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的历史演变
汉学兴起于20世纪初,但兴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寻根”热,九十年代的“国学”热复兴至今,都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很快成立了国学振兴会。其“广告”上写道:“本社为振兴国学,弘扬民族光荣而设,每月出版六册,内容六: (一)诸子百家;(2)文学史;(3)制度主义;(4)内典;(5)宋明理学;(6)中国的历史。”
国学的名称起源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在中国称为汉学。清代学者将学分为三类:一是义学,二是考据学,三是词学、张学。
1902年秋,梁启超上书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杂志》,书名为《国学》。
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说:国学的本体是经典的非神话、经典的非宗教、历史的非虚构;治国之法,辨秘书真伪,知小学,知地理,知古今人情变迁,辨文采运用。
吴宓认为:“所谓中国学者,是指中国的整个学术文化”。
国粹登势在1906中写道:“中国的学者呢?一国之学皆是也。有土地的人生在上面,因为有国家,有国家的人有自己的学问。学之者,学一国之学,以为国之用,而治一国。”(《国学讲义》,《中国烹饪杂志》第19期)
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宽泛,但主要强调国学的实用性。
胡适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史,都是我们的‘民族遗产’;研究所有这些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是‘国家遗产’,该省称为国学。”胡适的观点因其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而影响最广。
“汉学”还与“汉学概论”有关,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4月至6月在沪讲授汉学的录音手稿,由近代著名学者曹聚仁先生整理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