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起源、过程、结果、时间、人物和背景。
对此,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软弱无力,令中国民众极为不满,纷纷走上街头表达不满。
2.事情经过: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一运动很快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并在6月3日以后发展成为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泛的群众性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3.结果: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一个根本弱点是没有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发起,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时间:1965438+2009年5月4日;
5.人物: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
6.背景: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的旗帜,在思想文化领域激励和影响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从根本上奠定了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源泉。
扩展数据
从广义上理解五四运动,即不仅仅指1919的五四事件,还包括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它实际上主要是由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思潮催化的。这两股思潮交汇的历史原因在于它们在反抗传统文化专制主义和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共同利益。
陈独秀在《答新青年之罪》一文中提出的“民主”与“科学”,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都是他们的* * *学问。
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联姻为运动注入了双重动力,但毕竟两大思潮各有渊源,取向不同,性格各异,注定了其分裂离散的结局。
五四运动的双重动力决定了与之相联系的双重色彩。法国历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曾这样描述震惊整个欧洲的法国大革命:“18世纪和大革命就像* * * *的源头一样,产生了两股伟大的溪流,第一股引领人们追求自由的制度,第二股引领人们追求绝对的权力”。五四运动也呈现了类似的情况。
一方面与前后中国的历史发展有关。五四运动发展和加强了两个概念:革命和民主。思想上,革命领导人们反抗旧制度、旧思想、旧习俗、旧生活方式;民主成为人们寻求建立新社会、新政治、新道德和新生活方式的价值标准和观念基础。
这两者不是一回事。革命不等于民主。相反,革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不宽容,伴随着你死我活的斗争,革命有时会与民主发生冲突,甚至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民主也不是革命。民主是所有政治派别都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所有社会利益集团相互依存的社会契约,是承认人有自己的价值并允许其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从人类历史的长期发展来看,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寻求民主的方式逐渐比革命更加合理和富有成效。
百度百科-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