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中学的光辉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了节省财务开支,当时的中国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停办、停办、合并、转学。到了60年代中期,随着青少年的增多,很多人没地方读书了。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党中央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除了办好当时保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外,还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在城市厂矿办一些工业学校,在农村办一些农业学校。于是在县教育局的督促下,石桥人民公社农业中学(以下简称石桥农中)经过筹备和招生,于5月4日1965正式成立,并于这一天举行了成立大会和首届开学典礼。会上,县教育局分管农(工)校的魏永世先生、石桥公社宣传委员郑同志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兄弟们都发来了贺信。

石桥农业中学当时一年级招生70人左右。学生来自三个来源:停止学习的马桥初中学生,小学毕业几年的学生,小学没毕业的学生,所以他们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因为大队需要,提前离校安排工作。

校舍因其丑而简陋,所以借用了当时团林大队(现团林村)的办公室。学生自带课桌和凳子。学校在团林大队周家园开垦了30多亩荒地,作为师生学农业的基地。成立时,石桥农校只有5名专任教职工。李(党员)任校长,李生怀、刘家庆任教师,余任食堂炊事员,吴继廷任农业工人,当时团林大队党支部书记金德宝被聘为农业生产顾问。教职工工资和办学经费主要由石桥人民公社承担,教育局只做适当补助。

农业中学的制度是半工半读制(民办)。农闲和雨天,学习是主要任务;在农忙季节,为了抢收成和种子,生产劳动是主要任务。一般情况下,上午学习,下午工作。授课时间,老师讲授初中的主要课程,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制作技能。另外,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所获得的收入,争取实现师生口粮的半自给(因为当时农村农民实行按劳分配口粮的制度)。学校成立了“校务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 *学校成立团支部,由李胜怀老师担任团支部书记,两名学生担任支部委员。

农业中学因学生增加,班数增加,农业基地挪作他用,于9月1965迁至当时的永兴大队(现永宁围村),借用原有粮库作为教室,教学区附近也配备了农业基地。为了解决办学困难,石桥农业中学进行了第二次搬迁。1966年8月,迁至当时的石桥人民公社水产管理委员会设立的鱼苗场(即原农业基地周家园)并与之合并。在组织上,成立了学校党支部,由管委会主任姚任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任支部委员。学校成立了团支部。学校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学经费由管委会承担,达到了以田养校的目的。石桥农业中学为石桥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输送了许多宝贵的人才。由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石桥农业中学进行了第三次搬迁。从65438到0969年的65438,当时迁至石桥小学(现成人学校旧址),正式更名为公立石桥初级中学。石桥初级中学教师来源有三:一是农业中学教师李四汗、李生怀;二是已有部分小学教师詹圣仁、詹、杨奇禄、季子舒、王根入选;三、新分配高校毕业生丁太堂、崔、崔志宇、詹胜利。石桥初级中学由王根、李和詹组成。1970年3月,石桥初级中学招收第一届全日制初中班,学生40余人,包括从农村中学带过来的学生,小学和初中老师一起干。王根同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老干部,曾任市桥初级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负责学校工作。1971年3月,石桥公社初中要求就读人数增加,石桥初中教室不够用。于是,在石桥公社桃村大队、新泰大队、邢勇大队的小学里,招收了一个初中班,学生人数从二三十人不等,被称为“戴帽子”初中。但由于初中学生分散,师资力量不足,很多课程无法开设,尤其是数学、英语、化学(化学在第一年被称为“工业基础知识”),没有老师,而石桥初中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另外,这些教学点的教学条件极其简陋,课桌都是用泥土搭建的。于是,1972年3月,各大队小学高一三个班合并到石桥初级中学,编为高二两个班。这一年,石桥初级中学初中部有五个班(初三一个班;初二初一两个班,加上小学几个班。不过那时候班级规模不大,学生也不多。教师中有三位本科毕业生,分别是毕业于皖南大学英语系的崔、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英语系的丁太堂和毕业于中文系的。这在当时真的很少见。虽然当时英语学习不被重视,但它仍然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石桥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很多石桥初中的毕业生后来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

因为宿舍只有六间土墙草房,当时的教职工大多住在家里,早出晚归。只有两位外地来的老师,崔老师、老师和丁太堂老师住在校园里。每个房间都不到5平米,又低又潮湿,幸好没有漏雨。学校还有食堂,由舒老师管理,薛传根师傅做饭。教师和学生的膳食供应非常有限,主要是教师。茅草火,焖饭,经常吃的生米,从来没变过,因为茅草火太大了,控制不住,不是烧了就是烧了。生米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月,1973,石桥初级中学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初中毕业生步行到当涂一中教学楼合影。今年大部分毕业生都升入了市桥中学第一高中班。1972年初,石桥初级中学已初具规模,校舍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学校被沟渠和村庄包围,没有发展空间。下一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明年会多一个班,没有教室,引起了校领导和公社领导的注意。同时,根据当时大公圩有几所初中,教学资源非常分散的情况,县教育局准备在大公圩地区集中办一两所中学,但办学地点没有敲定,县教育局也无法提供资金。石桥公社和学校领导抓住这个机会,要求石桥竣工。石桥公社领导非常重视教育,开创了石桥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传统。时任石桥公社政治工作负责人的荣主管教育工作。他亲自出面,带领校领导多次找县教育局和县领导,说明石桥在大公圩的中心地理位置有利于大公圩公社学生的方便,说明石桥公社人民办高中的积极性。经县、教育局、石桥公社、石桥初级中学领导认真研究,决定石桥中学另选址,改建,与中小学分开。1972年初,石桥公社统筹安排,派时任乡长的郑牵头,召集各方开会。以“提田”的形式,将石桥公社揭东生产队周边生产队的一部分土地划拨给揭东生产队,并将揭东生产队的33亩优良良田划拨给石桥中学,也就是现在的石桥中学学生生活区。这是石桥人办教育的一大举措。这项工作得到了揭东生产队人民的大力支持,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为石桥中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石桥初级中学派詹先生担任石桥中学筹建工作。当时正经历文革灾难,经济十分困难。没有资金,石桥公社发动各生产大队支援石桥中学的各种建材。砖瓦陆续运到工地,农民工被分配到工地免费干活。石桥中学的学生经常去建筑工地参加搬砖铺瓦的义务劳动。办学校真的是自力更生,人民教育人民管理人民。1972年5月,石桥中学四排砖木平房一期竣工。* * *教室8间24间,教师单人宿舍8间,食堂4间,共36间。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普遍住在草房里,石桥上很少见到瓦房,人们的生活还处于一个不能解决温饱的时代。不能说石桥镇政府和人民过分重视教育。

1972年9月,石桥中学搬入新校区。小学留在了原来的校址。除了孟玉华老师留在小学,其他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都去了石桥中学。王根同志继续担任该校校长。老师还是住原校区,单身住新校区宿舍,两人一间。宿舍刚好够开两张床,放两张桌子,放其他东西,门打不开也关不上。但是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

为了加强石桥中学的领导和师资力量,县教育局抽调团结小学教务主任夏克玉担任石桥中学校长,分管教学,并指派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陈,化学系毕业的,担任高中教师,白担任体育教师。73级学生入学时,初中有2个班。石桥中学高中部招收的第一届高中班开学,共62人,成为一个班。

1974年3月,教职工21人,其中公办教师17人,民办教师4人。4月65438日至4月0974日,教育局分配安徽大学英语系毕业生周怀怀、芜湖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生尹、数学系毕业生徐。接下来的几年,分配到石桥中学任教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少。由于初中班增加,师资力量不足,石桥公社从各大队抽调了一部分知识青年补充师资力量。这时候原来的食堂不够用了,就搬到了教师宿舍后面的瓦组。瓷砖集团是石桥建安公司的前身。早在1971,瓦工集团就在这里建了一排瓦房办公室。后来因为石桥中学的需要,瓦组在1973搬出去了,房子留给了石桥中学,8间。西边的三间被改造成食堂,东边的五间被改造成学校礼堂,供学生聚会,后来成为教师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