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腿辱探——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屈辱?
一场纠纷就这样解决了。在得到恶作剧的心理满足后,小流氓们走开了,市场上的人们纷纷议论,冷笑,嘲笑持剑男子的懦弱。剑侠沉着脸走了。为了避免麻烦,这个人付出了屈辱的代价。还能说明什么?
然而这个小故事却因为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记载而流传了千年。
这个历史典故还有其他几个版本。比如羞辱韩信的不是小人,而是屠夫,但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它告诉人们,一个有野心的人应该能够容忍,哪怕是以个人的屈辱为代价。毕竟屈辱小,影响了人生理想抱负的实现。
后人称赞韩信忍辱负重。苏东坡在《论候》中评论说:“人见屈辱,拔剑挺身而战,非勇者也。”这是典型的儒家观念。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频频受辱,包括来自四面八方的嘲讽语言,各国君王的冷淡,陈的饥渴。他的弟子们总是很愤怒,但孔子不卑不亢,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继续传播自己的思想。
韩信胯下之辱,如同越王勾践的故事,成为中国人忍耐民族气质的精神支柱,成为有志之士的成功范式。不同的是,前者带有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色彩,是一种有目的、有预谋、有心理预设的隐忍。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好受辱的充分准备。而韩信的经历,是出于一次偶遇,一次意外,完全没有准备。后一种情况所带来的屈辱,更是无法接受,无法承受的。
所谓隐忍,不是不能还手,不能挺身而出,也不是自己的能力遥不可及,就像韩信一怒之下可以轻而易举的用剑杀死对方一样。但是,为了你崇高的人生目标,你必须隐藏自己的理想和能力,积累财富,让别人觉得这种耐心来自于一种无奈的选择。韩信自己后来也说,当时我不怕他,但是没有理由杀他。如果我杀了他,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
忍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对灵魂来说更痛苦。只有有远大的人生志向和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才能实现。而韩信当年的胯下之辱,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胯下之辱。
那么,韩信腿的屈辱在哪里?
一般认为,爬过别人的裤裆是一种屈服和耻辱,这是一种社会学的理解。其实到了秦汉时期,还有一个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原因。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历史典故才更真实,更强调隐忍。而这个原因属于民俗学。
服装的历史也是文明史。
秦汉时期是中国服装发展的重要阶段,将阴阳五行思想渗透到服装思想中。秦朝很短,所以除了秦始皇规定的服饰颜色外,一般的服饰都遵循战国时代的习惯。秦国的西部边陲没有中原那么繁文缛节,服饰风格也比较朴素。而且它开始把古代作为常服的袍子当成正装。
秦汉时期,人们主要穿“深衣”,即上衣和下衣连在一起。
裤子在古代被称为“裤”。《释名与衣》:“若跃则横,二股交。”-双腿交叉。说文:“易,信义也。”-腿部衣服。
秦末汉初还没有专门的裤子,或者更准确的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裤子。即使有,也是北方游牧民族骑马狩猎时穿的裤子,样式很像现代灯笼裤。与北方接壤的汉族人在耕作和捕鱼时也穿这种裤子。
裤子真正流行起来,源于中国的汉代。但那时候是开裆裤,男女都穿,不分年龄。覆盖着衬裙或者厚外套。后来逐渐出现了全长裤,古代称之为“穷裤”、“昆裆”。但是开裆裤作为一套裤子还是长期存在的,把它当成婴儿专用的衣服是后来的事情。
由此,我们揭开了裤裆屈辱的历史真相。
事情的真相是,不管当时的韩信是爬在纨绔子弟还是屠夫的裤裆下,他都要面对一个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尴尬和羞辱:那个人一定是没穿裤子,或者最多是开裆裤。
想象一下,一个男人双腿交叉站在韩信面前,而且是男人的生殖器官悬在韩信的头上。普通人如何在社会和人格的双重意义上忍受这种屈辱?
这种情况在影视作品中的再现,肯定是无法忠实再现历史的,很多相关词语都没能如实陈述这一点,大大削弱了这一历史典故的内在张力。韩信当时的屈辱和愤慨之情,不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如果没有宏大而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作为精神支撑,有多少血性的男人能够屈服?
这一历史真相充分证明,韩信不愧为君子。不仅要有远大的人生目标,还要有更强的自控能力和隐忍心理。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忍气吞声是一种勇气,而且更高级,更强大。
苏轼生活在宋朝,比我们更接近秦汉。他自然明白了真相,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这种耻辱。其实《后后论》里那段话就是这个意思,只是大作家写不出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