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的起源与传说

滹沱河,一条古老的河流,历史上曾多次更名。西周称滹沱河,战国称呼伦水、湖池水,秦称后池河,西汉称滹沱河,东汉至南北朝称滹沱河。北魏时期曾改名为清宁河,隋朝至五代十国时又称滹沱河。宋代以后,又恢复为滹沱河。至于滹沱河的起源,它发源于山西樊氏太西山太华池,流经许多地区,最后在藁城后的平原上陡降,河水多次移动。东汉时期,滹沱河主要走北线,从灵寿流出,经镇定(今正定)、下曲阳(今进贤北)、深泽、安平、饶阳、武强,入河间、蛟河,在青县与清河(今南运河)汇合。从明初到清同治七年的500年间,滹沱河在北路、中路、南路之间摇摆了两个半周期。滹沱河也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许多重大事件,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滹沱河上修建了浮桥,方便南北交通。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主持修建滹沱河大堤,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件大事。现代滹沱河与重要的滹沱河战役紧密相连,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