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重写。
公元1864年,田萍王国的首都天津被攻破,年轻的天王洪贵福被清军俘虏。十三年后,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运动中,无数人倒下,无数人崛起。左、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在这场运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前,曾国藩在清朝表现不错。在科举考场上一帆风顺,官场依旧傲娇。十年,七次升迁,连升十级,成为二等官员。然而,这种表现并不耀眼。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曾国藩在官场还是有地位的,但绝对没有后来那么厉害。太平天国的崛起给了曾国藩组建湘军的机会。曾国藩对这支湘军寄予厚望。他采用了明代著名抗日军人戚继光的《纪学新书》和《练兵实践论》中记载的方法,并结合西方的方法来训练士兵。这样培养出来的军队,不仅要有战斗力,还要有纪律性。清朝的八旗军队失去了纪律性,形同虚设。为了使军队更有凝聚力,曾国藩雇佣了大量的同乡、师友、兄弟来维持湘军的私人感情。湘军利用传统儒家思想进行宣传,军队等级森严,只听命于曾国藩。除了这些,为了改变武器的落后,曾国藩还购买了大量的外国先进枪支来武装湘军。当时湘军不仅有陆军,还发展了海军。当时湘军的战斗力绝对不低于西方列强。曾国藩依靠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有一段时间,他是重建国家的英雄。这样的名声让曾国藩一时风头正劲。这时,如果曾国藩下达了命令,因为开放的思想力量愿意支持他当皇帝并登基。连左都问他愿不愿意当皇帝。但曾国藩放弃了这个容易得到的机会。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曾国藩始终抱着忠君的思想。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搞洋务运动。可能正是为了实现太平天国运动后儒家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曾国藩很重视后世对他的评价。他亲自要求他的工作人员赵烈文对他的生活进行评估。这样一个看重后人评价的人,自然不会愿意背负叛逆者和盗贼的称号。当时中国的环境不允许再发生战争。混乱中思考。普通人需要稳定的环境,外国人也一样。一个战争中的中国不适合他们的贸易,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