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胶东分校详情
张荣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半岛几乎没有中学,就连80多年来一直相当繁荣的烟台也是如此。然而,在方圆数百里的战火中,雅山有一所闻名四方的军政干部大学。虽然桂庚的名称从“抗大”改为“教二团”,再改为“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统称“胶东抗大”),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培养革命干部”的办学宗旨不变,从65438。60年后的今天,很少有人能把她的故事讲清楚。近日,通过教育文史资料的调查,我们重温了当年“火线办学”的历史。
“胶东抗大”的由来
胶东康达的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康达”)。1936年6月创建于陕北瓦窑堡,当时称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9年初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址迁至延安。不久,中央指示“康达”分批离开延安,到火线办学。某分校(全国12分校)在校长何长工的带领下,跨过黄河来到太行山区。那年冬天,“康达”总校也迁到太行上曲,于是校长何长工率留守大队与总校会合,周春泉接任一分校校长,率校部经冀南前往鲁南沂蒙山区。当时学校有三个大队。第一旅由贾若愚任团长,政治委员是廖。
此时胶东1937、14二月“天福山起义”后,抗日形势如火如荼。因急需军队干部,1938年3月成立胶东军政干部学校,由第五支队司令员高金春任校长,65438年2月刘汉接任。为迅速培养胶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干部,中共山东支部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派遣“康达”第一支部第一旅到胶东,与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合并,使之成为“胶东分校”(又称第三分校)。第一个分校是学校的本部,在沂水,第二个分校在东平湖。
二月,1940,贾若愚、廖率一大队突破重重封锁线,经鲁中向胶东进发。当年4月,他们到达胶东抗日根据地,在肇源、叶县、莱阳边区叶县三元村会见胶东军政干部,两校合并,正式成立胶东抗日分校,简称“胶东抗日”。刘汉为校长,廖为政委,贾若愚为副校长(校长,即将接任校长)。“胶东康达”属于“康达”第一支部,属于胶东区委领导。经过短暂的准备,于6月1日正式开学。1940夏秋之交,学部迁到平度大泽山区,边打边学。1941 3月15日,胶东主力在徐司令员的指挥下开出雅山。当天下午,“胶东康达”顺利到达雅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有了比较稳定的办学条件。
“胶东抗大”的风雨历程
“胶东康达”从1941进入栖霞,从1949完全迁出。在过去的十年里,虽然它多次进出,但它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雅山方圆方圆百里之内。栖霞(含启东)有三个活动。
首先是雅山的西部和北部山麓。1941刚入春的栖霞,先在崖山脚下的吊崖、马迪人和周边十几个村子后面落脚。几个月后,他搬到了北麓山区,直到日本投降前夕。这是抗日大学办学时间最长的地方。校本部先驻东夼村(今凤凰庄),各营继续北上至阙刘家、小庄(今付庄)、上崖头、大庄头、桃林夼、野夼、东下夼、下夼、寨头、贾各庄、河西、徐佳。当年6月,聂被从第一校区派出,接替贾若愚任校长,廖永光任政委,黄任教育局长。学校部分政治部(由组织、宣传、青年、民运、反汉奸五个单位组成)、参谋处(由作战、训练、人事、通信四个单位组成)、后勤处(由财务、军需、粮草、军械四个单位组成)和直属连(由警卫、通信连、便衣排、骑兵小分队组成)下设若干办公室。1941的秋天是一所学校,有三个组织营600多名学生。
从聂分校抽调的一批干部和军政教员也带来了一些新教材,充实了教学力量和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启发、研究、实验,废除注射、强迫、空洞的教学方法。当时的教学设施非常简陋,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桌椅板凳,没有像样的教具。花园、寺庙、树林,甚至桌子都是教室,学生的背包当椅子,膝盖当课桌,教具都是自己做的。反扫荡的战场是实验场。这一年,经过春夏两次大扫荡,在聂、廖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保存和增强了学校的实力。
1942下半年,延安整风文件来了,结合教学工作,克服主观主义,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在此期间,学生们遇到了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亲自发动的冬季拉网式扫荡(即马石山大屠杀),分校采取游击战术,配合主力再次打击敌人,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1943为贯彻党中央“精兵简政”方针,山东省军区决定将康大一分校本部改为山东省军区教导团,胶东分校改为第二团。5月,蔡正国接替聂任校长,任政治委员。按照教育与行政相统一的原则,对学校院系和机构进行重组,共约1000名学生,组建9个队3个营。教学计划也做了调整。为了深入开展整风运动,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军事班除了把军事训练“正规化”以外,还加强了小分队的游击战术训练。政治课重点是学习整风文件,开展整风运动,发扬自上而下的民主,在教学的同时检查“三风”不正之风的表现。学校还发扬“抗大”的老传统,开展生产节约运动,开荒种菜,上山打柴,帮助百姓修路,疏通河道,修堤坝等。学校还建立了修理机器、榨油、编织、被褥和磨面的工厂。既保证了学校的供给,又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整风运动后,陕甘宁边区和其他兄弟军区运用群众路线的经验来了,大大促进了教学工作。1944年冬,主推官教兵、兵教兵、兵教教官的教学方针。1945年2月,在莱阳讨伐赵宝元期间,指示二团副教育长带领一批学员体验前线战斗生活,使军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当年8月,他教导二团进军莱阳,迎来了日本侵略者的无条件投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学校面临着培养更多干部开拓新领域的任务。这时,裴宗盛、接替蔡正国、任团长兼政治委员。
二是以古镇都城为中心的栖霞市及周边村落。1945年9月,第二教导团在莱阳市招收第4期学员,到水沟头短期整顿。10年6月回到栖霞,团部住在古镇渡村牟氏庄园。这些营和连住在十里铺、关东、杜宾宫、北岩子口、南岩子口和市区的“Xi”。人们向往和平,但国民党单方面强行接受胜利果实,对国共签订的双十协定毫无诚意,有随时发动内战的迹象。为了适应随时战争和新解放区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学生人数增加到2000多人,组建了30个学生队,其中三分之二是知识青年,称为学生队。为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干部培养目标,学校开展了学习创造模式活动。在为期100天的训练中,学员们每天晨练都坚持带着10里的武装器械跑步。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连学生的白面书生都变成了强壮的“小老虎”。
与以往不同的是,为适应现代作战,增加了机枪、火炮等特种队伍,并注重高水平的军事技术训练。栖霞市白洋河片场和野战花园,到处都是大规模军事训练的紧张场面,重机枪和火炮训练最引人注目。他们想尽办法突破技术壁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射击能手。1946年7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教导二团学员提前毕业,奔赴部队和地方前线。随着形势的变化,学校部门又迁到了莱阳。
三是围绕唐家泊、蛇窝泊流动。1947年2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华东军区决定将第二山东教导团(原称抗大胶东分校)更名为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校长钟广国、政委周树、教育部长严济桥。当月招收第一批学生(总人数10),特点是学制短,只有3个月。教学以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为主。开学后,开展爬山运动,锻炼坚定的革命意志。这一时期,国民党大举进攻胶东,战局紧张。在“保护家庭和农田,对敌全线进攻”的口号下,连队分散行动,恢复了与1942侵华日军相似的游击形式。靠近栖息地、赖和大海;远的派出队伍,组织老区人民在东边的昆嵛山脚下修工事,北攻占领烟台的顽敌。8、9月份相对稳固地定居在雅山西麓的刁崖后、马迪人、东野、夏格子一带的村落里。2008年2月65438+2月65438+4月的早晨,莱阳城解放的喜讯传来,分校所在的各村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1948年春,发生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灾难。学校除了按预期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外,还下大力气生产自救,帮助当地群众度过春旱。支部一路南下,分别经过唐家泊、东三角、石门口、大中疃、柴西山等村,做群众工作。4月,只有在蛇窝泊镇的石闻村,校园总部才固定下来。并在邻近的柳林庄、下范家沟、南台驻扎三个营。这些公司分布在卧乐、刘著、源头窑、汤山头和黔中木渎、小庄木渎和张家木渎等村庄。
随后一年,学校办学条件相对稳定,军事、政治、文化课程正常开展。8月1948,领导干部再次调整,王儒林任校长,孙殿甲任政委。这一期重点培养南方来的干部。学校自上而下开展“三查三整”,为民族解放做思想和组织准备。165438+10月,大批干部和500多名学生到华东局准备渡江。分校于青岛解放前夕1949年5月彻底离开栖霞。它结束了近十年的风雨历程。
我就知道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