童教材和课外读物:在1931的《儿童教育》上发表了《中国四年天真教育》,1935在新闻中发表了儿童年的宏伟愿望,要求全民族、全社会关心和教育儿童,努力维护和保障儿童权益。卢沟桥事变发生的1937年7月,中国儿童教育学会在北平召开第七届年会。陈先生出席主席团讨论学前教育,坚持带领南方同志绕道回上海,直到会议结束,可见他对学前教育的关心和重视。那一年,《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发表在《广播教育月刊》上。1938与钟合编出版《南京鼓楼幼儿园儿童生活照》。
陈鹤琴先生认为,为了发展儿童教育,必须动员和组织更多的人来合作。他说:“真相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和讨论才会水落石出;科学进步要靠合作。”“实地调研的人越多越好。”[6]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大力创办儿童教育学术团体和刊物。20世纪20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于1929成立了中国儿童教育学会。到30年代,他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儿童教育学术团体,还主编了《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等刊物,广泛交流经验,扩大宣传,有效地促进了。
三、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形成和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建立时期(1939-194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经济贫穷落后,人民一贫如洗,人民生活极其艰难,科学技术极其不发达,教育也处于陈旧腐败、照搬外国、停滞不前的局面。学前教育尤为突出。对此,陶行知先生尖锐地透露,当时中国的幼儿园患有三种病,分别是洋病、花钱病、有钱病。陈鹤琴先生还严肃地指出,“今天抄日本,明天抄美国,从一个地方抄到另一个地方,得不到什么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把旧中国陈旧腐败的教育概括为“教死书,教死人,教死人”。针对当时的教育现状,陈老师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改变,他决心把这种腐败的“死教育”变成“进步的、活泼的、充满活力的教育”。
陈鹤琴先生年轻时受到了欧美新教育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了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这场进步教育运动抨击了当时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束缚的儿童活动,强调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倡“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提倡“实验”精神。陈先生非常欣赏这种观点。他借鉴了杜威教育思想中正确合理的部分,正如陈先生自己所说:“杜威博士这位最著名的教育家所倡导的美国进步教育,对我国生活教育运动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7]但是,陈老师的借鉴并不是盲目的。他在本国进行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指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孩子不是美国的孩子,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环境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不统一;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的使用中未必都是好的。”“总之,幼儿园的设施要始终适应自己国家的国情。至于那些世界通用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采用,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违背国情。”[8]此外,陈老师在欧洲11国家的教育考察,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在中国进行生活教育的实验。7月,陈鹤琴先生开始了为期7个月的欧洲教育考察。他参观了许多新的实验学校,与各国教育专家探讨教育问题,使他对各国的教育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源头——欧洲新教育,看到了现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异同。特别是各国都注重“做”,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这给了陈老师很大的启发,也为他在中国实践生活教育指明了方向。
陈鹤琴先生在生活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他特别欣赏和推崇陶行知的“教与学合一”的思想。陈先生借鉴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一体化”思想,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求进”的教育思想。但是,陈鹤琴和陶行知的思想都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超越,是在对国内教育进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国情。
从内部来说,陈老师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深有体会。即使清朝被推翻,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教学方法仍然僵化,学校活动的中心仍然是教师,教科书的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陈老师说:“他们被机械地、被动地喂以有限的所谓知识食物,但实际上他们很难消化——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只要他们读和写,他们从不要求自己思考和做。活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种下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9]
1940,陈老师去重庆参加全国教育会议。途经桂林时,为中山学校题词:“教活书,教活书,教活书;[10]4月,他拒绝继续留在重庆担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表示“要做事,不要当官”,回到江西,本着“荒山乐园”的精神,邀请一批有志之士创办“抱西省立实验幼儿师范学校”,并以“活教育”实验实现。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先生就迫切地感到,要实现幼儿教育的中国化和科学化,幼儿教师的培养不能受外国教会的控制,而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培养。早在1928,他就提出了“各省师范学校所需儿童部案”,建议“在环境适应的地方设立儿童师范学校,或在各省师范学校设立儿童部,培养专门人才,供给好教师。“[11]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成立,迈出了这第一步。那一年,确定并贯彻了活教育的理念:“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即目的论;自然与社会是活教材”,即课程论;“边做边学,边做边学,边做边进步”就是方法论[12]
由陈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月刊创刊。该出版物的目的是建立教育理论,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提供具体的教材,讨论实用方法,并发表文章《活着的教育和死亡的教育》。然后他发表了17生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应该允许孩子想什么就想什么;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事,你应该教他们如何学习。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自然和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竞赛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的暗示比消极的命令更好;替代教学方法;关注环境,利用环境;小组学习,* * *同研;教学游戏化;教学的故事化;老师教老师;孩子教孩子;精准观察[13]1942《如何实施活教育》发表在《活教育》月刊上,总结了两年来实施活教育的经验。
教育内涵与提高教育效率的案例,建议学前教育干部按专业学习归队,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案例。陈老师虽然从政了,但他依然热爱和关心学前教育。
1979陈先生在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这次我借参加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的机会,提出了三个提案:1。在全国各省市恢复或建立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幼儿教师。在全国各省市的高等师范学校中恢复或建立幼儿园和实验小学,作为进行科学实验和获得系统经验的场所。3 .建立儿童玩具、教具、设备研究室和实验工厂。这三个提案已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建议由国务院会同有关部门提交教育部研究处理。“[19]在1968年6月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名誉主席+01,并发表讲话。讲话就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把儿童心理学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进行全面、系统、实用的科学实验;第二,要重视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第三,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实验和研究,办好示范幼儿园;第四,必须重视和解决学前玩具和教具的科学实验和制造,这是一个极其紧迫和重要的问题。”陈鹤琴先生的三个主张和几条建议,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学前教育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81年近90岁的陈先生还为六一国际儿童节题词:“一切为了儿童,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四化。同年6月165438+10月,为《浙江幼儿教育》刊物题词:“爱孩子,理解孩子,研究孩子,教育孩子,使他们比前辈更优秀。“这既是对所有从事幼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陈老师对儿童的热爱和对儿童教育的关心的体现。
陈鹤琴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和中国的儿童教育事业。继承、弘扬和发展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为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