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区的历史沿革
在古代,今天杨光的领土是一片废墟。
西周时期,是北方荣耀之地。
春秋时期是北燕都城蓟的都城。
在战国时期,这片领土属于燕国杨光县。
秦朝属于杨光郡。
西汉高祖初年设安次郡,属幽州渤海郡,郡治在今古郡村。
东汉永元八年(96),复置杨光县,安次县属之。
北魏时,改称安城县,隶属幽州府。
隋大业初年,安次县改名,隶属卓君县。
唐武德四年(621),迁居石梁城。贞观八年(634年)迁至长岛城(今北长岛村)。开元二十三年(735),幽州改安次所属的范阳县,迁更九桥南(旧州)。甘源元年(758),归还幽州。
晋末天府初年(936年后),石敬瑭割十六州以付契丹,安次为辽帝。县衙迁至金城(今万庄镇吉哲王村)。
辽会同元年(938),幽州为南京都城,安次属之。宝达(1121—1125)尾盘安次进金。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幽州入宋,设燕山府道,安次属之。宣和七年(1130),郭大夫随燕山逃至晋。
金天会七年(1129),安次县属河东北路。天德三年(1151),金迁都燕京,改中都路,西晋府为大兴府,安次为下属。
元初元年(1260),安次县改为东安县,属巴州,后改名燕京道,也是大兴道的总经理。统一中国的第二年(1261),东安郡升为东安府。元初燕京改为中都路,演金府为大兴府,东安府属之。至元九年(1272),中都改为大都,大兴府改为大都路,直属中书省,属东安府。
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大都路改为北平府;九月,总督被安置在这里。10月,他被调到山东省。洪武二年(1369)三月,若北平为省,东安府属北平府。同年,由于浑河(永定河)泛滥,州政府迁至常波乡张利店(今邱庄乡光荣村)。洪武九年(1376),东安改郡。永乐元年(1403),取北平为北京,北平府改顺天府,东安郡属之。
清初东安县属同治,顺天府南路。康熙二十七年(1688),属顺天府南路会馆。
民国三年(1914),东安县更名为安次县,隶属京兆区。
民国四年(1915),安次县属直隶金海路。
民国十七年(1928),直隶省改河北省,安次属之。
民国二十五年(1936),河北省设立行政督察区,安次县为第五督察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冀中区地方委员会成立,安次隶属冀中十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六月,安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月,冀中区第五委员会、冀中区第五代办处成立,安次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五代办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八月,冀中区第五委员会改称冀中区第十委员会,冀中区第五委员会改称冀中区第十一委员会,安次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其中。
民国三十年(1941),永清、安次、固安、八县建立第三个三河县,安次县划归第一联合区管辖。
民国三十三年(1944)二月,安次县临时县委、政府成立。
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安次县人民政府成立,临时抗日民主政府随后撤销,隶属冀中第十特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三月,安次县属冀中十区;8月7日,安次所属的河北省天津地区行政督察办公室成立。
1950年2月,因永定河泛滥,县令由旧县(今邱庄乡光荣村)迁至廊坊;11年6月,天津地区行政督察署改为人民政府天津地区专员公署,安次隶属其中。
4月5日1955天津地区专员公署变更为天津地区专员公署,安次隶属其中。
1958年6月,天津特区与沧县特区合并为天津特区,安次隶属;12年2月20日,撤销安次县,划归武清县;65438+年2月22日,天津特区撤销,划归天津,隶属武清。
1961年,恢复天津特区建制,天津和河北省双重领导,武清隶属其中;1年6月,安次、武清分离,恢复建立安次县建制,隶属关系不变。
1967 165438+10月,河北省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天津专区改为天津专区,安次隶属。
1974 65438+10月,天津地区更名为廊坊地区,驻地仍在安次所属的廊坊镇。
65438年至0978年,设立廊坊行署,撤销廊坊革命委员会,安次县隶属关系不变。
1981年65438+2月7日,撤销廊坊镇,设立廊坊市(县级),以安次县廊坊镇和尖塔、桐柏、王贝三个公社为廊坊市行政区域,隶属廊坊地区行政公署。安次县仍属廊坊地区行署。
7月1983,1,撤销安次县建制,安次县行政区域并入廊坊市。
1989年2月,廊坊市(县级)撤销,更名为安次区;1年4月,撤销廊坊地区,在原廊坊地区设立廊坊市(地级),安次隶属。
5438年6月+2000年10月,安次区划出南尖塔镇、万庄镇、旧州乡、王贝乡、白家坞办事处和小郎坊、北大街、北门外、新开路街道、北十九乡7个村,设立广阳区,区政府驻北门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