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少林和尚抵抗日寇,为什么抗战时少林和尚反其道而行之?

多少人还记得多年前流传全国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这部剧讲的是少林和尚与恶势力斗争的故事。其剧情延宕,打斗场面十分精彩,给观众留下了少林寺宣扬正义的形象。

事实确实如此。明代,少林僧人抗击日寇,但抗战期间,很多宗教暗中为抗日部队提供了宝贵的物资,甚至上战场为国捐躯。但为什么代表中国正统武术的少林和尚没有勇敢地站出来抗战??

众所周知,在现代,热武器已经取代冷武器成为战争的主流。少林和尚就算拳脚功夫最高,在战场上的作用其实也很小。让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配枪的少林和尚上战场抗日,就是让少林和尚白死。也有出家的,大多是为了躲避世间的纷扰而出家的。他们本身就厌恶世俗的东西,在没有真正威胁到寺庙传承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主动的。

至于明朝嘉靖年间为什么要派几个和尚去东南沿海帮助朝廷灭敌的故事,完全是因为封建时代皇权至高无上的作用,即使是整天念经的和尚也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而不完全是因为少林和尚有一颗爱国的心。

金庸武侠小说中,少林寺形象的描写大多是伟大的,这确实有失偏颇。抗战时期,少林寺的形象其实是被鄙视的,甚至可以说丢了上一代少林寺前辈的脸。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将军多次到少林寺邀请少林寺僧人参战,但都被少林寺主持人婉言拒绝,这引起了皮定均将军的极大不满,直接说:我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来,少林寺的名声在历史上久闻大名。你为什么会这样??,惹得少林寺的人尴尬不已。

其次,在全国抗战之前,少林寺实际上是一个空壳,不具备强大的武装力量。民国17年,少林寺帮助建立了范仲秀的军队,激起了军阀的愤怒。于是冯玉祥的部下苏下令兵炽寺用火焚烧少林寺的精华,千年古刹从此再无辉煌。从此,少林寺僧人有了漫长而痛苦的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经历。

也许是因为这个惨痛的教训,少林寺僧人在抗日战争中完全保持了中立的立场,阻止了侵华日军来炽焰寺一次。然而令人气愤的是,在抗战期间,少林寺不仅没有参加抗战,反而培养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日本弟子。这个叫宗的日本人据说是敌特。战后,这位弟子带着在少林寺学到的东西回到日本,创立了所谓的?少林寺拳盟?,引起了日本的少林潮。

少林寺在抗战中不堪的表现,让中国人民蒙羞,也让少林寺的祖先蒙羞。极大地损害了少林寺正义的形象。希望少林寺改正错误,以后好好弥补。

参考资料:

少林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