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的有空白页吗?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做记录历史工作的人不多,不像战国以后,写书开始流行,史学开始发展。中国最早的真正的历史著作是孔子的《春秋》,然后有三本《春秋列传》。从此,史学才真正建立起来。
那么为什么在这之前没有大量的历史著作和历史记载呢?史学的起源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都是大问题,恐怕还没有好的答案。但你可以试着认为原始人没有历史记载,恐怕他们也没有这个意识。等到中国的历史到了西周,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完全脱离原始部落的各种形态和习俗。即使当时有文字,但文字的语法和书写还不发达,文字在当时的作用不一定是记录历史。所以从原始野蛮到后来文字的盛行,必然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过渡过程。
那么史学是怎么诞生的呢?人为什么要记录历史?也许人们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记录的。《尚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中有一定的宗教仪式原因。就是当人们做出一些牺牲的时候,他们为了获得成功或者保护,把以前的国王们的成就作为神来回忆。《诗经》记载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年轻人,教导他们祖先的事迹。也许有一些巫师在占卜中记录历史。可能有一些人是被捅瞎了眼,致力于口述神话和历史,比如西方的荷马和左丘明。这一切都是由一个统一的王氏家族管理的,被称为“王观之学”,是古代社会统一的思想体系。简而言之,人们记录历史可能是出于一些其他的特殊原因,而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告诉后人。直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史书诗经断绝,传统教育衰落,皇室官吏流入民间。这时候孔子才站出来试图振兴时代,创造性地写了《春秋》——为了讨伐汉奸盗贼。所以史学逐渐从传统的宗教、教育、文学、歌舞、占卜中分离出来,逐渐独立出来。随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百家争鸣的兴起,人们的研究热情开始膨胀,史学开始有了发展的机会。
这个发生在西周春秋时期的过程,可能也与人们的精神从集体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变有关。以前人们的意识只重视集体,不重视个人表现。所以只记载集体(国家)的重大事件,内容也仅限于祭祀、战争、帝制变迁,而且记载只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所以史书上只有寥寥数句。而且这种记录是国家的事情,不会广为流传。一旦国家灭亡,文字就很容易丢失。东周人文主义盛行,个人思想活跃,个人地位和作用提高,人们研究历史进行创造性的思想活动,个人事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些思想的结晶,在纪传体《史记》的诞生中可以表现出来。
以上只是个人思考,其间的真相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