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自然资源

植物

襄阳市共有维管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93种,隶属于27科50属。共有种子植物1605种,隶属于162科778属。境内珍稀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共有国家珍稀树种61种,其中国家一级珍稀树种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珙桐、厚壳、香果树、水杉,国家二级珍稀树种有秦岭冷杉、云杉、三尖杉、厚朴、鹅掌楸、水杉。湖北有三尖杉、粗榧、蜡梅、白皮松、降香、山楂、紫斑牡丹、紫薇、大叶冬青、黄杨、女贞等37个省级珍贵树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80多种。发现有一株直径57厘米,长1500米的古藤,世界罕见。

动物

按保护级别分,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50种、190种。襄阳共有野生动物268种,其中鸟类151种,兽类60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按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梅花鹿、林麝、鹳、秋沙鸭、金雕等10种。有马鹿、猕猴、黑熊、锦鸡、鹰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0种,湖北省有国家“三有”(即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保护和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8种。襄阳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0: 00,2011,1,襄阳常住人口5500307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其中枣阳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周郁莨的常住人口最少,不到654.38+30万。城市常住人口中,男性2783550人,占总人口的50.1%;女性2716757人,占总人口的49.39%。全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人口为824860人,占总人口的15.00%;15-64岁人口为4208288人,占总人口的76.55438+0%;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7159,占总人口的8.49%。

到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560万人(指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01%。出生率为11.04‰;死亡率为3.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6‰。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93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1.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54.38+0804.7亿元,增长654.38+00.2%;第三产业增加值923.0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结构为12.8: 57.7: 29.5。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38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654.3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922.9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57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8:57.7:29.5调整为11.9:56.9:31.2。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67.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4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03.7万吨(654.38+00.07亿斤),增长0.2%;棉花产量3万吨,下降27.9%;石油产量24.9万吨,下降0.4%;蔬菜产量320.8万吨,增长2.5%;茶叶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654.38+0.2万吨和654.38+0.28.9万吨,分别增长654.38+0.3%和6.2%。

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644.8万头,增长3.0%;出栏羊1741万只,增长7.7%;牛出栏70.6万头,增长5.9%;出栏家禽8780万只,下降2.6%;水产品产量654.38+0.98万吨,增长4.8%。

2015年粮食总产量101.1亿斤,比上年增长0.3%,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总产量46.3亿斤,增长0.2%;秋粮总产量54.8亿斤,增长0.5%。二是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市生猪出栏620.4万头,比上年下降3.8%,奶牛出栏71.8万头,增长1.7%,羊出栏1.77万只,增长2%,家禽出栏831.7万只,下降5.3%,鸡蛋产量286.66。第三,渔业发展迅速。全市水产品产量21.7万吨,比上年增长9.5%。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可比)。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3%。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汽车工业产值增长16.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2.2%,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5.2%,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2.9%、9.7%和11.5。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797.4亿元,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1.4%,利润增长12.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12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2%,其中工业用电量82654.38+0亿千瓦时,下降1.5%。投资

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3.5亿元,增长22.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48.3亿元,增长22.5%。全市在建工程206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13个。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3亿元,增长74.5%;第二产业投资1220.4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投资12144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35.5亿元,增长26.0%。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30.9亿元,增长9.6%。房屋建筑面积2422万平方米,增长65.438+08.1%,商品房销售面积57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438+02.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4.7万平方米,下降65.438+09.1%。商品房销售额250.9亿元,下降4.6%。

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达到307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292654.3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国内贸易

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06亿元,增长13.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936.3亿元,增长13.5%;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94654.38亿元,增长65.438+02.6%。

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0.8、0.6和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599亿元,增长13.2%;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突破100亿元,达到654.38+00.52亿元,增长654.38+065.438+0.8%。

对外贸易

201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96572万美元,增长21.5%。其中,出口总额654.38美元+0.73843万元,增长265.438+0.2%;进口总额22729万美元,增长23.5%。全市新批外资企业23家,下降4.2%;实际外商直接投资6365438美元+0.45万美元,增长17.5%。

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4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进口2.5亿美元,增长12%;出口突破20亿美元,达到2654.38+0.6亿美元,增长24.654.38+0%。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

交通

2014年,全市公路里程27134.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25660.3公里。2001年县乡公路改造251.1公里,通村公路1117.8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乡镇五级站66个,简易站、问候站2294个。农村新增客运线路448条,村村通公交率达到100%。运输安全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道路货运周转量483.2亿吨公里,增长14.4%;公路旅客周转量47.6亿人公里,增长23.2%。襄阳机场已开通航线13条,共计8662架次,比上年下降0.7%。旅客吞吐量67.7万人次,增长12.6%;货邮吞吐量2388.3吨,增长10.9%。

邮电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2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2.6万户,固定电话用户73.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0.6万户。

旅行

2014年旅游总人数33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其中,入境旅游人数4.9万人,下降0.6%;国内旅游人数32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旅游总收入221.4亿元,增长22.4%,其中入境旅游收入3685.5万美元,增长23.4%;国内旅游收入21.92亿元,增长22.4%。

财政学

2014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367.8亿元,增长20.9%。地方政府预算收入249.2亿元,增长30.1%。其中,税收收入6543.8+077.6亿元,增长25.6%,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7654.38+0.3%。

2015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4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地方政府预算收入339.6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税收收入达到2654.38+0.7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8.7%,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62.1%。

金融

201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84.0亿元,比年初增加302.0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5636亿元,比年初增加23100万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43.8+0507.6亿元,比年初增加26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34.0亿元,比年初增加9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55.4亿元,比年初增加6543.8+059.6亿元。

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05.2亿元,比年初增加226.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7429亿元,比年初增加179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917000万元,比年初增加1841000万元。其中,住户贷款447.6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非金融企事业单位及团体贷款12441亿元,比年初增加1783亿元。

保险

全市保费收入55654.38亿元,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6亿元,增长19.4%;人身险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20.8%。全年各类薪酬及支付费用654.38+0.75亿元,同比增长654.38+02.2%。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支出7.9亿元,增长3.4%;财产保险理赔支出9.6亿元,同比增长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