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历史是怎样的?

我在网上找到的。

摄影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93 —1924)相机机身由木盒改为金属机身,镜头由单月牙透镜发展为多组正透镜矫正像差。镜头装有光圈和快门来控制曝光。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发明了装裱胶片的方盒相机,对摄影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1913德国蔡司显微镜厂奥斯卡?6?1巴拿赫(奥斯卡?6?1Barnark)开发成使用35mm胶片的135相机。第二阶段(1925-1953)1925德国莱茨公司对巴拿赫相机进行了改进,生产了一台135相机,配以艾尔玛镜头,用于平视,命名为徕卡一号,徕卡135相机便于携带和拍摄,促进了新闻摄影的发展和普及。1929年,德国Lorelei公司生产了第一台双镜头反光相机,命名为Loreleflex。1932年,德国蔡司公司和伊康公司生产了一款装有硒光电管曝光表的相机——Contex I 135旁轴相机。1948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头反射式135相机——Contex S相机。同年,瑞典生产了一款可更换镜头和暗盒的120单镜头反光相机——孩之宝相机。现阶段,镜片单层镀膜技术已经普及;变焦镜头诞生了;照相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德国相机的质量和产量在当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徕卡相机和劳力士相机成为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第三阶段(1954-1984)1954德国Akfa公司生产了第一台具有离镜测光功能的Akfa EE(电眼)135平视相机。此后,电子技术被应用到相机领域。1959 Akfa公司生产了一款具有自动曝光(AE)功能的相机——Optima相机。1977年,KONIKA C35AF平视分幅相机,第一台自动对焦(AF)相机,由KONI六公司生产。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生产出了一种静止摄像机——Mavica摄像机,它将光信号记录成模拟电信号存储在软盘上,为数字成像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1982中,尼康公司推出的FM2全手动机械相机,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闪光同步快门速度为1/200秒。这款机型因其出色的性能成为了很多专业摄影师的首选。1983年,尼康公司生产了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尼康FA相机,具有分区评价和测光功能,大大提高了测光精度。现阶段,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相机领域,使自动测光、自动对焦、自动曝光成为现实。光学传递函数理论的普及,新型光学材料的发展,光学加工技术的提高,提高了透镜质量。非球面镜片已经出现,镜片正在向系列化发展。日本相机后来居上,开始在自动化和输出上占据优势。第四阶段(自1985年)1985年2月和9月,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出135微电脑控制的单镜头反射式自动对焦相机——美能达X7000和X9000相机问世,标志着相机生产进入了以电子技术为主导,逐步走向智能化的阶段。1986年4月,日本尼康公司生产的具有单自动对焦模式和连续自动对焦模式的尼康F501单镜头反光相机,可以配合非自动对焦镜头使用,让用户在相机更新时减少损失。1988年5月,美能达推出智能Dynax7000I 135单镜头反射式自动对焦相机。相机可以根据移动体的速度提前聚焦到拍摄位置。1988 12,尼康推出尼康F4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尼康F4几乎集成了当时135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所有功能。它具有自动对焦预测、L/8000秒高速快门、自动环绕曝光、高光/阴影控制、陷印对焦等功能。所以它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装备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1995柯达公司推出623万像素(2036×3060)的柯达DCS 460数码相机,将CCD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记录在磁盘上。相机采用了尼康F90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数码相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进入相机领域。1996年,尼康公司推出了一款以1005像素CCD为测光元件的尼康F5相机,可以对场景各个部分的亮度进行评估,在跟踪AF的情况下,每秒可以连接8帧。1996 5月,柯达、尼康、佳能、美能达、富士五家公司联合推出APS(高级摄影系统)胶片、相机、放大机。APS贴膜24mm宽,体积小,安装快捷,不损伤贴膜。胶片上的磁性涂层可以记录拍摄和扩展的信息。在这个阶段,由于不断采用最新的电子科技成果,相机越来越智能,操作也越来越方便。数字图像技术发展迅速。数字图像虽然在分辨率、宽容度、灵敏度等方面不如银盐图像,但由于其传输速度快、处理方便,在新闻、广告、军事、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