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初郑和航海的地图与世界地图高度相似?
2001年春天,北京律师刘刚因为爱好收藏,在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闲逛,偶然发现了一张标注日期为1418的明朝初年古地图,与现代世界地图高度相似,于是“郑和下西洋了吗”再次掀起波澜!
郑和,云南昆阳人,本名马,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明朝开国皇帝朱棣赐姓郑,素有“三宝太监”之称。他一生中最耀眼的故事是他的七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郑和首次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计七次。每次都是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刘家岗集结,到达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在开阳停留。郑和七下西洋,足迹遍及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据我们所知,他已经到达东非和红海,这是无可争议的。
然而,郑和远航了吗?
现在很难找到第一手资料,因为明朝的官方档案在《明史》完成后毁于大火。但福建出土的《天妃功效碑》是目前公认的研究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料,可信度较高。碑文记载郑和船队到达“西域之西,北方之北”。这里的极西极北是指北美大陆吗?
刘刚发现的这张地图(见上图)显示了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海域,不仅有北美、南美、非洲、澳洲,甚至连北极和南极都有。和现代世界的地图高度相似,关键大洲几乎一样,非常震撼!
如果这张地图真实可靠,郑和或其他中国人可能已经环游了世界,麦哲伦第一人环球航行的历史将被推翻。那么,这张古地图是明初的吗?
这张古地图的右下角写着“天下总图”,右下角标注着“乾隆、归贵仿明永乐十六年(1418)所有贡品图前一年的中秋月圆”,左边是“大臣,墨夷所绘”的题词。根据底图上的文字记载,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仿制品。2006年,刘刚将图样送到维卡托大学进行检测,结论是该图为乾隆所作,非现代人所作。更重要的是,这张古地图被呈给乾隆皇帝审阅。是贡品地图,碑文里有“大臣”二字,所以地图不会造假,否则在文字狱肆虐的乾隆时期肯定会遭遇灭顶之灾,墨夷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刘刚发现的这幅《世界通用地图》是1418年绘制的地图的复制品,比麦哲伦环球航行还要早几百年。
但是经过专家研究,提出了五个问题。
1,这张地图上有蓝色的波浪线,这是中国地图制作的典型特征。但是大陆和南北半球的轮廓完全是欧洲人描述地球的方式。
2.地图上位于亚欧交界处,有一个红色圆圈,上面写着“这里的人崇拜上帝,教名是叶静”,但它是由利玛窦在16年底发起的,将上帝与景教联系在一起。
3.简化字“于”在地图上反复出现,与现代人伪造的“证据”十分相似。
4.古代地图用红圈标注湖北、湖南两省的地名,但目前我国使用的分省始于清代。
5.朝鲜半岛在古代地图上被标注为“朝鲜”,但在1392年,朱元璋将朝鲜王朝改名为高丽。
对于这些问题,刘刚认为中国的“神”论和简化字“于”存在已久。至于“湖南”和“湖北”的区分,这是最大的破绽,主要是为了避讳而呈献给乾隆的,尤其是文字狱盛行的时期,肯定不可能用明朝的笔记。另外,墨夷在抄明朝地图的时候,要把明朝的注解换成清朝人看得懂的文字,但是地图图案要保持不变,否则就是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