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研究的发展历史

虽然蛋白质组的概念最早是在1994提出的,但是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90年代中期甚至更早,尤其是80年代初。在基因组计划提出之前,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蛋白质组计划,当时称为人类蛋白质索引计划,旨在分析细胞中的所有蛋白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搁浅了。90年代初,各种技术成熟。在此背景下,各国科学家经过讨论,提出了蛋白质组的概念。

国际上对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迅速,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技术方法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当多种细胞的蛋白质组数据库已经建立,相应的互联网站也相继出现。从65438到0996,澳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蛋白质组分析设施(APAF)。丹麦、加拿大和日本也建立了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在美国,在巨大财力的支持下,各大药企和公司也加入了蛋白质组的研究阵容。去年在瑞士成立的GeneProt公司是由蛋白质组的研究人员创立的,他们以蛋白质组数据库“SWISSPROT”而闻名。为了利用蛋白质组技术开发新的药物靶点,建立了配备了数百台质谱仪的高通定量技术平台。提出人类蛋白质指数的美国科学家诺姆森·g·安德森(Normsn G. Anderson)也成立了一家类似的蛋白质组学公司,继续他多年来未能实现的梦想。2001年4月,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组织(HUPO)在美国成立,随后在欧洲和亚太地区成立了区域性蛋白质组研究组织,试图通过各种力量的合作和整合来完成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蛋白质组学虽然发表时间不长,但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转化和肿瘤形成的研究中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涉及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并鉴定了一批肿瘤相关蛋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药物靶点发现、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鉴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全面启动了蛋白质组的研究。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能源部、欧洲共同体等。已经开始了不同生物蛋白质组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由于蛋白质基因组学研究比基因组学研究更实用,市场前景巨大,企业和制药公司也在蛋白质基因组学研究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独立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Celera公司宣布将在这一领域投资数亿美元。蛋白质集团公司和布洛克质谱仪制造公司联合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集团研究中心。为了促进国家和地区蛋白质组的发展、合作和交流,成立了国际人类蛋白质组(HUPO),在法国召开了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大会,并在北美、欧洲、南韩和日本成立了相应的分会。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跨国制药集团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