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永安方言——永安方言

闽中话又称闽中话、闽中话,是流行于福建中部山区部分县市的一种汉语闽方言。使用该方言的人群主要在福建中东部的三明、永安、沙县等地区,以永安话为代表,人口约50万。是福建方言中使用人数最少,适用范围最窄的方言。

闽中方言流行于永安、三明、沙县一带。这些县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即武夷山和戴云山之间的沙溪河谷,是一个由南向北倾斜的丘陵地带。因为地处闽中,这里的汉语方言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方言调查中被称为闽中方言。

闽中东与尤溪、大田县接壤,北与南平、顺昌接壤,西与明溪、刘清接壤,南与连城、漳平等县市接壤。周边县市说的方言比较复杂,有闽南话、闽东话、闽北话、闽西客家话。闽中虽有高山,对外交通不便,但在长期的互动中,邻近地区的各种方言对闽中方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早在秦汉时期,历史上“百越”的一支——闽越居民就居住在闽中。汉朝以后,南楚和东吴的汉人,沿着闽北的崇安、浦城,踏上闽中,到达建溪谷。据史料记载,当时汉族活动在南平、沙县一带,属建安县管辖。南宋元嘉二年(425年),南平(原名延平)分沙村县、建安县。隋炀帝黄凯元年(581),沙村县改名为沙县,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永安城(原名浮溪)。当时的沙县方言应该是闽中早期方言的代表。明景泰三年(1452),在沙县南部、尤溪县西部设立永安县。明代沙县爆发了邓领导的农民起义,并波及赣南、粤北地区。明朝派兵残酷镇压,从此沙县人口锐减。新兴的永安县逐渐成为闽中人的活动中心,永安话取代沙县话成为闽中话的代表。抗日战争期间,永安成为福建省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安曾是特区所在地。这些都使永安方言成为闽中方言的代表点。

闽中方言分布不广,人口也不多,50万左右。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大量外省和省内其他地区的移民迁入永安、三明、沙县一带,使闽中方言受到普通话和外来方言的冲击。所以闽语中人口最少的闽中话就更不纯正了。今天,只有少数人能够流利地使用正宗的闽中方言。福建的汉语方言与福建其他方言不同,有丰富的[-m]闭韵,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叶音,有入声但无入声韵。

语音特点:有17声母(含零声母),41韵母,发展了鼻韵,无入声韵。有特殊的闭韵如-m和-um。共有六个声调,分别是调42,阳平调33,阴上调21,阳上调54,得调24,入声12。有相对严格的变调规则。

词汇特点:永安话和其他闽语有很多* * *同义词,也有大量的文白异读。

语法特点:有特点的副词很多,有比较句、状语倒装等特殊句式。永安方言可以分为四小块。

市区、岭背区、安沙区、罗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