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公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线索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学而闻名。

中国古代公文的发展历史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在原始图画符号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字用于记录。

文字的出现为公文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传黄帝以前的氏族首领多以口头语言发布训令。所谓“神农无令,民从”(《淮南潘子论训》),“五帝以来有书约。”(《后汉书·祭祀志》)五帝之首是黄帝。因此,中国公文的最初萌芽出现在黄帝时期。

中国最早记载的公文名称是“史”。

《尚书》中以“誓”为名的有* * *五篇,其中“石干”是夏帝讨伐权贵时发出的军事动员令,“唐史”是商汤讨伐前发出的军事动员令,“木石”是讨伐商周至都城木叶郊外时发出的军事动员令。

从文笔上看,大部分都是中心突出,气势和动力十足。

这些“誓词”名称相同,功能相同,格式相同,已经具备了公文的主要特征,是比较规范的公文。

秘书史研究专家大多认为《夏柒誓词》是中国最早的公文。据此,中国公文的产生与国家权力的产生是同步的,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由公文的性质和效用所决定的。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文献汇编,收录了古代帝王的书籍。

自汉代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哲学的经典,是帝王将相、贵族子弟、文人墨客的必修课。

因此对后世公文写作影响很大。

《尚书》的文章结构由松散逐渐变为完整严谨,有一定的层次,并注意了思想和文章的运用。

武义、盘庚、秦时等篇章特别典范,条理清晰,首尾呼应,结构非常严谨,有一定的文采。

比如《盘庚》中,用“火烧原地,不能上你”的比喻煽动群众“浮话”,用“坐舟则富臭”的比喻坐视国家衰落,就更形象了。

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活动频繁,政治改革创新运动兴起,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公文体裁和文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当时文人写给君主陈述政见的外交文书、法律文书和“书信”,散见于《左传》、《国语》、《战国策》以及后来的史记中,出现了李斯这样伟大的公文作家。

在这一时期,公共写作的特点是透彻的推理,流畅和口语化的语言。

秦朝短命,第二年就死了。在为数不多的公文中,大多具有“尊质不文”的特点,即注重公文内容,不注重文采。

公文是一种应用文体,“重质不写”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

西汉初年,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公文作家和一些堪称典范的公文佳作。

比如贾谊的《陈正诗书》、《论积储书》、晁错的《论贵粟书》、司马相如的《尚书·简猎》等。

这些公文的主要特点是政治性强,作者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直面现实,分析形势,批判时弊,总结秦朝短期覆灭的原因,借古喻今,写得深刻明白,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大纲》中指出:贾、晁的疏论“都是西汉之巨著,影响后世,影响深远”。

西汉后期以来,受赋体和骈文的影响,公文文体出现了忽视内容、过分追求形式的不良倾向。

赋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描写为主,讲究修辞,句式工整,半散半韵,诗意写实。

其写作风格完全不适合公文写作。西汉中期以来,有人用赋写章疏等公文,导致一些公文充斥着花言巧语和虚假内容。

比如东方朔写的一封信,达到了十几万字,汉武帝却大加赞赏,势必助长公文写作过分注重文采、崇尚复杂的不正之风。

骈文出现于东汉末年和魏晋。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句法结构的对称性和通篇用词的双重性;音韵上注意平调的运用,节奏和谐;在修辞上,它注重装饰和典故。

一般来说,骈文更注重形式技巧,往往会羁绊内容。

骈文比散文更不适合公文写作。

骈文对公文写作的影响有一个发展过程。

三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比较务实,他们的公文以散文为主,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公文,如曹操的《让郡县认识你自己》、《诸葛亮的榜样》等。

西晋时,骈文渐成气候,从散文中分离出来,但两晋的公文仍以散文为主;南北朝时期,骈文达到顶峰,尤其是南朝时期。朝廷的大部分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

受赋体、骈文的影响,从西汉中期到南北朝时期,虽有三国时期的优秀公文问世,但公文文体总的发展趋势是日益追求华美的文字和巧妙的形式,而忽视公文的内容。

这种文风不符合公文的语用要求,是公文发展史上的一股逆流。

隋朝初年,梁、陈几乎完全继承了* * *文风,强调华丽辞藻,忽视内容。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这种文风不仅影响了行政效率,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

第一个发起者是部长施立。开三年(583年),呈上《高格文华皇帝书》,体验浮华文风之害,要求朝廷“屏屏轻佻,止其伪”。

隋文帝隋文帝采纳了李阿什的建议,并于次年上书天下大将军,于公于私都有记录,违者受罚。

从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序幕。

武德元年(618),唐朝建国之初,高祖李渊出版《诫不真》一书,对文风进行改革,严厉批评说“循规蹈矩太过分了。

申请做贼,却不肯说出来”,“信口开河,用丰数纸,不顺从身体,也会丢东西”。

初唐时,唐太宗、魏徵、陈子昂等。都对文风改革发表了意见。魏徵和陈子昂也在写作实践中以身作则,写了许多平实直言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唐时期,骈文再次兴起。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将文风改革推向* *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简约务实的风格。

唐代的文体改革一直持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在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撰写了大量文风朴实、说理高明的公文。

宋代公文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较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时期。

元朝统治者重武轻文,大部分机密由蒙古和色目人官员掌管。公文写作不讲究条条框框,所以元朝缺乏优秀的、典范性的公文。

公文是一种应用文体,写作要简洁明了。但封建社会最后两个朝代,明朝和清朝,繁文缛节盛行,冗长空洞的公文比比皆是。

其中,最值得人们思考和玩味的是明朝屡禁繁文缛节,最终无果而终的历史事实。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对公文中的几千字十分反感。

洪武二年(1369),他对翰林学士詹同说:“古人以为文章浅显易懂,无深奇险语。

到如诸葛孔明的“模型”,难道是雕刻成文字?诚意的溢出,让人背诵至今,自然是忠心感恩。

近代文人不研究道德基础,达不到时事。演讲虽然难,但意义简单实用。从此翰林为文,而明白道理,明白世事的人却无事可做。"

洪武九年(1376),刑部尚书儒上书一份政论,长达一万七千字。

朱元璋让中国的书医王敏年念给他听。当他读到6300多字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朱元璋大怒,命人把茹太素打了一百板子。第二天,王敏奉命继续读书。他读16500字的时候,讲了五件要讲的事。可见后500字足以说明问题,而前16000字多为浮字。

朱元璋叹道:“我如此急于说事,却对天下各国有利。浮字者,只是听而已。”于是他命中书省设立一个建议格式,“向中外展示,让说话的人陈述得失,没有复杂的文字。”

朱元璋采取的这些措施,确实对克服当时的繁文缛节之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事务的衰落,官样文章的弊端最终在整个明朝被禁止。

文风是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反映,繁文缛节伴随着政治腐败。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治理日益腐败的现实,决定了少数有为政治家的努力无法改变这种公文写作的趋势。

以上都是关于公文的整体风格。在公文文体衰落的朝代,也有少数优秀的公文,多为清廉务实之人,如明代名臣海瑞、清代名臣林则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