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县的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扶余人成为长春的主要居民。公元3世纪,建立政府,史称扶余州。其早、晚期王城在今吉林市和长春市农安县一带。扶余县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手工业发达。“其国之富”,“其二千里,有八万户”。东汉末年,王宓城有3万座,总人口约20万。

扶余国是扶余人修建的扶余国都城,也是吉林市最早的城市之一。扶余望城是木叉市。这个城市的形状是圆形的。扶余望城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城市在吉林市,后期在长春市农安县。西晋以后扶余衰落。公元285年,西部鲜卑人入侵,扶余王自杀,扶余王国第一次灭亡。第二年,晋武帝出兵帮助恢复国家。公元346年,扶余城由西毒迁至农安。470年,南高句丽人入侵,破54城1400村。493年,北方的布吉人(满族祖先的一支)入侵,王富玉逃到高句丽,他的国家灭亡了。扶余建校600多年了。农安地区被高句丽占领,统治了200多年。唐朝时,高句丽为了防止唐朝的征服,沿辽河南起营口,北至农安,修筑了一道长长的土垒,史称千里长城。

北魏至唐初,东北东南部是高句丽的地盘,原扶余是高句丽的扶余府。668年,唐朝破高句丽,属唐朝河北路。属渤海总督署管辖。公元713年,苏神族后裔在其首领大的率领下建立了渤海国,建立了五个都城,15,62个州。扶余府(曾用名蜀山府、龙州府)设在原扶余府,定为国都,下辖福州、龙州。迁都“敖东城”后,扶余府仍是渤海的文化经济中心和最大城市,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总人口近50万。

925年,居住在中国东北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强大起来。首领卢野阿保机领兵征渤海,四月包围扶余府,翌年春攻占扶余府。传说辽太祖的创始人卢野阿宝在回师助他时去世。当时城头上有一座冲天黄龙,于是廖将扶余府改为黄龙府,建了一座佛塔。穿越全国分为上海、中国、西、南、东京五路。北京是政治中心,辖黄林府(今内蒙古左奇巴林南堡市)。黄龙府,隶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团结五州(益州、安远、蔚州、青州、永州)三县(黄龙、钱敏、永平),是辽宁的政治军事重地。

军事上,黄龙府郡布署负责新州(今吉林怀德县秦家屯古城)、彭、(今农安县康山乡广元殿古城)、淮军、襄州(今农安县万金塔古城、万金塔乡)、瑞、益州(今农安县孝子乡,在古城内)、潍州(今农安县乡)这些部队驻扎在黄龙府附近。

黄龙府是辽金时期的名城。南宋名将岳飞曾信誓旦旦:“直奔黄龙府,与群臣共饮。”岳飞所说的黄龙府,就是今天的农安古城。

黄龙府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地方。由于辽代的迁徙,这一地区不仅居住着契丹人、渤海人(与女真人、满族祖先为同一种族)、女真人和汉族,还居住着铁力、回纥、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辽圣宗年间(983-1030)在黄龙府修建的佛塔,至今犹存。塔高43米,中等实心,砖砌,檐密,8角13层。经年累月的侵蚀,塔基被毁,但仍未倒塌,足见辽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的杰出才华。为了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1953年,国家拨款修复了10楼。在修复过程中,在塔中上部的一个小砖房内发现了两尊银佛,以及一个木瓮、一个骨灰布袋(内有舍利子)、一个瓷香炉、一个瓷香盒、一个小银碟和一个银单线刻银佛缘。1983年,古塔由国家出资修复。现在塔的每一层都有狮子、独角兽等吉祥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层楼的每个角落都挂着风铃,刮风下雨,金铁环响。

1165438+2004年9月,女真各部不堪忍受辽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其首领完颜阿骨打领兵攻占黄龙府。在抗击黄龙府的战斗中,女真人将军万艳·露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切断辽兵外援,控制交通要冲,放火烧风,督军奋力一战,火烧靴子不知不觉,一举攻占了这个军事重镇。万艳娄石是长春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家族墓地遗存在长春市东南部净月潭山南坡,是吉林省重要的金代遗迹之一。

万艳娄室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据《晋史》、《刘略》记载,娄氏因攻克黄龙府有功,被评为黄龙府万户。后来又活捉了辽国皇帝天佐,战功卓著。1130年,万艳娄石死于军中,时年53岁。金太宗亲自派队护送万艳娄石的灵柩,葬在黄龙府东南的奥吉里,也就是现在的石碑岭。

徐进征服黄龙府后,将黄龙府改为济州,并设立了与军队相关的军种。金之所以将黄龙府改为济州,是因为完颜阿骨打率兵南下渡河(今松花江)时,水深无船,于是下令一人在前方探路,带着赫柏马渡水,随后的兵马顺着马鞭所指的方向,水深仅及马肚,全军顺利渡河,攻入黄龙府。后来天意使人知渡何处,水深不在底。只是“济州”、“涉军”的意思,后来改成了龙州。金朝末年,蒙古人崛起。为了加强的军事实力,金于1140年将龙州升级为龙安府,成为金朝北方的军事中心。辽、金这两个北方民族,曾经进入中原,在长城以南甚至长江流域作战。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王国,在始祖龙州将长春的地名改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后,改称龙州宽城子,为北方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王国繁荣昌盛,国家强盛。来自西方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津三大民族宗教(道教、佛教、景教)之一,全民信仰。宽城子已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市内教堂众多,信徒数十万人。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有了规模。城墙高大,分为两个城市,宫殿保持非常豪华,没有使用。

此后蒙古日益强大,用了近一年时间攻占了宽城子。由于信仰藏传佛教,蒙元认为此地是景教未知之地,因此长期无法攻占。于是下令拆除宽城子的城墙,百姓迁到辽阳和中原。这座千年古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废墟被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找不到这座古城的痕迹,只有今天,在小城。

1234年,蒙古人灭亡了金朝,后来统一中国成为元朝。元帝国统治时期,长春属辽阳开元路,由隆安府统治。蒙古王朝的统治被推翻后,元朝皇权的主要残余势力退守东北。

明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宋襄公为鲁将军,郢公傅有德为左副将军,永昌右副将军侯,率二十万北伐”。同年6月,战争因那霸投降而结束。“当初那霸派兵分作三营:一营在榆林深处,一营在鹅场,一营在隆安、土河。”其中“隆安”即现在的农安,“一土河”即伊通河。当时那霸投降将士二十余万,“羊、马、驴、骆驼辎重百余里”。

明朝平定东北后,建立了努尔戆徒师,在长春地区设立了隶属于努尔戆徒师的伊东河卫和伊苏河卫,地址为现在的伊通河和饮马河流域。

明帝国虽然在长春附近设置了军政机构,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国民生活状况。从12世纪蒙古人从西北向东南迁徙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中叶,除了蒙古部落之间的争夺,这里一直是蒙古人的游牧之地。

满清势力在东北崛起时,蒙古郭尔罗斯部的一支于1633年投降大清帝国,参加反明战争,故其部落首领于1636年被封为札札克护国公。所以在长春建立之前,是郭尔罗斯札萨甫前旗的封地。

清军于1644年入关后,开始修筑东北柳条边关(简称柳条边关或柳条边墙、条纹边关等。).这里说的柳条边墙,是指边墙外面有一条沟,沟里灌满水,防止行人未经允许进入侧面。侧壁高3英尺,宽3英尺。墙上种三排柳树,阻挡行人,故称柳条边或柳边侧墙。柳条边可分为旧边和新边。老边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在辽河流域修筑了一条东起凤凰,西至山海关的边墙,全长1900余里,名曰“盛京边墙”。因为修建较早,所以也叫老边。新边界指的是吉林省的柳条边界。据《盛京通志》“东起吉林北界,西至开原县威远堡边关,长六百九十余里。复盖罗峰北界,缚柳以定内外柳条边,亦称新边。”

“老侧”自东向西有16侧门。“新边”从南到北有四个侧门。主要指布尔廊侧门、克尔苏侧门、伊通河畔门、法萨侧门。

除了侧门,沿着侧墙的方向还有很多侧平台。新边界的头在吉林省舒兰县法制乡以东10里的头台村,法特哈门为二,以松花江为天险。过了河之后,依次是长垣地区九台县的三、四(今上河湾镇四村)、五(今上河湾镇五村)、六(今刘台乡六村)、七(程子街七)。清代新边疆从一站到十站,再从一站到九站反复排列,称为上十站、下九站。饮马河梯田,又称头台,位于放牛沟乡景家村饮马河头台屯。二台在腰站村二台村,现在是放牛村。九台县境内有9个边防站,全长262华里。

从九台县放牛沟乡任家屯村北双巷子往西南走,柳条边出了九台县城,进入长春郊区三岛镇四合村东南的盛家岗子与双阳区颜泉乡后屯村交界处。这是一个进入长春郊区的侧站(后台站),它从南一英里到镜月乡的西站和小河台(第二个侧站)。吴屯、孙边、王边,过幸福乡,直往南到邢家台,进新立城水库。乐山乡与永春乡交界处(今新立城水库)以东,转向西南,即新侧伊通边关旧址。在长春郊区,有一座柳条侧门——伊通侧门,三面,全长80里。总的来说,柳条边境线在长春有342里,穿过九台县、双阳县和长春市。在清朝,每个柳条边有150到200名台湾工人。台湾工厂“由汉族归化人充任,种田免税”,俗称“边民台”。侧台不像码头、烽火台之类的土台,而是柳条边界的地区行政机构驻地。清朝修建柳条边界后,进一步明确长春市以及农安、德惠、九台的部分乡镇在边界之外(新边界以西),属于郭尔罗斯前旗的土地。

清军入关并在北京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后,为了镇压汉人的反抗,一批批“罪犯”及其家属从顺治朝开始被流放到东北。当时流放地很多,柳条边上有各种门和平台。旧志中有云:“侧门住流民,父子造破屋住,尝大雪,老人僵卧,儿子惊尸...我是一开始从海关认识新人的。”可见300多年前清朝的人就流到了这里。但在清初,流入量还是比较少的。

康熙朝,郑成功的接班人被大清帝国镇压,以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叛乱也被平定。于是,大批“造反”官员、士兵及其家属、近亲被押解到东北。其中包括来自福建、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的人,以及来自沈、贵州、湖南、广西和广东等省的人。

明清之际,俄军到达黑龙江上游的中国边境地区。“三藩”平定后的1682年春,康熙帝东巡至船厂和大武拉峪村,开始筹划抗击侵略者的边境战争。

1683年春,康熙帝下令对辽河航运方式进行检查,并派“吉林省宁古塔副司令瓦里华等。,从一屯口到一屯、一门河口进行水势测试。在侵略者被迫签订《尼布甲尼撒条约》之前的几年里,伊通河上的航运相当繁忙。大量的粮食和军用物资通过这条水路被运送到jaxa前线。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沿途的居民,流放而来的水手和造船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