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节的信息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通常在这一天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认为是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花是萱草,也叫无愁姑娘。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4年,美国参众两院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

母亲节的起源:

1.设立母亲节的想法是由费城的安娜贾维斯小姐首先提出的。贾维斯夫人在美国费城去世。本来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就是因为这位女士,母亲节才闻名于世。

2.贾维斯太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和很多母亲一样,善良、善良、勤奋,对人体表现出极大的关怀。然而,在20世纪初,普通母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很多人,包括他们的孩子,认为他们的努力是理所当然的。

3.但是贾维斯太太的孩子们没有忽视这一点。母亲去世后不久,安娜在当地教堂举行了一个独特的仪式,以示对母亲的尊重。同时,她下定决心,要让更多的孩子记住她的妈妈。她写了成千上万封信,寄给一些重要的人和组织,要求他们选择一个特殊的日子作为他们母亲的节日。

安娜·贾维斯选择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她母亲的忌日。这一举措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通过她的努力,费城在5月1908日举行了第一次母亲节庆祝活动。这项活动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到1913,美国国会正式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

5.母亲建国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英国、瑞典、印度、墨西哥、阿富汗、哥斯达黎加、西班牙等国家都开始庆祝母亲节。近年来,中国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由此形成了国际母亲节。

扩展数据

社会影响:

孝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稳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以新《二十四孝》为代表的中国孝道,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生活准则。专家表示,在西方负罪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孝道的文化价值需要重新审视。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传统孝文化需要进一步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

2.“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践行孝道的基本内容。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伦理规范。”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有中国特色的“孝”字还是个新鲜事物。

3.在中国,父母希望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子女希望父母晚年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大部分都是基于亲情和伦理使命的‘利他孝’,不求回报。在西方文化中,与“孝”相对应的表达包括虔诚、感激等。这种‘西方式的孝道’,多是以市场化的规则和自利的孝道在履行法律义务。"

4."中国和西方的家庭观念也有差异."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非常重视家庭和亲属关系,并从家庭扩展到家庭,形成了家庭、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基于人情的密切关系。家成了人们精神归宿的原点。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核心,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以法律为基础。这种关系比较松散,所以家庭观念不强。

百度百科-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