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梁山伯起义这样的事?
“百单八将”原型只有36人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伯的“百单八将”,每一个都有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但对比史书,历史上只存在过36个人物,其余72个多为杜撰,纯属子虚乌有。
据史家考证,宋徽宗宣和年间,确实有宋江及其梁山伯起义,是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淮南胡作非为的历史事件,但并没有《水浒传》中描写的108位将军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生动戏剧性的场面。这36人在官方史书中没有客观具体的记载,大多是根据民间传说重新加工的。这样整部小说中的人物一分真九分假。
梁山湖位于山东省西部,原本是一个小湖,但由于五代至北宋黄河多次泛滥,与周围的许多小湖汇合。到北宋末年,形成了一个八百里的大湖,有纵横交错的港口、芦苇和许多天然岛屿。形势既危险又复杂。当时,许多破产的农民、渔民和一些被政府通缉的逃犯躲在这里,成群结伙,通过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谋生。若干势力日益壮大,人数不断增加。到北宋末年,发生了多次反对政府腐败、剥削和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之一。
宋江起义的导火索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宋朝廷宣布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公有”,规定入湖捕鱼、采藕、砍蒲的人,按船的大小重税,违规者以贼论处。贫农渔民交不起重税,于是在宋江等人的带领下,铤而走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拦住前来镇压的官兵。
前四五年,宋江等人坚守梁山泊。直到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才正式宣布起义。然后离开梁山泊,转战清、齐、濮三国。政府开始注意到这支义军的存在,下令“京东西路判”。叛军最终被政府招募了。
宋江起义的规模有多大?据《侯猛传》、《宋史》、《宣和遗志》记载,只有36人。根据郎英的七次修改文稿,这36人分别是: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犁、张顺、张衡、胡延绰、李俊、华容、秦明、李悝、雷横、戴明。
这份名单有可疑之处,即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只有36人“在齐威发野”,数万官兵无法抵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认为这三十六人可能就是起义军首领的总数,也就是说和宋江一起参加起义的三十六人,他们每个人后来都指挥一支军队,但为了方便起见,还是用三十六人的名字来称呼。这个解释也是合理的。那么,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多少人?因为历史上没有记载,具体人数无法统计,推测至少应该有上千人。
据史书记载,宋江起义共有三十六位英雄。《水浒传》里为什么变成一百零八?或许是作者“欲成书,以三十六计为最高天道,加七十二人之名”(载郎英七版),使小说更具传奇色彩,以迎合民众喜好,朗朗上口,易于流传。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一百多年来,宋三发生过数百次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只是规模和影响较小的一次。但到了南宋时期,出版了《宣和遗事》,对宋江起义的历史进行了浪漫化和故事化的讲述。明初再次出现《水浒传》,把宋江起义的故事描写得更加生动感人,从而使这场普通的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家喻户晓。
但是,小说虽然和历史有关,但毕竟不是一回事,这是我们读《水浒传》要注意的。
宋江征不征方腊?
宋江接受招安后做了什么?小说中,宋江投降后,被宋朝派去镇压方腊。方腊起义是与宋江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的农民起义,规模和影响都比宋江起义大得多。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比如《续资治通鉴长版年谱》、《三朝北盟纂修》、《帝宋十朝大纲》、《宋宣和遗事》都说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去镇压方腊起义,宋江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变成了屠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但1939出土的《折储墓志》中明确记载,是方腊胜利后,宋江才被俘虏的。也就是说,宋江并没有征方腊。两者都是史料,孰真孰假,史学界争论不休。因为这些史书的作者都是一流的历史学家,而且基本上都是写当时的当代史,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宋江投降、方腊征讨的记载不会有错,但折墓志的记载可能会失真。
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发现宋的方腊说存在诸多疑点。
虽然前面提到的史书中提到宋江在灭方腊之后被任命为我们的时间,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时间。此外,《资治通鉴》、《帝宋十朝大纲》等书都提到宋江曾赴浙江征方腊于宣和两三年。但是根据宋史,宋江在宣和二年还没有投降,怎么会征方腊呢?这个信息明显不准确。至于宣和三年,从宋史上看不太可能,从下面两段可以证实。
《宋史·惠宗·基斯》中说:“宣和三年(1120),正月春...是方腊被困梧州(浙江金华)、衢州的那个月...宋之道三年(121)。
这份记载清楚地描述了方腊失败和宋江起义的时间地点:1120年,方腊起义先后攻占了梧州、衢州、杭州等地。激战中,宋江起兵,11攻打淮阳军。四月,方腊起义失败。
至于宋江何时投降,上段没有具体日期,但《松石张叔夜传》中对宋江投降的过程有详细记载:宣和三年二月(1121),张叔夜在连云港以南海州时,宋江等人起兵反叛,在黄河以北,占据十郡,官军不敢。听说宋江等人要来海州,张叔夜派了探子去打探宋江等人所走的方向。得知盗贼正赶往海边,便组织了一个1000人的敢死队埋伏在城边和海边,然后派一名尖兵诱敌。当宋江等人上岸打仗时,张叔夜派人烧了他所有的船。宋江的义军失去了退路和士气。此时伏兵来袭,宋江损失惨重,退路被切断。在这种绝境中,他不得不带领众人投降,接受朝廷的恩宠。
这个记载虽然没有详细说宋江是什么时候被困的,但是粗略计算一下,他从宣和三年二月起兵,然后在JD.COM、江北、楚(州)、海州作案,最后被困,大概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于是,在方腊全军覆没的四月,宋江无法参与方腊。
《东都惠宗传》里写得很清楚,宋江投降的日子是方腊被俘后一个月。当然,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征收方腊。可惜这本书不是正史,可信度难免差一些。
另外,宋史中明确记载活捉方腊的将军是宋朝名将韩世忠,可见方腊之战与宋江无关。
可见,宋郑江方腊的故事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那么,宋江的结局是什么?
有人怀疑宋江是投降后被杀的。如宋代学者洪迈在《简毅支一(六)蔡》中记载了一个神话事件:宣和七年,财政部侍郎蔡聚厚被罢官,后因背部生坏疽而死。不久之后,一个他喜欢的名叫王声的人死而复生,说他因为在阴间见到蔡聚厚而受到惩罚。蔡聚厚让王声回来告诉妻子,“我现在只关心云州。”妻子哭着说:“侍郎,去年你在云州工作时,梁山伯有500名叛军投降了。你去把他们都杀了。我再三劝你不要这样做,但你就是不听。”
有人认为蔡居厚杀的是宋江等人。《简毅支一》成书于大道二年(1166),距离宣和六年(1124)仅四十余年。虽然故事是道听途说,“鬼谴责”论很荒谬,但“杀人自首”这件事大概不是。
但这本书与史书在时间上有很大出入:宋江投降是在宣和三年,侍郎蔡投降是在宣和六年“梁山五百贼(梁山泊),后受刑罚”。就算宋江真的宣和三年在山东梁山泊投降了,蔡聚厚也应该杀了另一个土匪或者叛军。也有人推测,宣和投降三年后的宋江,不会比宣和投降六年的“梁山五百贼”有更好的命运。但猜测不代表就是事实,这里只能“说说而已”。
总之,宋江等人投降后,究竟如何,已无从考证。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研究者们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大陆最流行的说法是施耐庵,但一些版本表明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事实上,早在明清时期,学者们的注释和书目中关于《水浒传》版本的署名就有三种意见:
一、罗贯中写的。这种说法在任何早期的雕刻中都找不到。
第二,施耐庵写的。这个说法的前两个版本出现在明末崇祯年间。
三。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此题本最早出现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写的。但他认为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五十回是罗贯中续的。所以他要“削水浒”,在第七十文后面做这样的注释:
“一本书里七十次是大安排,这次是大结局。读书如千里蛟龙,共入海中,无怨无悔。笑杀罗贯中添狗尾,只见其丑。”
但金圣叹并没有提出他的依据是什么。
总的来说,有两个共识:第一,大家都觉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比《水浒传》好看,尤其是关于战争的部分。《水浒传》最擅长写杀人越货,但战争场面极其粗糙,漏洞百出。所以,不太像罗贯中的笔迹。第二,大家都觉得水浒前70回比后50回好看。如果《水浒传》后五十回是罗贯中续的,就不应该这样写。
但是,如果这本书里没有关于罗贯中的东西,为什么会有传言说他是这本书的作者呢?可见,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另外,也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不是石,也不是罗。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两个人的关系,试图找到答案。
“施耐庵”不是一个名字?
很少有人认为施耐庵只是一个假名。比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怀疑是作为一个复杂作家的借口。”他的依据是,最早出版的简化本《水浒传》没有作者署名。几十年下来,复本无数,不仅内容增加,而且有作者署名。所以这个作者很可能是万历时期众多书籍的校订者,只是随便编了个名字,随意加进去的。甚至有人认为《施耐庵本,罗贯中编》中的“施耐庵”是“是是我”的谐音,意为“我是”,即编者罗贯中。
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完成一部文学作品是非常辛苦的。作为一部优秀作品的作者,应该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怎么会有人不愿意签呢?原来这其中有一个理解“小说”的进化过程。
在中国古代,“小说”不是文学作品,“小说家”只是“低贱”的人物。最早的“说书人”,高级的在茶馆或者“勾栏”里说,也就是妓院,低级的只能在路边说,跟乞丐一样。给说书人写“故事书”的,大多是穷困潦倒的文人,有的甚至是烟鬼、酒鬼、嫖客、失败者。这些人从小就读过书,对历史也略知一二。长大后见多识广,有些还特别会言辞。落魄之后,谋生无门,就编一些历史故事,要么自己讲,要么把稿子卖给“说书人”让别人讲。在这种情况下,小说家不仅不敢争取版权,还怕别人知道会毁了学者的“名声”。在文人眼里,写八股文的是“文人”,写诗词歌赋的是“儒生”,写小说的是“文人”,甚至是作孽的“罪人”。例如,李昌齐,明代庐陵(江西吉安)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做了许多不朽的工作。就因为他写了一部五卷二十二回的传奇小说《剪灯》,不仅生前被人嘲讽,死后还被取消了进入香仙寺的资格。
在“君子”的眼里,小说家不仅受到世人的责骂,也受到上帝的惩罚。如明代田汝澄在《游西湖记》中说,罗贯中因编《水浒传》而“子孙三辈中哑”。清代的铁山,已经到了她在光绪十五年出版的《加太多诱导文章图说》中,以流言蜚语诽谤侮辱小说家的地步:“施耐庵写《水浒传》,其子孙三却哑口无言。袁玉玲写《西楼物语》,患舌痒,嚼舌头,不吃饭,不说话,死舌头。高兰舒(高鹗饰)写了《红楼梦》,他一生都处于困境之中。王实甫写《西厢记》,到了“北飞南飞”这句话。突然他倒地死于流言蜚语;金生叹而刻之,夹于大君,绝嗣。”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中国古代的小说家大多不署名,也不用别称,如、农、邵生等。《水浒传》是中国最早的白话小说,人物都是土匪强盗,鼓吹“好杀人者为英雄”,鼓励谋反。作者不敢署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江浙人不会写山东话?
还有一种观点更有趣。有人认为石、罗是江浙人,而水浒传里全是山东、河南方言,不可能写山东方言,所以两人都不是作者。
让我们来看看石和罗的生活。
施耐庵或罗贯中的史料是罕见的。许多专家进行了考证,甚至考古学家也加入了发掘。获得的信息有些模棱两可,有些则被批评者否认。目前,普遍的说法是:
施耐庵,字子安,祖籍钱塘(浙江杭州)或苏州,后迁居江苏兴化或淮安。元至顺二年(1331),以秀才身份加入刘基,与之结识。他在钱塘为官两年,后从官场隐退,决定以写书为终身。他死于1296-1370之间,著书30余年。75岁时。写这本书的地方,据说是在江苏兴化的白驹场。有一种说法是:元二十六年(1366)冬,朱元璋与张士诚交战,施耐庵迁至白居场以西定居,现称石家桥。
张士诚生于元末台州白驹,施耐庵后来定居白驹,与张士诚是小同乡。很多关于施耐庵的文章都提到张士诚和朱元璋都想请施耐庵做官,即使不是真的,至少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还有人说施耐庵曾经是张士诚的军师,可惜张士诚目光短浅,没有听施耐庵的良策,于是施耐庵离开了张士诚,张士诚最终被朱元璋打败。张士诚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他觉得自己也有一份责任,所以特意把梁山军师的主谋吴嘉良改名为《水浒传》中的“吴(无用)”,意思是他没有尽到帮助张士诚平定天下的责任——作为军师没用。
白驹场有许多与施耐庵有关的遗迹,如施耐庵墓地、施耐庵写《水浒传》的白驹镇书房等。清咸丰五年(1855),第十四代建此宅,改称“石祠堂”,以供祭奠第十五世祖之用。
据说在地方志卷末有一页残页《施耐庵传》,作者是淮安人王道生。其中提到施耐庵撰写了《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等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要认真校对,其中弟子罗贯中帮助最大。从文本来看,作者王道生比施耐庵小70岁,比罗贯中小30岁。而且他在福建遇到了罗贯中,他的故事应该是可信的。但据《水浒传》研究者和考古学家考证,此文仅见于清代史氏族谱,非明代版本,且无旁证,有伪造之嫌。
后来,有关的各种资料陆续被发现,如清朝咸丰年间的石氏族谱、石家桥出土的石氏家谱等文物,民间也有各种传说。综合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施耐庵的生平:生于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名子安,又名,颜端,乃庵是其别称。祖籍扬州兴化,后迁居海陵白驹,并以“进贡秀才”的身份赴顺涧。他留在钱塘,曾入张士诚。张战败后,白居易隐居著书。后来为了躲避朱元璋的征召,他去了淮安。死后葬于白居石家桥。
学术界对上述推测仍有争议。因为这些材料都死在施耐庵几百年了,《水浒传》是广为流传后才出现的,不是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难免大打折扣。
再看罗贯中。
通常的看法是,罗贯中(约1330-1400),本名本,一讲就有名,字在中。他是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位来自钱塘或庐陵(江西吉安)的人,享年71岁。也就是说,罗贯中比施耐庵小三十五岁。在施耐庵进士的那一年,罗贯中刚刚出生。施耐庵去世那年,罗贯中四十一岁。罗贯中的作品比施耐庵的多。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几十部作品,如《三穗降妖传》、《隋唐演义》、《唐五代演义》、《粉房》、《宋太祖龙虎会》等但从这些作品的写作水平来看,与三国相去甚远,不太可能是同一个人写的。它们很可能是罗氏早期的作品,也可能是后人的误托。
有人认为《水浒传》中大量使用鲁豫方言,不可能是生活在钱塘的施耐庵或罗贯中写的《水浒传》。《水浒传》中其实也大量使用江浙方言,比如“荐稿、桶盘、当家人、做汤饭”等等。况且水浒故事起源于宋元,故事的主要流行地区是河南、河北、山东。故事中使用的文学语言是当时的“官话”,即首都的开封话。因此,《水浒传》中有很多河鲁话词语,很可能是施耐庵直接抄的剧本。所以说石和罗都与《水浒传》无关是不成立的。然而,谁是真正的作者仍然是一个谜。
史与罗不可能是同一作者。
胡应麟在《邵氏山居笔集》中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一位大师。高茹《百江录》说:“忠义水浒一百卷,是钱塘施耐庵之书,罗本编。”意思是说:《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罗贯中编的,也可以理解为两人的合作。
如果之前对他们生活的研究是真的,他们同时写书似乎不太可能。从年龄上看,施耐庵辞去了工作,没有再干下去。开始写作时,他大约42岁,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已经成熟。此时的罗贯中还是个三岁的孩子。等到罗贯中成年的时候,施耐庵的小说已经写了将近二十年,应该已经定稿了。
另外,罗贯中的水平要比施耐庵高得多,这一点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比较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一般来说,即使老师水平不比学生高,差别也不会太远。罗贯中写《三国志》,战争场面非常生动,地理位置大多与现实相符,而《水浒传》写的战争场面大多出于想象,有些类似儿戏,地理位置错误百出,是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如果罗贯中参与了《水浒传》的编撰,他不会对老师的作品无动于衷吧?
举几个典型错误。
一是为了救宋江,两百多名梁山好汉从梁山到江州来回六千里,抢赠大典。回来的时候还集合了四个猛将,近千人马,赶到州府撞开衙门,平安返回梁山。写出了三国大战精彩一幕的罗灿·管仲是如何忍受如此绝望的军事部署的?
第二,营救史进和鲁时,梁山伯出动了7000人的军队,往返行程3000英里。途中还劫持了一名钦差大臣的“金钟罩”,最终安全返回梁山。这简直就是军事神话。再弱的官军,也不可能让宋江等人“横行”到这种程度。不然大宋的江山早就交给别人了,又怎么能持续三百年?
第三,小说中说宋武把柴进和宋江留在沧州,回清河县看望哥哥,路过阳谷县时打死了一只老虎(景阳冈打死了一只老虎)。但是,这条路线犯了严重的地理常识错误。清河县在沧州以南两三百里,阳谷县在沧州以南五六百里。三地基本是一条直线。宋武本可以从沧州直接返回清河,没有必要“路过”阳谷县。但在小说中,宋武不仅路过阳谷县,还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老虎,然后转回清河县。
再比如著名的“智取生辰纲”。书中说朝廷从大明府运送生辰纲到开封,要经过黄泥岗、二龙山、桃花山等有权势人物出现的地方,导致了黄泥岗生辰纲最后被劫。且不说这条路上有现成的“官道”,官兵们根本不需要走野山。可见《水浒传》对这些地方的描写是错误的。从山东省大明府开始,从北到南几乎是一条直线。根据小说,生日班在黄泥岗被抢,这几个地方应该就在大明府的正南方,开封府的正北方。但《水浒传》也说黄泥岗就在大明府以东,属于济州管辖。二龙山、桃花山、青峰山都在青州管辖之下,青州在济州东北部,距离大明府到开封的路线有千里之遥。这显然是作者缺乏地理知识造成的。
书中类似的地理和战争伤害还有很多,这样的错误不太可能出现在熟悉地理和战争艰辛的罗贯中笔下。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水浒传》的地理错误只在北方地区。后来宋江的军队去浙江“征方腊”的时候,作者对浙江的地理环境描写,尤其是对杭州的地理描写,几乎没有出错。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水浒传》的作者或编者是一个没去过北方的南方人,还是杭州人。这一身份与施耐庵和罗贯中完全一致。
另外,作者对北方气候的错误描述也可以证明作者是南方人。
比如《雪山神庙》的场景。当时林冲的住处被汉奸烧了。林冲冒着大雪,在严冬结束的时候,徒步走了十天来到梁山。此时的梁山泊不仅没有结冰,而且“山排巨浪,水接远天”。林冲得以乘坐一艘由想当者划的船到梁山。这对于万里冰雪千里的华北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奇迹!
再比如,胡用铁甲连环马攻打梁山泊,且不说这样的连环马是不可能上战场的(只要一匹马被击落,其他马都会受到影响)。当时是冬天,冰冻的湖面上没有马可以奔跑,那许宁的钩镰枪哪里需要?连环马极有可能与岳飞的拐马有关。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综合分析以上观点,可以得出结论:《水浒传》不是短时间内写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写的。其中,施耐庵大概是第一个对其进行整理加工的“大师”,贡献最大。至于罗贯中是否是施耐庵的弟子并参与了修订,鉴于书中诸多历史、地理、气候方面的错误,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熟悉历史地理的罗贯中并未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