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真的比司马懿厉害吗?

因为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这个时代是谋士和武将的时代,他们可以把天下作为棋盘来施展才华。比如有“毒男”之称的贾诩,就拉开了乱世的帷幕。还有周瑜,出身名门却不浮夸。他精通音律和军事,一场赤壁之战奠定了他名将的历史地位。

还有诸葛亮和司马懿,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亲密的对手。一种是蜀汉丞相采取攻势,另一种是曹魏都督采取守势。他们斗争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世界的走向。因为诸葛亮目前被“神话”了,所以很多朋友认为司马懿没有诸葛亮有才华,但事实并非如此。

司马懿简历

司马懿出生在河东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司马方是当时朝廷的重要官员。但由于他忠于汉朝,所以一直被曹操的政见所排斥。但曹操毕竟爱才,得知司马懿很有才华,于是征召,却总是被司马方以各种借口阻拦。后来曹操下了一道死命令,司马懿必须去丞相府。司马懿以自残装病为代价拒绝了曹操,曹操无可奈何。官渡之战后,曹操击败袁绍,成为天下第一诸侯。此时的他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超过了汉武帝刘协,整个朝廷也被曹操所集权。这时候曹操又招了司马懿。司马懿深知曹操胆大心细。如果他再违抗他,可能会牵连整个司马家族。于是司马懿接受征召,成为曹丕的幕僚。

当时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的位置。曹操本人更倾向于曹植,但又犹豫不决。是司马懿建议曹丕结交军中将领,取得军中支持,对曹操守孝,为自己争取更多政治资本。在曹植屡犯错误的情况下,曹丕终于一马当先,司马懿从龙有功成为朝廷的红人。

司马懿在曹丕时代一直是文官,没有机会染指军权。但是曹丕在位没几年就不行了,司马懿,年轻的魏明帝曹睿,是曹丕去世前辅佐他的四位大臣之一。魏明帝早期也是司马懿掌管政务,没想到曹丕死后诸葛亮领兵攻占曹魏的陇西和关中地区,关中统帅曹真败给了诸葛亮。魏明帝无奈之下,任命司马懿代替曹真,司马懿完成了从文官到武将的转变。

两个人决斗的过程

诸葛亮北伐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国之力,在军事装备和军事实力上勉强与司马懿的梁勇军平起平坐。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陇西三县市,曹魏,司马懿却不顾城池得失,而是集结主力进攻蜀汉街亭要塞,直接拿下诸葛亮的钟君。街亭被攻破,诸葛亮命令刚攻下陇西的赵云领兵救援。这时司马懿趁赵云要离开陇西,又派兵占领了。陇西失守,让诸葛亮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最后只有退守益州。后来诸葛亮连续两次北伐,都没有遇到司马懿的主力,更多的是因为粮草不佳,直到在五丈原最后一次与司马懿对峙。这时候司马懿知道蜀汉已经克服了粮草问题,士气高昂的蜀汉军想速战速决,于是司马懿挂上了免战牌,采取了防守的姿态,不管蜀汉如何邀战。

司马懿的态度让诸葛亮很无奈,于是从司马师的两个兄弟司马昭身上寻找突破口。诸葛亮特意安排运粮部队在途中被俘,让司马昭意外得知诸葛亮驻扎在上谷。司马昭立功,急不可耐,带兵上谷。司马懿大呼中计,亲率大军前来支援。当司马家三父子进入山谷时,诸葛亮下令封锁谷口,并放火烧城。大火很快吞没了谷底的魏军。司马懿快要被烧死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一场暴雨救了谷底的魏军。

吸取了教训的魏军,突围回营后再也没打过。两军在五丈原对峙许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没能熬过那年秋天,部署蜀军有序撤退而死。诸葛亮死后,蜀汉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司马懿功成身退,与曹睿、魏明帝齐名。

司马懿的才华不输于诸葛亮。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来看,似乎是平分秋色。甚至因为曹魏比蜀汉强,很多人都认为司马懿的才华不如诸葛亮。其实严格来说,司马懿的综合实力并不逊于诸葛亮。

首先,司马懿能看清世界局势。年轻时成名,被称为“月见虎”。因为我出身名门,和曹操这个“宦官后裔”不一样,所以我一直拒绝曹操的征服。但曹操击败袁绍后,局势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此时,他顺势加入了曹操的阵营,甚至赌上了曹丕的成功。而另一方面,在世界大势已定的情况下,诸葛亮选择了刘备,逆势而为。很明显,他们的眼睛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比较。

此外,司马懿深谙战术。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并没有追求胜利,因为如果魏军顺势攻占蜀汉,司马懿就为高震之主效力,面临的只有谋反被杀的命运。而司马懿则选择班师回朝,交出军权,表面上打消了魏明帝和曹睿的顾虑,暗地里却在积蓄自己的力量。魏明帝死后,世界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仅仅发动政变,他就在一天之内得到了曹魏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让司马嘉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赢家。

从他们的结局对比来看,司马懿还是比诸葛亮好。

历史上,司马懿的后代在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后,并没有带领民族走向富强之路。相反,出现了不吃碎肉的阿津·惠帝。于是,整个民族进入了八王之乱、五乱之后最黑暗的时代。所以因为这些黑历史,加上司马懿的政权是通过政变获得的,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自然就被抹黑了。

但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一生兢兢业业。他是在君主害怕的情况下长大的,需要这种纠结。他从不计较人生中的许多起起落落,最终把自己和后代推向了巅峰。这难道不是一种启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