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食「豆皮」和武汉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说到湖北武汉的美食,第一反应肯定是好吃的热干面,但是武汉的美食不仅仅是热干面,还有很多好吃的。其中一个就是“豆皮”。豆皮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和热干面同一时代,也是相当美味的食物。豆皮是用糯米和炕烧的豆皮做的,外柔内刚,口感极佳。那么这样的美食是怎么产生的,又是谁创造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豆皮是武汉农村的一种地方小吃。每年冬天农闲的时候,家家都烫豆皮,就是把早稻和绿豆磨成浆,烫成薄皮。除了尝试立刻用调料炒鲜豆皮,主要是切丝晾干。它可以用来在春节期间招待客人,也可以作为节日礼物。这种豆皮传入武汉后,起初是一些熟食摊贩卖的汤豆丝,后来用小葱和糯米做馅,也就是早期的“光豆皮”。有时候顾客自带鸡蛋,要求烫在豆皮上,其实颜色很鲜艳,橘黄色很清爽。这就是武汉早期的“蛋光豆皮”。

在武汉,历史最悠久的豆皮在武昌王府口(现武昌解放路与紫阳路交叉口),因为是杨家祖传下来的,也叫‘杨豆皮’,开于清朝光年间。因为店面小,直到杨家第四代杨志福在1929才正式挂上‘杨鸿发豆皮’的招牌。杨的豆腐皮是光滑的豆腐皮,是杨自己做的。具有油重、内软、气味香的特点,经济实惠,颇受食客喜爱。武汉三鲜豆皮创始人郭春山,被称为豆皮大王的高晋安,都曾在杨店工作过。

1946,老通城复业,高晋安为“三鲜豆皮”原特色。在传统的制作方法上,他进行了很大的创新,调整了配料,做出了精品。高继南制作的豆皮,瓤清、皮薄、火候适中、配料均匀。好吃,爽口,外酥里嫩,肉软,重而不腻。解放后,高晋安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的创新,将豆皮的配料改为猪肉、条、虾,并总结出豆皮馅、豆皮浆、豆皮炒等一整套精细的制作方法。三鲜豆皮薄,五颜六色,嫩滑爽口,馅料鲜香,油而不腻。豆皮也从三鲜豆皮发展到虾仁豆皮和香菇豆皮。高晋安的制作技艺主要是“三关”:磨、火功、落料。磨浆:浆要细磨,干湿适当,随用随磨,随水随换。关火:一锅豆皮中间几经换火,充分展现了豆皮色、味、香、形、外脆内嫩的特点。下料关:主辅材料完全匹配,颜色齐全。加入海鲜是为了保持馅料的原味。

50年代中期,三鲜豆皮不仅遍布武汉,还流传到广州、上海、长沙、乌鲁木齐等城市。4月3日下午3点,1958,行长在王的陪同下,首次来到老桐城惠济支行,品尝豆皮。曾艳玲做的豆皮,傅汉卿做的菜。品尝豆皮时,毛主席对同桌的外省领导同志说:“你们那里没有这个,是湖北风味。”

同年9月12,毛主席第二次到老桐城分局。进了店就说:“不好意思又打扰你了。”这次豆皮王高晋安给毛主席做了三个新鲜豆皮。10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汉召开,高晋安等大师到会为代表们服务。毛主席曾教导:“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存。”

1958年,周总理陪同外宾品尝豆皮二王曾艳玲制作的豆皮。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平、李先念、李富春、蔡畅也在老桐城二楼用餐。金日成、西哈努克等贵宾,以及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赞叹、品尝三鲜豆皮,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著名电影导演谢天同志曾题词《人民是如此甜蜜芬芳》和《壮丽山河》作为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