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乡的历史名人
三岔河位于习水县北部,习水河上游。北与重庆直辖市江津、四川省合江县夷陵相连;东与大坡乡接壤;南部与县内的文水、良村两镇相连;西邻程寨乡。
三岔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开发较早。大约2000年前,人们在这里繁衍发展。它建于300多年前的古镇三叉场。是清代乃至解放前川南黔北物资贸易的集散地之一。川盐等货物从重庆、江津运到三岔,再分销到习水县、仁怀市销售。时至今日,这里的每个市场依然十分热闹,当地人都称之为“小香港”。
袁金道在三岔河长大。他从小苦读诗书,长大后决定发展工业,振兴家乡经济。金苑道教位于川黔交界处,森林茂密,物产丰富。他决定面向重庆、江津等地的市场,利用江津四面山附近丰富的竹木资源和矿产,兴办产业。在三岔河九沟十八支,有48个作坊,有铁厂、锅厂、花厂、纸厂、竹厂、靛厂。日用品和农产品生产,如砂锅、陶碗、木勺、筷子、扁担、扇子等。建立了铜、硬币、纸、铁、砂锅、银器、靛蓝、算盘、扇子和香蕈工厂。
为了促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除了连接工厂和车间的道路之外,他还修建了多条通往周围村庄和城镇的道路:
1.三岔至梁村至汶水路;
2.望乡泰山至三河龙洞约100华力路;
3.莫草滩至三岔约20华里石板路,莫草滩至四面山约40华里人行道;
4.大约14花梨路从造纸厂到大坪山林。为了使产品进入外省市场,修建了从太西沟到两岔河、圆坛子,从洪洞到四川省界的几十里路。
从此,三岔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连接了北部的重庆、江津、合江,南部的县城城镇,成为黔北的商品集散地。
那时候从三岔到重庆的路上人来人往,沿途的酒店都是人头攒动。位于川黔交界的餐馆,早餐只需50-80斤大米煮粥,可见贸易之繁荣。
由于袁锦道的贡献,清政府封他为“郑施琅”(从七年级起,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后来人们称他为“贵州工业第一人”。
三岔河的近现代历史痕迹如下:
1.袁锦道墓(庙)(清代),1982二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
2.尚志厂路碑(清乾隆)摩崖石刻于2006年4月5438+0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3.天堂沟路碑(清代)摩崖石刻于2005年5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4.工厂所在地。2001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的遗址有:三岔河纸厂遗址、三岔河锅厂遗址、元金岛铁厂遗址、元金岛造币厂遗址、元金岛蓝靛厂遗址、元金岛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