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绵延数千年,成就辉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辉煌的篇章,其标志是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出现。《诗经》共有305首诗,按照音乐分为三个部分:体、雅、颂。《诗经》中灵活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民歌创作的艺术传统,为后来文学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诗经》中的篇章大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当时人民多样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反映。

战国后期,南方出现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格的新诗风,即楚辞。楚辞以六言七语为主,长短不一,富有弹性,常用语气词“Xi”。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楚辞的形式写了九歌九章。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壮丽的抒情诗。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风骚”的《诗经》和《楚辞》,共同驱逐了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和谐发展的优秀传统,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游客兴起。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出现了诸子百家的杂文。其中,最好的杂文往往推理透彻,逻辑严谨,用词犀利,善于比喻。《论语》、《孟子》或《警句》文采斐然,庄子最有文采。与诸子百家杂文一起闪耀一时的,是以笔记为主的历史散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是最后一刻的顺序,或者说国家不同。其中的优秀篇章一波三折,人物形象生动,剪裁得体,艺术性很高。《战国策》对人物的描写更有个性,更有技巧,也更奢侈。是最有价值的历史散文。

汉代大一统帝国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用文学来歌舞升平,提升国威,于是辞赋产生了。汉赋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对魏、和唐宋赋产生了直接影响。乐府诗是汉代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乐府最初是西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官方集诗机构,它所收集的民歌被称为乐府诗。乐府民歌多为“由悲而喜”,深刻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它侧重于反映和表达社会生活的精神以及赋、比、兴的互补运用,与《诗经》一脉相承。但它善于叙事,生活丰富,句式以杂字、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在汉代乐府民歌的哺育下,汉代文人的五言诗也从酝酿中逐渐发展成熟。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这是一组贫苦士人写的抒情短诗,抒发了下层士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委屈,情感氛围难免感伤。与汉乐府中的民歌多为叙事诗不同,《古诗十九首》善于抒发情感,委婉含蓄,在自然质朴中显出精工细作,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