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区的历史沿革

渤海新区历史悠久,约7000年前人类就在此居住。

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在黄骅杨二庄乡设刘县。刘县是秦朝最早实行县制的县之一。秦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方士徐福为秦始皇索要长生不老之药,带领五百男孩和五百女孩漂洋过海来到蓬莱。在入海之前,他经过刘闲县,在今天的杨二庄以西建了一座城。西晋太史元年(公元265年),藁城县改为藁城郡,属渤海郡。

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藁城县北迁大刘里,即现在的河北省黄骅市老城区。它属于富阳县。

隋开帝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改藁城县为砚山县。

明洪武九年(1376),迁郡治于东虞(翔宇书院,今燕山中学)。

民国初年,宋任刺史,回老家乐陵探亲,路过此地,遇到土匪。于是在盐山县第二(老城)、第三(韩村)、第四(杨二庄)区和沧县沿海地区设立了辛亥编制局。

1938年,日伪在辛亥设立局的基础上设立新海县,1943年,调整后的新海县和庆城县合并为新青县。

1945年改称黄骅县,纪念抗日战争烈士在该县牺牲(原115师教导六旅副准将,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

1989黄骅撤县建市。

2007年7月,为配合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批准沧州市在沿海设立渤海新区,正式成立渤海新区,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经济新引擎。

2010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65 438+0165438 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渤海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065438+200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层面,处于京津冀重要战略地位的渤海新区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