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湖观舟会散文

曾几何时,在河流纵横交错的水乡,船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见证了村民从耕种到收割,从辛苦到幸福的全过程。对于女人来说,也许一生的幸福都与一条船相连;对于男人来说,握着一条好船是最高的荣誉。如今,摩托艇取代了小木船,每个村庄都通了公路。然而,人们对撑船的感情并没有走远,所以苏州的何丽霞,尤其是琴湖,每年都在许多地方举行船节。所谓天下船数,就是溱潼,其实就是指溱湖中的船只。早在民国时期,姜堰画家陈二就指出,他曾写过描写琴湖船会盛况的诗:

专练船架竹竿,一锣卷银浪;每次战斗前后,都没有水上运动。

绿杨堤畔,衣被熨帖,舟楫排列曹青湖畔;每年春天和三月,一位像云一样的女士来看船。

琴湖船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南宋。南宋时,岳飞的岳家军和金兵在溱湖作战,当地百姓在清明节都要撑船祭奠阵亡将士。久而久之,就成了水乡的风俗。每年清明节,数千艘船只,数万船民来溱湖聚会,蔚为壮观。

琴湖辽阔湛蓝,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四通八达,清明节的背后。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聚集在这里。这一年,虽然是在船节结束时到达溱湖,没有领略到声势浩大的宏大气势,但也感受到了风和水,感受到了激情。

那一天,柳叶飘舞,十里溱湖阳光明媚。匆匆来到溱湖,只见数十艘篙船分作四列,分批鱼贯而入,像凯旋的队伍,接受两岸民众的检阅。拥挤的船只让河水充满了欢声笑语。河水喧哗,一年中最有活力的时刻,浪花飞溅!划艇是兴奋的,积蓄一年的能量,享受此刻的生成。力与美在这里融合,团结奋进在这里统一,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

嘿!嘿!两声锣响,在我面前,一条船上全是红绿相间的女子,带着不同颜色的头饰,鲜艳夺目。十八根竹竿迅速插入水中,小船立即向前漂去。随着密集的锣声,竹竿来回起落,船如离弦之箭,嗖嗖作响,犁出浪花。矫健的女手笑得像阳光一样,长长的竹竿在手中熟练地玩着,就像平时做的最好的农活。他们手臂用力挥动,体态柔美,像一首刚柔相济的歌。

邻座的男撑杆跳选手都戴着黄色的围巾,穿着黄色的丝绸外套,黄色的丝绸裤子,风格十足。他们精力充沛,赋诗一首,整齐划一,抬杆时似矛,入水时似龙跃入海,口无遮拦,尽显男子汉本色。

两船并驾齐驱,在春潮阵阵的溱湖中翩翩起舞。

这时候游戏就有点表演色彩了,他们不刻意追求速度,更在乎自娱自乐;少一些争斗,多一些乐趣。

看着一张张简单的笑脸和舞动的硬币,我的心一直在快乐地跳动。在我面前,这些生动的画卷,春意盎然,自信飞扬,生动有农民的风采。我突然觉得,琴湖的船会,不仅仅是对船的怀念,更是农民用船会来渲染自己的幸福生活,表达新农村的风貌。

一湖一舟一竹竿,代表永远的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