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如何?

亨利·乔治是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他认为土地占有是不平等的主要来源,提出了征收单一土地税(又称地租归公)的主张,并以代表作《进步与贫困》闻名于世。

不找到纠正贫困的方法,绝不罢休。

亨利·乔治(1839 ~1897)出生于费城一个海关收税官的家庭,属于中下阶层。14生日前,他离开学校,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文员。19岁去加州淘金,进入《旧金山时报》做排字工。多年后,他在几家报纸担任排字工人和编辑,发展了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能力,但在经济上没有取得多大成就。30岁时,亨利·乔治来到纽约,创办了一家通讯社。在被垄断组织压垮后,他的小通讯社倒闭了。

这位年轻的记者在纽约艰难地经营了一份报纸后,经常默默地走在街上,他对所看到的巨大财富的各种表现感到惊讶。

从19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随着美国市场体系的形成,现代工业的迅速建立,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随着社会财富的空前积累,社会贫富分化也空前加剧,产业动荡和危机频发。

同样,在纽约,在王子般的豪华住宅旁,可以看到贫穷与堕落,匮乏与羞耻。乔治还看到,土地投机阻塞了广阔的土地,使工人一无所有。人们到处囤积土地,致力于占有土地,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土地的涨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平等?为什么堆积如山的财富与如此严重的短缺联系在一起?乔治发誓,不找到贫困的原因和纠正贫困的方法,他决不罢休。带着这些想法,乔治在1871的四个月里写下了我们的土地和土地政策。这本48页的小册子主张征收单一土地税(又称地租),以消除土地垄断,取消其他所有税种。

写于1879的《进步与贫困》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份手稿被送到纽约寻找出版商。有的出版商认为他脱离实际,有的则认为他过于激烈。大多数出版社认为他的想法很危险,几乎所有出版社都认为他的书不会畅销,或者只能收回排版费用。最后,在作者支付大部分排版费用的情况下,这本书终于出版了。

在创作过程中,乔治尝尽了贫穷的滋味,经常被迫典当个人物品。当“作者证明版”打印出来后,乔治将其中一张寄给了他心爱的81岁的父亲。信中写道:“感谢上帝让我活着完成它,你也能活着看到它。这本书一开始不会被认真对待,也许会有一段时间,但最终会被认为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我对此深信不疑,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看到这种情况。但是,我在这本书里表达的信念,我们还有另一种人生信念,让我觉得看不到也没关系。”后来事实证明,乔治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快实现了。

消除贫困的设想——单一土地税

乔治找到了人口最稠密、财富最多、生产和交换最发达的地方。与此同时,存在着诸如最严重的贫困、最激烈的生存斗争和穷人最被迫的无所事事等情况。在很多情况下,巨大的生产能力并不能消除贫困或减轻那些被迫从事艰苦工作的人的负担,而只会加深贫富差距,使生存斗争更加激烈。新的生产力就像一个巨大的楔子,不是从社会底层进入,而是从社会中间穿过。分裂点以上的情况上升了,分裂点以下的就被碾压了。

乔治认为贫穷和进步是齐头并进的,这是一个时代之谜。是命运多舛的斯芬克斯向人类文明提出的谜语,答不上来就会毁灭。如果进步只是为个人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增加了奢侈,拉大了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的差距,那么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也难以持久。

许多人关注贫困与进步的共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时的经济著作说,当前的衰退是由于过度消费。然而,一些经济权威人士认为,这是由于生产过剩。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战争的浪费;铁路的延伸;工人试图保持更高的工资;停止使用银币,发行纸币;节省劳力的机器的增加;开放短途贸易等

亨利·乔治认为财富分配不公,是现代文明的诅咒和威胁,根源在于土地私有产权制度,提出的对策是土地公有制。但乔治提出的土地所有权不是购买私有土地,也不是没收私有土地,而是征收单一的土地税,只把一定比例的地租留给土地持有者。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内核”,拥有土地只是一个“外壳”。把大部分地租转为公有,可以取消其他一切税收,对各个阶级都有利,可能使人类进入更高更辉煌的文明。

乔治指出,为了引导土地的改良而使土地成为私有财产是草率的、浪费的和不确定的。使用和改善土地所必需的不是它的私有制,而是保证劳动和资本在这块土地上所生产的东西在未来得到投资。只要土地改革者得到这样的保证,土地私有制就可以顺利地消除。

亨利·乔治对单一土地税寄予厚望。他认为地租的税收是所有税收中最低、最容易征收的,可以大大减轻其他行业的负担,刺激经济发展。关于土地的私有产权性质没有被改变,亨利·乔治认为,只要地租以税收的形式被政府收取,土地无论是以谁的名义都将成为事实上的公共产权,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将分享其收益。也就是说,土地产权的性质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土地收益的地租可以社会化、社会化,开发的收益可以被社会享用。

培育启蒙思想——中国的实践

亨利·乔治的单一土地税是许多土地国有化方案中的一个。早在1895年,这种思想就通过传教士马林传到了中国,催生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经济改革主张——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具有启蒙意义。

中国近代伟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亨利·乔治赞不绝口:“美有亨利·乔治...谁写了一本书叫《进步与贫穷》,意思是世界越文明,人类越贫穷,由于经济学分配不当,主张土地公有制。”

孙中山在接受亨利·乔治大部分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他把这个理论概括为四个字:“均地权”,并使之成为一项政策,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土地纲领。1905孙中山先生在解释“平等地权”时说:“文明之福祉,为全体公民平等享有。在完善社会经济组织的时候,世界上的地价都是认可的。其现有土地价格仍属于原所有者;革命后社会改善和进步所增加的代价属于国家,由人民享有...那些敢于垄断来控制人民生活的人将会抛弃它。”这是孙中山先生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从亨利·乔治时期的地租到物价上涨的一个中国表述。

(作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2021-07-1400: 00: 00。

王卫军亨利乔治:孙中山先生著名的经济学家。

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