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经历了六个发展时期。

一、20世纪以前的外语教学:

中国最早的外语教学可以追溯到元朝。归国是我国最早有史料可查的外国语学校。它主要用于培训翻译人员,并作为政府的翻译史。随着与外国交流的增加,出现了一些外国语学校和洋务学校。

20世纪以前,外语教学主要以语言知识和翻译为主,教学目的从培养专门的外语人才发展到培养能够运用外语从事其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20世纪后的外语教学:

1902年,清政府颁布《太学章程》,规定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堂章程》,规定外语是中学必须的、最重要的功课。这一时期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临时应用,提高智力和知识的积累。虽然教学内容仍然重视语言知识,但比以前扩大了。

1923年,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大纲,初高中必修外语课程大纲,结束了辛亥革命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此后,国家教育部颁布了13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但外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每次都没有明显变化。外语教学的目的越来越科学,从重视实用性到教育培养。

三、建国后的外语教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都是一片废墟。这一时期国家制定的革命和建设总方针是向苏联学习,所以俄语教学发展很快。然而,英语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勉强维持,这给英语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65438-0956教育部发文恢复英语教学,英语被列为重点学科,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951《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草案)》的课程目标侧重于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尤其是单词的记忆。

在此基础上,陆续颁布的教学大纲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教学还是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主,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