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冈洋子的主要罪行

第三阶段,即所谓的“松冈外交”时期。对于日本来说,松冈洋子最大的“功绩”就是在日本与德意防卫协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建立日德意轴心。

从日内瓦回来不久,松冈洋子于1935年8月回到满洲,成为13社长。他进一步扩大了“满铁”的情报调查机构。核心组织“大调查部”设置在“满铁”,调查人员增至2125人,调查预算高达800万日元。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松冈积极配合日本人向全中国扩张的计划。他仍然痴迷于外交,对“妥协外交”极为不满,声称外交部所有官员都应被解职。

这期间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也脱离了国联,于是在国际上采取孤立政策的日本和德国迅速走近。但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使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平沼一郎受到很大冲击,以至于他提出辞职。此时,松冈已辞去“满铁”社长职务,未担任其他任何公职。听了这话,他不禁又叹了口气。他说:“德国善于利用他国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违约也不会做被他国利用的蠢事。接近他们的国家几乎遍布各地。”

1940年7月,近卫文麿内阁邀请松冈洋子担任外相。松冈洋子提出我们必须拥有对外政策的决定权,得到了近卫的认可。关于这一任命,“木村光一大臣和近卫军周围的其他人大多反对,裕仁多次建议近卫军给予更多考虑”。裕仁曾问前来谒见的近卫军首相:“你可能会陷入巨大的困难和黑暗。你有这种准备吗?”表达了对未来的焦虑。有分析认为,近卫军之所以坚持任命松冈,是因为他们自己在《排除英美和平主义》一文中阐述的“国际秩序构想”,与松冈在国际意义上的外交政策有* * *相似性。19年7月,圣旨下达后,近卫在私宅“地外庄”召见了即将分别担任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的松冈和东条英机、吉田茂,商讨加强日、德、意三国轴心关系。即使看透了德国,松冈上台后也迫不及待地寻求与德意结盟。看来他很有信心不会被德国人砍。1年8月上任后的记者会上,松冈洋子首次提出建立日本、满洲、中国一体化的“大东亚* * *光荣圈”。并明确表示* * *荣耀圈包括法属印度、智纳和荷属东印度。按照他的解释,所谓“大东亚荣耀圈”,就是在“皇道根本精神”的指导下,建立以日本为盟友的经济集团。应用在国际关系上,就成了八年一空间的民族主义。他还宣称:“日本正在扩张。试想哪个扩张中的国家没有和邻国开过刀?问问那些美国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看看多年前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是如何残酷折磨他们的。”其实这不仅是松冈个人的想法,也代表了当时日本政府的亚洲观。松冈在记者会上抛出“大东亚* * *光荣圈”构想的当晚,就与德国驻日大使奥托举行会谈,试探德国与日、德、意缔结三国同盟的意向。松冈的如意算盘是,形成三国同盟,既能抵御美国在东亚的强大压力,又能促进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新秩序”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邀请苏联加入日德意联合体系,那么欧亚大陆将出现一个新体系的强大势力集团,它可以与以英美为中心的西半球保持对抗。

松冈带着自己的“美好想法”,开始为缔结三国同盟摇旗呐喊。9月1940,19日,日本召开指挥会议,最终决定日本对三国同盟的态度。在会上,军事指挥部总指挥傅王质疑说,三国同盟“对调整日苏外交关系有多大作用”?松冈回答说:“德国有意充当日苏邦交调整的中间人。这是因为日苏调整外交关系也有利于德国,所以希望充当中间人。去年,德国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时,德国外长曾向斯大林询问日苏外交关系的未来。斯大林回答:“日本要媾和,我要媾和,日本要打仗,我也要打仗。“可以断定,苏联方面对调整日本和苏联的外交关系相当感兴趣。我不认为德国有任何障碍,所以我认为这种调整可以更容易进行。”

在这次会议上,枢密院议长原嘉道表示担心三国同盟可能会恶化日美关系。松冈解释说:“现在,美国对日本的感情已经恶化到了极点,不是一般的阿谀奉承所能挽回的。只有采取坚定的态度,才能避免战争。”一些认为他对美国友好的老朋友感到不解。松冈告诉他们,这是避免与美国开战的好方法。他对大儿子说:“只要你立场坚定,开始反击,美国人就会知道他在和同一个人说话,然后你们两个就像男人对男人一样说话。”他相信只有他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松冈的外交就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赌博之上的。果然,1940年9月26日,美国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日本大量购买的用于制造武器的废钢。松冈当时非常自信,认为押宝三国同盟既能调节日苏关系,又能有效对抗英美。他曾自信地对干事长葛西纯一说:“除了用三重同盟打开局面,别无他法。但最终目的是调整日美关系。等着瞧吧。”松冈曾向知己斋藤良外博士透露:“我真正想握手的对象不是德国,而是苏联。和德国握手只是为和苏联握手创造条件。自德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来,两国关系一直极为良好,因此有可能通过德国的斡旋来调整日苏关系。如果德国和苏联是朋友,美国和英国都不会考虑与日本开战。”为了排除异己,松冈洋子更换了40位大使和大臣,清洗了外务省的亲美派和英派,奠定了三国同盟的基础。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三国同盟签约。松冈洋子在东京招待了德国和意大利大使以及日本政府要员,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次年3月,松冈洋子访问德国柏林,专门去拜访希特勒。同时极力鼓吹“大东亚* * *光荣圈”理论,将日本的对外政策与日本法西斯对外扩张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从1940任日本外相,被称为奉行独立外交的外相。日本期待德国在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此前,日本和苏联曾就缔结中立条约进行过会谈,通过驻苏大使东乡莫德在莫斯科进行,即将达成协议。但松冈为了先缔结三国同盟条约召回东乡大使,使谈判暂时中止。三联同盟成立不久,10年底,松冈带着三木剑川作为新任驻苏大使,为日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谈判。但这一谈判未能成真,因为苏联提出不能放弃对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主权,谈判因此搁浅。

在松冈调整日苏邦交尚未见成效的同时,德苏关系恶化。据说,德国和苏联可能在三国同盟中开始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签字仪式。于是,1941年3月,松冈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目的是确认德国和苏联即将宣战的真相,想一举完成日苏邦交的调整。松冈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首先来到莫斯科。3月24日,我向苏联政府强调了日苏合作的必要性。松冈的如意算盘是,在访问了柏林和罗马的首都,会见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之后,他在回家的路上再次访问莫斯科的时机就会成熟,日苏邦交的调整应该可以取得进展。

在柏林,松冈听到曾向他提出签订“四国同盟”构想的里宾特洛甫说:“这种条约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签订呢?请记住,俄罗斯从来不会白给任何东西。”但松冈的热情并未减退;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史私下告诉他,德国和苏联可能很快就会开战,但他还是那么热情。甚至在从柏林到莫斯科的途中,当他得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时,松冈决定和他赌一把,直到日苏邦交调整。他对他的秘书易军说:“和史达林签订的协议在我的口袋里!”“因此,1941年4月7日,在返回莫斯科时,一直犹豫不决的苏联政府因害怕德苏战争爆发,接受了松冈的提议。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在克里姆林宫签署。当时,在庆祝签约的宴会上,斯大林和松冈相互拥抱,高兴地说:“你我都是亚洲人。"松冈向斯大林敬酒,说了一些其他外交官不能说的话. "条约已经签了,我不说谎,如果我说谎,我就把我的头给你。如果你撒谎,那我一定会过来取你的脑袋。”斯大林沉下脸反驳道,“对我们国家来说,我的脑袋很重要。你的脑袋对你的国家也很重要。所以,让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让脑袋长在肩膀上吧!”这句话让松冈很尴尬。此后,史达林和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亲自赶到莫斯科车站为松冈送行,特意拥抱了已经进入车厢并步出车厢的松冈,并再次说了一句“我们都是亚洲人”,表现出浓浓的情意。这确实是闪电外交,国内外新闻界都傻眼了。日本报纸纷纷发表社论,盛赞松冈外相的“贡献”,对条约给予高度评价。松冈洋子再次成为日本政坛的风云人物。

就在松冈洋子被自己对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的“成功”访问冲昏头脑的时候,日本驻美大使野村义三郎奉首相大卫之命,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就“日美理解案”举行了会谈,外务省于4月19418向政府和大本营通报了该案。陆军表示“原则上接受。”美国试图借“日美谅解”使日本脱离三国同盟,这无疑是对松冈外交的严重打击。松冈从苏联回来的路上看到了关于“理解案”的报道。松冈对此非常愤慨,因为他对此一无所知,近卫军的首相也从未告诉过他这件事。他悲哀地意识到,日本外交中的两种声音表明,他的外相已经被束之高阁。带着对近卫团在重要时刻抛弃统一外交的协议的极大不满,松冈对前来机场迎接的近卫首相和副外长忠志表现出罕见的冷漠。据说在机场,警卫伸手和松冈握手时,松冈犯了礼仪禁忌,甚至伸出了左手。松冈在莫斯科从车上走下来感谢斯大林来到站台时,右手手指被轻微擦伤,用一块纱布包扎。人们认为这是松冈故意拒绝和警卫握手的姿态。在警卫员向松冈打招呼的那一刻,两人之间原本信任和尊重的感情突然消失,相互间的不信任和轻视油然而生。

外交部长松冈反对科学家代理人岩手浩史与美国谈判的努力。他不断向希特勒通报协定草案,并等待希特勒的意见。松冈向德国大使奥托将军保证,如果美国开战,日本一定会参战。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怀疑松冈。他告诉墨索里尼,松冈是天主教徒,但他也向异教神灵献祭。“可以断定,他既有美国圣经传教士的虚伪,又有亚洲日本人的狡猾。”1941年5月8日,松冈天皇说,如果美国加入欧战,日本要支援轴心国,进攻新加坡。他预言,华盛顿的会谈不会取得任何成果,如果会谈能够成功,也只能意味着牺牲德国和意大利来安抚美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恐怕无法继续留在内阁。”6月21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终于对日本的提议给出了正式答复:“日本必须放弃三国同盟条约。”此外,日本提出的其他一些要求也被拒绝。卫兵和他们的内阁被美国人的回答震惊了。尤其让松冈恼火的是,科德尔·赫尔在回答时做了口头陈述。最近几天,一些日本官员的公开声明似乎是谈判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松冈认为这是对他的人身攻击,并以此为由全面叫停华盛顿谈判。

1941年6月22日,由于德国背信弃义地进攻苏联,德苏战争爆发。受此影响,日本的国际环境急剧复杂,日美关系开始恶化。这时,在大本营和政府的联席会议上,出现了“南下还是北上”的争论。松冈虽然不主张与美国开战,但也主张南下攻打新加坡,以迫使英国加快投降,支援德国。然而,在6月30日的联席会议上,松冈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放弃了南下论,采用了北上论。他坚信德国能很快打败俄罗斯。他建议日本立即进攻西伯利亚,推迟向南推进。裕仁大为惊异,因为这一方针意味着两个方向的扩张,而松冈主张进攻苏联,遭到了以吕翔东条英机为首的军方的强烈反对。鉴于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的教训,东条氏不主张急于同时与苏联和美国开战。向海和川越四郎也表示,同时与这两个国家进行海战确实很困难。“对于这种情况,不要要求我们一面进攻苏联,一面南下。海军目前不想挑衅苏联。”松冈说:“德国摧毁苏联后,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享受成功。”然后,他说了一些与他外交部长身份不相称的话。“我们要么流血,要么开展外交。我觉得流血比较好。”第二天,他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论点。他问:“南方和北方哪个更重要?”陆军参谋长杉山肇(Hajime Sugiyama)回答道:“同样重要。我们在等着看事态如何发展。”“一切都取决于当前的形势,”思维敏捷、脾气暴躁的陆军参谋长津田明夫说。我们不能齐头并进!”松冈再次与东条氏争辩道。他说根据德国的通知,俄国的战争将很快结束,英国将不得不在年底前投降。”如果在德国打败苏联之后才开始讨论苏联问题,我们在外交上将处于劣势。如果我们立即攻击苏联,美国就不能参战。“他坚信外交可以拖住美国3个月到6个月。”如果我们像统帅部建议的那样等待结果,我们将被英美俄包围。我们必须先向北,然后向南。.....“他就像一条打开了闸门的河流,他不停地说话,直到他看到他的话没有效果。最后,松冈以挑衅的口吻说:“我的预言从未失败。现在我预测,如果战争从南方开始,英美肯定会参战,否则我们拭目以待!"

为了消除松冈对军事政策的干扰,有人建议首相近卫军立即解除他的职务。但近卫不想和松冈闹翻,因为松冈在他和希特勒、斯大林会谈后,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警卫员决定找个借口除掉松冈。他要求所有内阁成员集体辞职,然后组建新内阁,起用海军上将丰田章次郎为新任外相。他在16的6: 30召开了内阁特别会议。没有人反对警卫提出的建议。松冈生病在家。就这样,这位日本外交史上最能言善辩的人物风雨飘摇的生涯画上了句号。

19411 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齐藤良雄博士带着日美战争的消息来到松冈在钱毂的私人住宅。松冈病了,憔悴了,眼里满是泪水。他对斋藤说,缔结三国同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他辩称,建立三国同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参战。但事与愿违,三国同盟成了太平洋战争的遥远原因。甲级战犯1945 8月初,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随后苏联对日宣战。无奈之下,日本天皇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准备无条件投降。当时,鲁湘阿南维基等军国主义顽固派反对投降,主张战斗到底;甚至准备发动军事政变。松冈洋子坚定地站在阿南一边。他因为肺结核已经病了很多年了,但是那时候他病了,四处走动。他到处宣扬“绝不向美国示弱”,参与了军事部门少数顽固分子策划的未遂军事政变。13年8月,横田松冈在拜访皇室时,对准备向盟军投降的铃木内阁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并强调:“只有下定决心继续战争,在国内决战,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然而,无情的历史车轮粉碎了松冈等人“战斗到底”的梦想,日本终于在8月194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犯的末日已经来临。不久,盟军总司令部公布了战犯名单,松冈洋子等人被定为甲级战犯。6月165438+10月19日,盟军总司令部广播了逮捕松冈洋子等甲级战犯的命令。听到这个广播后,松冈感到内疚,绝望地对身边的人说:“现在逮捕令已经发出,说不定我就要被判死刑了。”“既然我失败了,这是必然的。如果在以前,我可能还心虚九族呢!”

然而,直到那时,松冈仍然拒不认罪,坚持顽固立场。被捕前,他的儿子担心他在监狱里受苦,悄悄把一包毒药塞到他手里,示意他自杀。但是松冈不服,说:“我不要这种东西。自杀是懦弱的表现。我永远不会自杀。我不哀叹侵略和阴谋的污名,因为三国同盟的缔结绝不是为了侵略。”松冈洋子至死都坚持这种拒不认罪的态度。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时,他甚至用英语说自己是“无辜的”。审判期间,松冈洋子因病住进了美军医院。1946年6月27日,松冈病逝,享年66岁。松冈因为患病躲过了国际军事法庭的最终审判,但由于犯下的累累罪行,他死有余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