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谏太宗十思——敢于直面谏的名臣魏徵

玄武门之变后,早就看重他胆识的李世民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任命他为谏官,经常引入内廷打听政治得失。郑伟喜欢做每一个知心朋友的主人,全心全意地协助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谈。再加上诚实坦率的性格,他常常据理力争,从不妥协。魏徵死后,唐太宗非常悲伤和难过。他曾说:“丈夫可以用铜为镜打扮自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魏徵今天突然去世了,所以我丢了一面镜子!”他还写了一个墓碑,用一封信把昭陵埋了。

包拯(999-1062),庐州合肥人,北宋政治家。宋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府四年(1037),政绩可观。任职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后被任命为御史监,后改为御史监,任“言官”。行为不当或违法的官员可能会被弹劾。为了惩治贪官,清四年(1044)八月,他向仁宗散发了《不要带贪官》的乞求书,认为清廉是人的榜样,而赃物是“贼”。包拯七次上书奏江西转运使王魁,暴露其“心如蛇蝎”,祸害百姓。并严厉批评了宋廷的官员任用制度。祐二年(1050)至祐三年,包拯知鉴院三次弹劾外戚张耀祚,试图查清恶魔冷情冒充太子的特大诈骗案,震惊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