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考试流程和录取排名是怎样的?
1,乡试
唐宋称乡试为“乡贡”、“解考”。由当地州和政府主持的当地人通常在八月举行考试,因此也被称为“秋微”。晋代以郡考为乡试,县令为试官。只有获胜者才能参加政府考试。
元朝在各省举行,但在腹部,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镇定、东平、大都、商都举行,共17个名额。考试分两个榜,只有蒙古和色目人两个,汉族和南三个。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会(含首都)举行一次。凡本省的状元、殷状元、官状元、贡状元,经科考合格,年审合格,并录有遗籍者,均可参加考试。
凡子、午、毛、酉年为常规科目,庆中加试科目为科目,考试时间也在8月。各省的主考都是皇帝指定的。中国风叫“举人”,第一名叫“谢园”,第二名叫雅苑,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叫景葵,第六名叫雅葵。
原则上,试点测试的获胜者获得了选拔官员的资格。任何中国人都可以参加第二年在首都举行的考试。
2、会尝试
考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心考试。考生为各省举人,考生名为“龚氏”,第一名为“会元”。考试,金元明清四大科举之一。所谓考官会在一个地方集合,进行科学和艺术的角逐。
这次考试由礼部主办,在首都举行。考试将在北京内城东南的宫媛举行。四个考官(明代两个)参加考试,所有官员都是进士背景的大学生和尚书以下的副部长,由该部任命。
成功的候选人叫“贡士”,又称“中国进士”,第一名是“会元”。录取名额不确定,明代约300人,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域。
清朝没有名额,每科100多到2300人不等。雍正八年(1730)最多时招生406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最少时招生96人。每个省录取的名额取决于考生人数和该省的规模和人口。考试结束后,中国人将被邀请参加下个月的宫廷考试。
3.宫廷考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的一科。宫考是皇帝主考,考策问。宫试由贡士参加,获奖后统称进士。宫考分三级录取。第一份给进士和,第二份给进士出身,第三份给进士出身。
第一个录取了三个学生,第一个俗称状元,第二个俗称老二,第三个俗称谭华,合称三丁家。第二名,第一名,俗称传记。状元被翰林院授予剪辑,二等奖和花探被翰林院授予剪辑。
其余进士又参加了科举,学习圣旨所写的诗词赋。选了擅长文学书法的庶吉士,其余的都颁给了校长(各部职员)和知县(其实要取得校长和知县的职位,需要候选人和候补,终身不得为官者)。
庶吉士在国子监的特教堂(也称为普通堂)举行了三年学业结束时的“三岁”考试。成绩优秀者由国子监授予编审(原来是国子监二等编审,国子监三等审),其余分配到各部任校长或各省任知府。
扩展数据:
科研内容:
以上考试主要是关于八股文和诗歌。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与宋代的经学略有相似,但措辞应该是古人的口吻,所谓一代圣贤。结构有一定的程序,字数有限,句法上要求排比,也称巴比文、石闻、史义、志义。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考经义、诗、书、礼、易、春秋的内容,在五经中选择一定的题目来写。
题目和写作方式都有一定的格式。八股有四段,每段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笔,后来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升迁,关系到他能否在科举中升迁。所以在小说中说:“今天子重文章,不必谈汉唐。”
“汉”指的是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唐代的诗词歌赋,都没有今天帝王看重的八股文重要。八股文在当时很重要。
所以当时的人一心想着八股文,只有八股文才能敲开科举的大门。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