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条铁路?它们是什么?
2.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和吴淞之间修建的,比世界上第一条正式开通的铁路晚了51年。1881年,清政府允许修建唐山矿区至徐各庄10公里铁路,拉开了我国铁路建设的序幕。
2.1 1876至1 91年间,清政府时期共修建铁路9100公里,其中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2 1912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修建16万公里铁路的计划。这是中国最早的铁路网布局思路。
2.3从1911到1949,民国时期修建铁路17100公里。加上清政府,中国大陆的铁路总长为26200公里。但由于战争破坏或其他原因,拆除了3600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大陆只留下了22600公里的铁路。
2.4旧中国的铁路建设不仅数量少、质量低,而且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在沿海地区,西南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铁路。由于各条铁路各自为政,限制了铁路运输能力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成立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组织修复桥梁和线路,大力修建新铁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
3.1三年经济恢复期(1949—1952)成渝、天兰铁路铺设通车。随后,蓝欣、宝城、丰沙开始建设。到1958,旧铁路恢复到1994公里,增建二线铁路修到1337公里,完善加固14铁路枢纽。由于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京广铁路全线贯通,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不含地方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增至26708公里。
3.2 1958至1965,新建铁路干线有宝兰、蓝欣、兰青、赣武、贵桂铁路都匀至桂阳、京承、太焦、外福、肖勇铁路。宝成铁路宝鸡至丰州段将建成首条91km电气化铁路。
3.3“文革”期间,铁路建设受到很大干扰,但建设生产并没有完全停滞。铁路干线已建成,包括贵昆、成昆、湘黔、靖远、焦枝等。还建了南京长江大桥和枝城长江大桥。截至197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46262公里,其中复线率15.7%。
4.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完全紧张。上世纪80年代,铁路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提高“三西”的煤炭运输能力,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卡脖子”段的能力。在此期间,京秦、大秦、偃师、新河、皖赣、青藏铁路哈格尔段、南疆铁路土库段等铁路新线相继建成。新增吉焦、同蒲、实德、东陇海、京广南、沪宁等第二条铁路,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实现电气化。至199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
5.“八五”期间,中国铁路建设以缓解运输紧张为重点,突出干线通道建设。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紧张程度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铁路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铁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5.1从1990到1996,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7129公里,达到64900公里,其中合资铁路3043公里,地方铁路5210公里,国铁18423公里。京九、宝中、兰新复线、浙赣复线、6543.8亿吨的大秦线配套工程、侯月线、广深准高速铁路、北京西站等。相继建成投产,极大地改善了路网布局,提高了运输能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5.2到“八五”末,我国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和货车的产能分别为600辆、300辆、365辆、438+000辆(含200辆越野厂)和48000辆(含9000辆越野厂)。
5.3 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铁路政策。合资铁路建设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铁路建设的积极性,带来了铁路建设和运营体制的变革,加快了铁路建设的速度,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到1996,中国已建成合资铁路,包括三茅铁路、集通铁路、阳朔铁路、合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漳泉小铁路、成大铁路、伊稀铁路、北江铁路、小六铁路,还有其他在建铁路,如广达铁路、金温铁路、石长铁路、衡南铁路、韩吉铁路、水白铁路、黄硕铁路。
5.4为解决铁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铁路建设基金,并两次提高征收水平。目前资金总水平达到每吨公里2.7美分,每年可积累300多亿元建设资金用于铁路建设。自4月1991起,国家陆续批准福建、四川、山东等省份开征铁路建设附加费,每年可筹集铁路建设资金6亿元。
6.1997、全国铁路预计完成全年货物发送量162亿吨,货物周转量1305亿吨;全年可发送旅客9.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500亿人公里。
从65438到0997,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加强客货营销,提高竞争力。4月1日铁路新图实施后,客货列车结构得到优化。客车提速,客车货运开通“五定”列车和集装箱列车,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在全路积极推广计算机售票,提高了服务质量,缓解了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
7.目前铁道部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政企合一,实行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的管理体制。目前哈尔滨、沈阳、北京、济南、上海、南昌、广州、郑州、柳州、昆明、成都、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共14个铁路局和50个分局。其中,南昌、呼和浩特、柳州铁路局实行铁路局直接领导基层站段的新体制;铁路运输企业尝试转换经营机制,在广州铁路局组建集团公司,成立大连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美国成功上市。
8.“九五”期间,铁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优化和加强路网结构,提高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重点是建设大能力客货运输通道和开放主要限制口岸。“九五”期间,我们将集中力量建设和改造一批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要影响、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大容量干线,建设一些区域辅助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南昆线、黄硕线、Xi安安康线、新河偃师复线、水城株洲复线、哈大线电气化、南疆线、韩吉线、内昆线、粤海通道、芜湖长江大桥等。计划新建国铁6100公里,复线既有线2700公里,电气化既有线4300公里,地方铁路1500公里。到2000年,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6.8万公里以上。
9.目前,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路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铁路管理模式仍然束缚着企业的活力;管理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客运和货运服务质量和营销方面的问题也制约了铁路的市场竞争力。
为此,加快铁路发展,一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包括政企分开,调整企业结构,推进公有制多元化,改革投资体制;二是要加强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责任制,调整生产布局,减员增效,发展多种经营;第三,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包括增加科技投入和扩大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