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笛的历史
中国长笛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先民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着捕获的猎物边吃边欢腾地唱歌跳舞,并通过在鸟的胫骨上钻孔(诱捕猎物,用声音传递信号)来吹奏,由此诞生了中国出土的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1977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约7000年前的骨哨和骨笛。5月,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出1986、16竖骨笛(鸟肢骨制),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
音孔从五孔到八孔不等,大部分是七音笛,部分音孔加了小孔,完全符合现代中国的音色。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7支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黄帝时期,也就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了大量的竹子,选择竹子作为制作笛子的材料。史书记载:“黄帝让凌伦在昆明砍竹子,砍下来做笛子,吹到冯明”。用竹子做材料是笛子制作的一大进步。竹子比骨头振动好,发音清脆。这两种竹子都很容易加工。秦汉时期有七种笛子,发明了两种笛子。蔡邕、荀煦和梁武帝都制造了十二支笛子,也就是说,一支笛子是统一的。
1978年间,湖北睢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把竹笛,而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两把笛子,吹孔平面与音孔平面夹角约为90度,与曾侯乙墓笛子(笛)的吹孔位置十分相似。时间上,两者相隔几百年;在空间上,湖南长沙与湖北睢县相距数百里,吹孔位置几乎为零,显示了先秦至汉初横笛或称池的普遍形态。在战国时期,气是祭祀或宴会时演奏的主要乐器之一,笛子也非常流行。屈原的学生宋玉也讲过当时南方的笛子,和现代的笛子很像。[1]
韩进
笛子在古代被称为“气”。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笛,七孔,竹笛”。
汉代以后,横笛在宫廷和军队的鼓乐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事实提醒人们,中国笛子的发展已经脱离了早期的原始形态,有可能在吸收了其他民族笛子的合理成分后,在旋律和造型上更加合理和完善,并与乐队中的其他乐器越来越协调。在河南省邓县出土的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提倡乐队和谐演奏的历史形象。手持笛子的方向和角度,双手吹奏笛子的姿势,与现代笛子吹奏的姿势完全一致。[1]
汉服与帝子
汉代以前,笛通常指竖笛。自秦汉以来,笛子成为与竖笛、横笛齐名,且经久不衰。汉武帝时期,张骞引入笛子,又称“横吹”。它在汉代鼓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属于横吹长笛乐器的范畴。
晋代有单簧管,在吹头上加一块木头,使气体通过缝隙,射向两个哨孔边缘,进行发音。
北朝时期,笛子不仅极为流行,而且有所发展,形状、长短、粗细都有很大变化。到了北周和隋朝,开始有了“恒帝”之名。隋末出现了能吹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鼓乐的“大横吹部”和“小横吹部”都使用横吹长笛。在隋唐时期供人们欣赏和娱乐的“乐言”乐曲中,横笛(当时称为刘恒)在乐队中广泛活跃,在隋代敦煌壁画和唐代乐师图中也可以看到横笛的演奏。在其他历史图片中,我们还会发现两个方向的长笛演奏姿势。
唐代有著名长笛演奏家的记录,如李默、孙楚秀、游承恩和云。其中,李默师从西域龟兹乐师,因其出色的笛子演奏和出色的技艺,在开元时期被誉为吹笛“天下第一”。
陈赓《乐书》(卷148):“唐七星吹古笛,其形如赤之长,其数满导七窍,横吹,旁有孔贴竹膜,故声借助* * *,刘所作也……”也许至少从唐代开始,具有中国膜笛音色特征的笛子出现了。笛子电影是中国笛子最独特的象征之一。[1]
自唐代以来,笛子就有大小横吹之分。同时,池的竖吹叫箫,横吹叫笛。到了唐代,吕才制作了“尺八”,竖吹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里,有四支盛唐时期制造的笛子。其中有一齿一雕石笛,两竹笛,长短不一,但都有七个椭圆形音孔。刘是拍摄七星笛的第一人。从7世纪开始,笛子得到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其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演奏技术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代的笛子体系多种多样,有叉笛、龙颈笛、十一孔小横笛、九孔大横笛、七孔雨笛等。随着宋词、元曲的兴起和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许多戏曲的伴奏乐器,根据伴奏戏曲的不同分为梆笛和曲笛两大类。长笛也是民间戏曲和少数民族戏曲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摩登时代
20世纪60年代,赵松庭发明了排笛,将两个或四个不同音调的笛子绑在一起,音域可以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丰富多彩,易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