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淮军增援镇压。日军还以保护大使馆和侨民为借口向首尔派兵。日方蓄谋已久,于是不断增兵,最终发动了丰岛海战,引发了甲午战争。

日本在不断增兵的同时,也向清政府抛出了联合改造朝鲜的方案。侵略意图明显,清政府下令李鸿章备战。此时,李鸿章仍不主张向朝鲜增兵,希望中日两国能共同撤军。直到中日谈判破裂,日本正式发动战争,李鸿章才不得不接下战位。

9月1894,17,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援军入朝。返回时在大东沟遭到日军袭击,北洋水师火速出战,黄海海战爆发。在迎敌途中,命令丁舰队由双纵阵改为横阵。由于向两翼展开需要时间,队形不全,刘的旗舰“定远”号管道擅自下令攻击。

此时距离敌阵还有5300米,北洋舰队只形成了相对分散的人字形队形,根本不处于有效对抗状态。刘的枪暴露了他紧张的心情。相比日军在北洋水师开炮后继续前进三分钟的行动,直到3500米开外才以有利队形还击。也许第一声枪响已经暗示了战争的结局。

日军一开炮,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定远观象台受损,在观象台投标的丁身负重伤。丁·号的沉没给士气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进一步加剧了北洋水师的混乱。由于日舰的快速优势,太极阵很快形成,包裹在北洋水师的人字阵中,逐渐突入人字阵,将致远、靖远、济远从阵中孤立出来。

邓世昌当时驾驶的是致远舰,由于他志在必得,所以以最大的力量打击敌人。经过两次战斗,对方舰艇还在后面,致远舰单枪匹马往前冲,在舰首和舰尾打开英国制造的12吨机关炮,发射机绿炮,总共进行了100多次攻击。此时其他船只已经乱作一团,没有一艘能勇敢地援助致远舰,致远舰呈现出一种孤军深入,不成功的局面。

日舰见机,四舰夹击致远舰,致远舰多处中弹,舰体倾斜。形势非常危急。在这个关键时刻,邓世昌想:“如果日舰只靠吉野,而且是船,那我军就可以集事。”他鼓励士兵说:“我们这一代人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置生死于度外。今天,只有死亡!”这时,吉野的船来了,于是邓世昌命令尽快向吉野进发。

日军发现了致远的企图,于是集中火力轰击致远。最终致远在炮火下沉没,邓世昌坠海。这时,邓世昌的随从刘忠递给他一根浮木,他不肯接。

他气愤地说:“就是这样,我也不会是独生子女!”一只志愿者狗看到主人落水,也潜入水中营救。邓世昌按着狗头一头扎进水里,最终成为烈士。他只有45岁。英法两国的海军观察家都感叹世昌的忠诚和勇气是不可企及的。

扩展资料1849(清道光二十九年)10于八月十九日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龙道围乡(今广州市海珠区)(龙道围街道)。他的父亲邓焕庄专门做茶叶生意。他尝试在广州、天津、上海、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园茶楼,并建有邓氏宗祠。

因为邓焕庄和他的妻子郭饱受人间黑暗和战乱之苦,迫切希望邓氏家族事业兴旺,所以给他们的独子取名为邓永昌。但家业的兴盛却很难说,与时局和国运大环境密不可分。于是,懂事的邓焕庄给儿子改名邓世昌,字正卿。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军官之一,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经常对士兵说:“谁死了?希望我们死得好,死得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任巡洋舰致远号舰长。

1894年9月7日,17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被追授少保亲王称号。光绪皇帝的挽联写道:此日人间泪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

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民群众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海战》等许多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他的英雄壮举。还有很多纪念馆用来纪念,致敬,悼念。

百度百科-邓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