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绸历史简介
通过这条横跨亚洲大陆的古代东西方贸易走廊,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中外之间以丝绸为主的贸易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我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代以后,丝绸之路在唐代再次受到重视。唐朝统治者直接以汉为楷模,其开放性使其试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长安经常有几十万的外国富豪,在“商人来了就要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的思想指导下。
长安、扬州、广州等城市都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长安最大。对外贸易的空前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看来唐朝对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并不满意。通过与大食者(阿拉伯人)的共同努力,他们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加强了唐朝与中亚和东地中海国家的海上联系。水陆商业运河的同时开通,使唐代的对外开放意识更加强烈。
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崛起并存,有力地促进了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唐朝还特别重视丝绸业在纺织业中的地位。
于是出现了河南、河北等丝织中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丝绸产品,如嵩州(今河南商丘)、濠州(今安徽濠县)的丝绸,宜州(今四川成都)的织锦,扬州的锦袍等,闻名全国。
扩展数据:
长江丝绸生产历史悠久。丝绸种类繁多,名品荟萃,在中国乃至世界丝绸文化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早在先秦时期,长江上游的川渝、中游的两湖和下游的江南,就是我国蚕桑丝绸生产集中的地区。
自汉代以来,丝绸生产一直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三大名锦和三大名绣,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杰出代表。自宋代以来,中国丝绸生产的重心南移,江南、四川、黄河流域成为中国丝绸生产的三大中心。
尤其是长江以南,成为明代中国最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这里蚕桑丝绸的商业化生产起步早,程度高。丝绸以贸易为主要交流方式,成为对外影响巨大的商品,在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百度百科-江南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