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说史记之后没有史书?

能打开这篇文章的人一定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但是看看历史文章下面的评论区。有多少人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又有多少人互相诅咒?

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来说,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探究历史的真相吗?还是在真假历史故事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历史到底是故事吗?还是后人编造的虚拟故事?且不说历史,就像今天媒体如此发达,我们普通人又能了解多少昨天发生在世界上的重大事件的真实内幕呢?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把历史当作自己的信仰和事业。他死后,就没有历史了。

他用生命创造了历史。

为什么鲁迅说《史记》是“史家绝唱,离骚无韵”?什么是天鹅之歌?从那以后就没人来过了。

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唯一的寄托就是完成他的《史记》。毫不夸张地说,《史记》是司马迁一生铸造的结晶。

武帝即位时,司马迁五岁。他是整个汉武帝时代和中国历史走向的见证者。

正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国进入了无限循环。

因为汉武帝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不是远征匈奴,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这个“儒家”,还是以前的儒家?正是这种儒家思想直接塑造了后世1000多年的文化骨架。

在我眼里,1840西方列强的枪炮打开的不是清朝的大门,而是儒家思想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壁垒。唐宋元明清有本质区别吗?

司马迁作为文史专家,对此是清楚的。

那么,司马迁是怎么看待儒家思想的呢?

看穿“独尊儒术”本质的司马迁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董仲舒一个人独尊儒术起了决定性作用,但真正的决策者是武帝本人。

早在梁武帝登基之初,在他真正掌握实权之前,就已经开始召集天下所有的儒生,召开全国性的“儒学研讨会”。

看来窦太后在这次人事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其实背后最大的赢家是汉武帝。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掌握帝国实权时,就有了举世闻名的天人三策。

这三条建议看似偶然,但在今天看来,却是汉武帝和董仲舒事先布局好的。

我们先来看看天人三策的具体内容。

1,君权神授,天下一统,尊王;

2.废除辉煌的百家争鸣,只崇尚“变易”后的孔子学说;

3.建立官方教育机构,官方推广儒学,只在儒生中选拔官员;

这就为后来的学者只研究儒家经典而忽略科技等学科奠定了基础。

因为,在古代,想出人头地就得做官,想做官就得学儒家。

宋朝即使收复十六州,也不及状元的一半。

到了明朝,文官集团完全控制了朝廷。不要说武官,就是朱家皇帝被平民团体杀的还少吗?

满人能成功统治这么多不同的民族和领地,就是把儒家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明朝鼓励妇女去死,建了400座贞节牌坊。清代建牌楼4000余座,也是孔庙数量最多的朝代。

很多人讨厌满人,骂满人。这些人很蠢。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伤人的!

一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看清楚了这一点。

司马迁对儒家是什么态度?你不会相信的。

穿越历史,看透后世一切的司马迁。

写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记录当时的大事,汉武帝时期最重要的是尊儒。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选择了忽略。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司马迁对这件事的刻意忽略。

而且司马迁通过记录一则董仲舒的丑闻,直接对被废黜的百家进行了批判和讽刺。

众所周知,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奠定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走向。

但司马迁不仅没有单独为他立传,反而在汉武帝时期还记录了一个“文字狱”。

通过这件事,董仲舒不仅被汉武帝打入死牢,还差点丢了性命。

在整个汉武帝时代,这只是一件小事。司马迁为什么要记录下来?

司马迁只是告诉后人,你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把皇权推向极致,你是第一个倒霉的。

你董仲舒是始作俑者,你将是千百年来被铭记的历史罪人。

向历史进谏的司马迁

司马迁为什么要创造性地发明传记式的史记?就是告诉世人,与历史事件相比,人才是第一重要的。

汉武帝晚年不问人鬼神,梦想像黄帝一样成仙成佛。

但是,司马迁只是把黄帝写成了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虚浮的神。

另外,司马迁为什么要在这么重要的历史文献中写下几个刺客?

正因为司马迁看透了百家争鸣之后的千年社会,所以他必然会失去道德这个东西。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越是推崇儒家,文人越是没有骨气!

这只是巧合吗?还是古人不傻,都明白所谓仁义道德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宋朝灭亡,十万人为之跳海。

明朝灭亡时,不仅一个小太监站在崇祯面前,连“水太凉了”、“头皮痒了”、“我没钱了”等士大夫都争着跪在满人面前自称为奴。

有多少聪明的文人不明白朱元璋设计的那一套自欺欺人?

清朝更惨。最后干脆被省政府官员解体架空了。

司马迁写的不是刺客,而是侠义精神、诚信道德这些中国国粹,在他那个时代很快就会消失。

如果你真的对历史很认真,就去做一个历史领域的学者吧!

想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变得更理性更聪明,不妨多读读史记,看看司马迁对汉朝的评论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