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新中国成立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的故事:

1,民主党派热烈响应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CPPCC的号召。

1948四月底,中共中央发出了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华侨组织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他们通电说,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适合人民现状的要求,特别是人民的本来目的。”“事关国家前途,非常重要。全国人民应迅速集中意志,商讨对策,以消除反动,实现民主。”

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离开香港和南方大城市,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准备同中国举行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2.国庆节的决定

1949 10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许广平代表马叙伦提出的10、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提案。65438年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这一建议,并作出了正式决定。

3.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1949 6月15日至19日,新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秦征厅举行,有23个单位,134人参加。筹委会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副主任委员为、李、沈钧儒、郭沫若、陈叔同。

筹备会议的任务是完成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常委会由六个小组组成,分别开展工作。9月17日,筹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一致决定正式命名新CPPCC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抗美援朝战争

1950、10上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主持下多次召开会议,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充分估计了各方面的困难,从挽救朝鲜危机、保卫中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根本立场出发,坚决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决心克服一切困难。

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央军委决定派出东北边防军4个军12个师参战,再抽调7个军24个师作为第二、第三批部队,逐步投入战斗。”

5.土地改革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没收归农民所有,这是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时,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贫农和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而且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为了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把贫农和雇农从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当时中国一亿多人口的地区都在进行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于当年冬天开始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冬,除部分少数地区和台湾省省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46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已分配给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了中国的大多数人。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扩展数据:

伟大的时刻:

1949 10 1下午2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秦征会堂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朱德、、宋庆龄、李、、张澜、高岗、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为方针,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愿意同任何遵守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成员集体出发,乘车离开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门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点,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的讲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